15家方舱医院宣布“倒闭”:方舱再见,再也不见


大概很多人都对这张照片不陌生。

15家方舱医院宣布“倒闭”:方舱再见,再也不见


图中浑然忘我的看书男子便是网传的“清流哥”。

有网友评论他是:这次疫情当中的定海针。

而这张照片拍摄的地点,正是临时被征用的武汉会展中心。

疫情中,他们被统一叫做——方舱医院。

“清流哥”的故事并不稀奇,因为在方舱,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是人间烟火。

只“存活”35天的方舱,是现实版的“鲁滨逊漂流记”。

而昨天,随着一幕定格的回身敬礼,这一出属于中国的神话故事,终于在时代中轰然落幕。

15家方舱医院宣布“倒闭”:方舱再见,再也不见

(3月10日15时,最后一名痊愈病人走出武昌方舱医院,并回身朝送别的医护人员回身敬礼)

中国武汉16家方舱医院,至此宣布全部休舱。

这大概是 2020 年春天里最美的告别。

有人评论道,方舱医院就是中国最大的奇迹。

无论开舱还是关舱,带来的都是希望。

有网友说,能去过方舱的,都是“幸运儿”。这个35天灯火不休的战时医院,一直流传着无数谣言与传说。

身在方舱,生活在继续;

走出方舱,生活也不过一步之遥。

你不知道的方舱,配得上所有热搜。


15家方舱医院宣布“倒闭”:方舱再见,再也不见


“总有人在发着光一遍遍告诉你,事情再糟糕,你都不是孤身一人。”

在被紧急抽调来这个战时医院时,很多人做好的准备都是共克时艰,生死勿论。

那个时候,大家存的都是最悲观的念头。一座座被紧急征用的商业中心体育馆,大通铺式的战时管理,不是医院,没有设备,一床难求,没人知道要面对的是怎样的危急和艰难。

疫情扑面而来,最浓郁的地方,就在方舱。

用湖北肿瘤医院内科医生王俊的话来说,“那场面太惊人了。”


15家方舱医院宣布“倒闭”:方舱再见,再也不见


他和他的同事是第一批进舱的医护人员。他所在“武昌方舱医院”,是由武汉洪山体育馆紧急改成。


800张床位一竖排开,你眼睛能扫到的地方,都是被感染的新冠状病毒病人。

焦虑,紧急,混乱,与忙碌,是方舱最开始的模样。


你没有办法让800个被隔离的病人保持冷静,舱门一关,疫情之下,扑面而来的全是绝望与末日感。

他说,800个人凑在一起,就连床位都混了,每天就是不分时辰,连轴工作。

“我们也是普通人,但是到了这就得擦干眼泪。”

因为你不敢哭,在方舱,你就是800个病人的定海神针。

15家方舱医院宣布“倒闭”:方舱再见,再也不见

15家方舱医院宣布“倒闭”:方舱再见,再也不见


饭食问题,物资问题,情绪问题,家属问题,这个人有原始心脏病,那个人生理期需要紧急卫生棉,包括上个厕所,开个空调,分分钟都是一场混乱。

这些都是摆在方舱医院医护人员面前的事。


他们无人可倾诉,于是不断开会,向上反映,积极争取,他们不仅仅是800个人的医生,还同时客串着保姆,送餐员,心理师,甚至家庭教师。吃喝拉撒,全能上阵。

所以才有了在网上引起巨大争议的方舱广场舞,方舱太极拳。


每一个起舞的背影背后,都是一帮白衣医护,不眠不休,天使般的温情。

15家方舱医院宣布“倒闭”:方舱再见,再也不见


他们活成一座桥梁,一头是现实,一头是方舱。

风浪中心的隔离医院,才没有活成一座孤岛。

首先就是方舱医院患者行为准则,方舱每日早晚咨询报,甚至还有方舱病友群,方舱分区俱乐部.......他们互称“舱友”,彼此问候,舱里的医护人员,就是所有人的“老师”。

15家方舱医院宣布“倒闭”:方舱再见,再也不见


还有方舱专属饭菜。你一定不敢相信,在一座医院,能散出喷香的烟火味。

烹煮炸焖,高手在民间,中国人很讲究胃,吃的满足了,天大的事,就都能放一放。


能让800个人吃好,是一门学问。


方舱的医生,显然都深谙其中之道。

第一、不赚钱

第二、按照宴席的标准做盒饭

第三、怀着感恩的心做饭

这三条,是方舱饭食铁纪律。


15家方舱医院宣布“倒闭”:方舱再见,再也不见

15家方舱医院宣布“倒闭”:方舱再见,再也不见


还有一个武汉方舱医院的医生火了,他在方舱里给小孩子补数学,一下子登上微博热搜。

一个10岁的小朋友说“我好无聊啊”,医护人员火速赶来,分分钟布置了作业:

“数学的话,这两张草稿纸都给你,我下午下班的时候过来收,语文和英语明天早上起来背。”

分分钟逗翻一帮网友。


在方舱,真的千万别小瞧任何一个穿白大褂的大神。


15家方舱医院宣布“倒闭”:方舱再见,再也不见

15家方舱医院宣布“倒闭”:方舱再见,再也不见

15家方舱医院宣布“倒闭”:方舱再见,再也不见

生活是怎样的?生活就在方舱。

唱歌跳舞、泡脚唠嗑,吵架闲聊,相亲补课.......看台上挂的衣服、饭菜里冒的热气、病床间的家长里短、图书角里的翻书声……


中国人真的了不起,只要给他一点点土壤,他都会拼命把生活填充开来。


烟火在每个病区弥漫,生命的希望和秩序就在这里重建

这是中国治下的真实疫区,上万被感染病毒患者的隔离医院。

人间若真的有神,一定都下凡在方舱。


15家方舱医院宣布“倒闭”:方舱再见,再也不见


15家方舱医院宣布“倒闭”:方舱再见,再也不见


“隔离14天,我在方舱处对象”


刚去方舱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是自愿的。

那不是你的家,没有人愿意从好好生活的秩序里被剥离出来,冠状病毒降在你头上时,你连个冤都没处喊。

“人人恐慌,而且一股怨气”,这是很多病人初入方舱的感受。

你不知道你可以信赖谁,不知道自己的结局,你无意中被噩运砸中,就要和这个时代共负伤痕。

这是人性,但是生而为人一些融化在骨子里的闪光点,在这时候都能看到。


15家方舱医院宣布“倒闭”:方舱再见,再也不见


就像开头里提到的“清流哥”、


他姓付,今年39岁,是一名留美博士,在方舱呆的20多天里,已然重操旧业当起了老师,出院时,还“代领”了一个15岁的小男孩。

他们是相邻的病友,父母还没到出院资格,于是清流哥说:我和你儿子一起出院,你放心,出院后,我照顾他。”


还安慰道:“我会每天会控制你儿子看手机的时间,让他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学习上。”

这样的事在方舱稀松平常,在这里,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叫“舱友”。

不问来历,不分三六九等。


在方舱众生平等。人间可以有多善,莫过于大家都是“生死之交”。


这个新闻也在网上火了,图里的小姑娘是武汉江夏大花山方舱医院的一位医学考研生。一定是特别的缘分,才会住个院遇到自己未来的研究生导师。

“早日康复,做好吃苦耐劳的准备!”

“老师我一定努力!”

小姑娘激动的两次鞠躬,这是在武汉的隔离医院啊,而她要考的学校正是千里之外的湖南中医药大学。


八方医护来汉支援,真的是今年我见过最美的“有缘来相会”。


15家方舱医院宣布“倒闭”:方舱再见,再也不见

15家方舱医院宣布“倒闭”:方舱再见,再也不见


还有人在方舱搞对象。母胎solo多少年,一个隔离就解决了,每天穿越不同分区偷偷见一面,就是世上最美的“异地恋”。


人和人之间的距离到底可以多远?


远到你我素不相识,只是擦肩之客,但是在面临同样的危难时,高低贵贱,真的都是一家人。

这是方舱里一名高三学生患者的桌子,为了配合高三学习,有人给补课,有人帮写课程表,晚餐期间每人一份苹果和牛奶,邻床患者悄悄把将自己那份也留给她。

15家方舱医院宣布“倒闭”:方舱再见,再也不见

这是方舱收到的捐赠眼罩。为了方便起夜,舱里需要24小时照明,有人睡不着,第二天舱里一个大姐就拜托家人送了很多眼罩过来。

15家方舱医院宣布“倒闭”:方舱再见,再也不见


方舱的每个区还自发选了区长。


有个区长,是个退休老干部,自己拿个了本子,就开始记录每个人的症状,确诊时间,各种问题,出舱以后,还找了一个候选人来接管他的工作。

15家方舱医院宣布“倒闭”:方舱再见,再也不见


就像有人说的:


“刚进方舱,你会看到有人在垃圾站收拾,有人在活动区帮忙,你会奇怪,这些工作人员怎么没穿防护服呢。一问才知道,她可能就是你隔壁159号床的病友。”

混乱和秩序同时在这里发生着,人性的爱和光明却从没有一刻灭。

这就是方舱。


在方舱走一回,没人不会相爱。

15家方舱医院宣布“倒闭”:方舱再见,再也不见

有人曾说,这世上生命力最强的是什么?

不是春天悬崖峭壁里的杂草;

不是北极冰天雪地里的生灵;

也不是极深海底存活多年的古生物。

是人。

是自私的贪婪的冷漠的吵闹的斤斤计较的人类,自私的贪婪的冷漠的吵闹的斤斤计较的活着,就这样把日子一天天普及扩散,把有关生活本质和生命最初的爱与美,一代代繁衍流传。

巴金在《寒夜》里写道:

人类的希望像是一颗永恒的星,乌云掩不住它的光芒。特别是在今天,和平不是一个理想,一个梦,它是万人的愿望。


我不管你曾经多么厌世,但经过这次疫情之后,中国人骨血里共同向上的求生欲,民族感,手足情,都再一次被验证和唤醒。

我们远比自己想的更善良,更友爱。而我们也必将凭借此同生共长,在一次次危难中众志成城。


这是方舱的魂,也是中国人的根。

这个城市里的每一个人都是英雄,就像方舱里的每一个人,都是共担时代的一份子。

就像一个记者说的那样:我在方舱埋伏一天,找不到可以报道的“负面新闻点”,方舱没有黑夜,中国也不会有。

这场仗就要打完了,方舱在陆续做最后消毒和收尾工作,体育馆的心愿贴和隔壁病床都会拆掉,医护人员也会退下来,脱下隔离服换白大褂,重新回到自己的城市,原来的岗位后,一切好像雁过不留痕。

但总有些信仰正在暗潮涌动,一些同样澎湃和温热的东西,真实的灌溉在我们共同的血管里。

方舱再见。

中国加油。

希望再也不见。

虽然我们知道再遇危难时,全国各地还会出现无数个方舱医院,像汶川时,像武汉时,像无数次大恩不言谢的日日夜夜。

“你确实要相信大家在一起的这个力量,包括这个正能量的东西,它真真正正能救赎所有的人。

——武汉方舱

2020年2月5日—3月10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