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斥資5億入股現代財險 打車延誤險不再是夢?

中國財富網綜合(吳芃)3月10日,銀保監會官網掛出一則“現代財產保險(中國)有限公司變更註冊資本的批覆”公告。現代財險註冊資本獲准從5.5億元增至16.67億元,此輪增資擴股引入4家新股東,聯想、滴滴將並列第二大股東。隨之,現代財險的性質也將由“外資”變為“中外合資”。

財險行業人士分析指出,這是一個雙贏舉措,外資險企引入了資本,拓展中國市場;對滴滴來說,也拿到了夢寐以求的保險牌照。

滴滴斥資5億成現代財險第二大股東

銀保監會公告顯示,此次增資完成後,現代海上火災保險持股將降至33%,新加入的4家股東為:聯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聯想控股)、迪潤(天津)科技有限公司(迪潤科技)、安徽易商數碼科技有限公司和寧波梅山保稅港區紅杉曜盛股權投資合夥企業(紅杉曜盛)。

此次增資中,聯想控股認購新增註冊資本5.33億元,迪潤科技認購5.33億元,易商數碼認購2500萬元,紅杉曜盛認購2500萬元。增資後4家公司持股比例分別為32%、32%、1.5%和1.5%。

其中,迪潤科技由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持股100%,並由滴滴創始人兼CEO程維任法定代表人。值得關注的是,這並非是滴滴拿到的首張保險業牌照,早在2016年3月份,其就拿下了保險代理牌照,當時,滴滴運營主體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全資控股的北京博通暢達科技有限公司,成為中安風尚(北京)保險代理有限公司的唯一股東。

現代財險為何願意放棄外資獨資身份?

在增資之前,現代財險由韓國現代海上火災保險株式會社全資持股,是一家外資獨資保險公司。

現代財險成立於2007年,曾是外資同行眼中的幸運兒。這家有著韓國現代汽車背景的外資財險,是北京首家外資財險公司子公司,同時也是2004年5月監管部門允許外資財險公司“分改子”(分公司升級為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子公司)後,首家跳過分公司一級,直接由代表處升格為子公司的外資財險。

與此前“外資壽險公司在華經營必須合資且外資持股比例不得超過50%”的規定相比,外資財險在華經營本身並不受股權比例限制,因此絕大多數外資財險在華都以獨資身份經營。外資財險謀求獨資的主要原因是,簡單的股權關係更利於業務的拓展及經營權的掌控。

既然如此,現代財險為何又願意放棄獨資身份?業內人士的解讀是,此舉折射出一些外資財險投資中國保險市場戰略的轉變,與其獨資“苦行”,不如背靠大佬,外資財險與中資有實力背景公司聯手經營的意願日漸強烈。

一家第二梯隊財險公司高管認為,總體上,聯想和滴滴入股現代財險,是一個雙贏,外方引入資本,拓展中國市場;對滴滴來說,也拿到了夢寐以求的保險牌照。

現代財險預披露公告時也表示,增資是為積極應對中國財產保險行業競爭環境,把握中國市場機遇,同時滿足公司業務結構調整及業務發展需求。

一位資深財險人士分析,入股現代財險,聯想和滴滴公司應是出於戰略考慮,一方面他們對保險業未來長期價值看好;另一方面,聯想和滴滴本身都是跨平臺企業,自身業務條線和保險特別是財產保險有較大相關度,因此入股財產保險公司有助於整體戰略的實施。

尋求流量變現入口或是滴滴參股險企主要目的

那麼,滴滴入股現代財險後,可以在哪些領域展開拳腳?

多位財險業資深人士分析表示,現代財險的業務範圍可涉及車險、旅行險、意外險、責任險等,這些與滴滴在汽車出行場景裡的優勢恰好形成呼應。

業界普遍認為,從合規性等方面來看,“打車延誤或取消險”是具備可操作性的,關鍵在於如何定價,以及消費者是否買單。

在業內人士看來,通過搭建保險場景,尋求流量變現入口,或是滴滴參股保險公司的主要目的之一。

其實,早在去年,滴滴便已在其app端口上線了“金融服務”專區,下設貸款、大病互助、理財、保險商城、汽車金融等多個入口,顯示出其開始集中發力金融業務的意圖。

“搭建金融場景,不僅限於為了流量變現,還可以通過金融業務,實現流量獲取,進而反哺主業,助其盈利。”一家保險公司高管說,在經過“燒錢”階段後,傳統的出行經營模式遇到了很大的挑戰,金融業務的佈局或助其探索價值新引擎。

(綜合自上海證券報、證券時報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