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不通过玄武门之变,是否能登上皇位?

木易看史


不能,原因如下:1、古代遵循的是嫡长子立成制,单从这一点来看,李世民想当皇帝,阻碍重重。2、隋朝的灭亡,就有废长立幼的原因。3、李渊本人,对隋唐历史有了解的人,都应该知道,李渊是一个很看重亲情的人,尤其是对自己的这几个嫡子。这也是后来完成玄武门事变的原因之一。





闲来无事聊聊历史


李世民不通过玄武门之变,是否能登上皇位?

李世民如果不发动玄武门政变,不仅当不了皇帝,甚至连当秦王的机会都没有了。

1.李建成太子的职务合情、合理、合法,他将来当皇帝是顺理成章的事。

在辅佐父亲李渊建立大唐的过程中,在剿灭突厥人扶植的军阀刘黑闼的过程中,在平定战火纷飞的山东过程中,李建成表现出的文韬武略证明他自己完全是一位优秀的领袖人物。

李渊自太原晋阳起兵后,李建成与弟弟李世民一样,也率领自己的军队在战场上英勇作战过,也建立了赫赫军功,而且李建成的军功比起李世民来毫不逊色,只是正史上少有宣传罢了;最先率军攻入长安城内的唐军将领雷永吉就是李建成的部属,用今天的话来说,夺取长安的第一功就应该归于李建成。

李建成闹革命时厥功至伟,又身为李渊的嫡长子,依立嫡立长的宗法原则,被定为接班人是名正言顺的事。按传统规矩,他有继承皇位的合法权力,这样,皇位本就应该没有李世民的什么事。

2.依靠和平演变争取皇位,李世民没有优势和充分的条件。

大唐开国后,身为太子的李建成要坐在京城监政辅政了,毕竟父亲年迈了,新建立的大唐江山需要建立起诸多的社会制度来维护;留守长安协助父皇李渊处理政务时,李建成就很少在战场上抛头露面了,而李世民仍然有纵横沙场、杀敌立功逞英豪的机会,如此以来,李世民的英武形象就慢慢地高大了起来,甚至后来盖过了太子李建成!

但这并不是说,他的能力比哥哥强,李建成并非昏庸之辈,他是一位明察而智慧的人;在长安,李建成身为文官之首,说话想当有份量,关键是身为太子,李建 成还有父皇李渊的高度信任与坚定支持;如果秦王不依靠发动令人猝不及防的玄武门之变上位,想通过和平演变来坐稳江山,简直是痴人说梦!最低皇上李渊这一关他就过不去,况且还有魏征和冯立等这一大批文武旧臣呢?

3.玄武门事件的发生 ,已经客观地说明了李世民自己非常清楚:如果不发动军事政变,自身上位是无望的。

政治层面与权谋的较量是容不得正义和伦理来讲多少话的,自古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李世民正是领悟到了这一点,他才在风口浪尖上来了个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倘不如此,他只有任人宰割的命运,最终的结局比他的哥哥李建成好不到那去。

当时,李世民因权势过大而遭到了猜忌和忌惮,李渊在李建成的建议下,已经决定采取非常手段来打压李世民了!

如此,李世民只得铤而走险、先发制人、及时发动玄武门之变,以武力夺取皇位,否则他有可能成为父亲与大哥的政治牺牲品,而一旦他听任父亲与大哥的调令回到洛阳,那么,他原来的秦王的地位,甚至连自己的生命也不一定能保得住了。


希望星晨58298869


唐太宗李世民,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但是他为了当皇帝,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了亲哥哥李建成从而登上皇位。我们今天假设如果他没有兵变,能够用正常手段登上皇位吗?无敌认为,如果用正常途径那么李世民一辈子也当不上皇帝。为什么我这么说呢,且听我细细道来。

嫡长子继位制度

太子李建成是唐高祖李渊的大儿子,而李世民只是老二。李建成与李世民一母同胞,但是李建成为李渊长子。在古代中国封建社会,一般认为嫡长子才可以继承家业。西周时期,周公制礼作乐,确立了宗法制度。具体规定为“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自此嫡长子变成最具有合法性的继承人。

嫡长子继承制度因此为中华奉行的继承制度。这种制度的优越性在于,可以顺利的交接两代人之间的权利,也可以很有效的避免宗族亲人之间的阿谀我诈,甚至是流血武斗。所以按照正常情况,李建成成为太子到最后顺利登基成为皇帝是大家所公认的。如果李世民想要当皇帝,只有除掉李建成才有机会。


继承制度这一点不可以,那我们换个思维。有没有可能李建成不适合当皇帝,甚至是个坏人,会被李渊废掉呢?事实证明这也是不行的!

太子有军功

太子李建成,自李渊起兵多有功绩。在李渊刚刚起兵的时候,手上没有多少兵马与支持者。这时候李建成站出来了,他四处去拉拢河东贵族,希望能够得到他们的支持,最后他也成功了,李渊得到了整个关陇门阀的支持。并且李建成还带兵成功收复长安与河北。 之后李建成成为太子,多留守长安处理朝政。后窦建德部将刘黑闼造反,李世民与李元吉都兵败,最后还是太子李建成成功打败了刘黑闼。由此可知,李建成对于大唐建立也是殚精竭虑,李渊根本不可能废了李建成。

因此我们从上面的分析看出,正常途径下李建成身为皇长子,并且有军功在身,他基本上是铁定的皇位继承人。李世民想要登上皇位,正常途径简直是痴人说梦。所以,他选择了唯一的一条路~玄武门兵变!庆幸的是,他还算对对得起死去的大哥李建成,开创了“贞观之治”!!


无敌通史


李世民即便不经过玄武门之变,依然会登上皇位,不过这个过程中必然血流成河,死去的就不仅仅是李建成、李元吉等寥寥数人了。那将是一场类似于“靖难之役”的大规模冲突,李世民必将以尸横遍野为代价,登上梦寐以求的皇位。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的矛盾,完全是不可调和的。李建成身为长子,又有皇太子的身份加持,必然不肯放弃唾手可得的皇位,而李世民功劳赫赫手握重病,必然不会熄灭登顶之心。退一步讲,即便他想退让,也不能拿自己的身家性命做赌注,而他手下的骄兵悍将们,为了成为开国功臣,也必然推动李世民前行。

既然矛盾不可调和,那么用什么方法去解决矛盾,就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李建成和李世民都是有大局观的智者,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代价最小、流血最少的方法:只针对对方的首脑(其实就是兄弟相残),这样既能决出胜负,同时也不至于让刚刚建立的大唐王朝伤了元气。


李建成和李世民在争夺皇位过程中所选择的方法,证明他们都有不错的格局。 事情的经过大家都清楚了,李世民出其不意干掉了李建成和李元吉,迫使李渊承认了现实,最终成为李唐王朝最有为的帝王。

如果没有玄武门之变,李世民能够取得胜利吗? 答案是必然的。如果没有发生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又有问鼎之心的情况下,双方发生类似“靖难之役”的战争,是早晚的事,而李世民在实战、果决以及人才储备等方面,都优于李建成,必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从实战角度出发,李世民优于李建成。李渊起兵之后,李建成因为是长子(后来又被封为太子),很少有机会亲临战阵,往往是居于后方进行协调和居中调度,军事上的实战经验弱于李世民,如果双方刀兵相见,李世民击败李建成易如反掌。


在果决方面,李建成也不是李世民的对手。玄武门之变法正之前,李建成身边很多人都劝他尽快除掉李世民,甚至李元吉已经谋划了整套的刺杀方案,只等李建成点头就可以发动,但李建成却犹豫不决,最后反倒是李世民先发制人,当机立断发动了玄武门之变。 魏征后来曾惋惜地说:皇太子若从征言,必无今日之祸。可见李建成虽有杀李世民之心,却误在果决二字之上。


最后,李建成阵营的人才储备远远不如李世民。李世民在征战四方的过程中,身边聚拢了大量的人才,他对这些人才推心置腹,整个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极强,这是李建成集团无法比拟的,如果双方发生真刀真枪的较量,李世民凭借着人才优势,一定会取得最终胜利。

李建成之失败,既有客观原因又有其自身不足,但平心而论,他的能力虽弱与李世民,却也是难得一见的人才,如果他能够成为大唐的当家人,相信也不会差到哪去。


李飞叨


如果李世民没有发动玄武门之变,他登上皇位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下面给大家分析一下原因吧。

1、“玄武门之变”前李世民已经处于极大逆境

众所周知,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自唐朝建立以来就一直“明争暗斗”,双方都对皇位蠢蠢欲动,到玄武门之变前夕,双方的斗争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我们先来看看当时秦王李世民的境遇吧。玄武门之变前,李建成在众位门客的建议下,已经对李世民的手下动手了,他想方设法的将李世民的一些得力干将给支配开,使得李世民手下只剩下尉迟恭、程知节几个人了。另一方面,李建成又用计夺了李世民的兵权,而李渊也感觉到了李世民对他的威胁,也对他进行了打压。这时李世民已经处于极大的逆境中,只有孤注一掷才有可能成功。

2、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最好的机会

这个时候,李建成又准备对尉迟恭、程知节等人下手,如果李世民不发动玄武门之变,不趁现在还有几个大将动手,到时候就什么也没有了,就只能任李建成宰割了。而且,李建成在取得了这些成绩后,和齐王李元吉就非常得意,非常骄傲。所以,李世民看准了时机,出手了!如果错过这个机会,就很难有下一个机会了,也许,就再也不会有机会了。

3、如果没有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将永远被李建成踩在脚下

如果李世民没有发动玄武门之变,等到李世民一无所有了,你认为李建成会让这个登上皇位最大的敌人给起来吗?他一定会像曹丕对待曹植一样,将他死死压住,不给李世民任何机会,同时巩固自己的皇位。李世民想要登上皇位却没有任何人的支持,没有兵权,没有任何力量,他登上皇位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到时候,就算是老天爷都帮不了他!

好了,就给大家分享到这里了,大家如果有其他想法欢迎评论留言哦!


那些历史的真相


如果李世民不发动玄武门之变的话,那鹿死谁手还真不一定。历史上的太子李建成可不像电视剧中刻画的那样优柔寡断,反倒是十分的有才华,李建成为人宽厚,坦率,有卓越的军事才华而且还知人善用。

至于为什么史书上对李建成的评价一直都不好,那大家伙肯定都知道了吧。这些都是李世民的诬蔑,如果不把李建成李元吉刻画的昏庸无能,淫乱后宫,怎么能显示衬托出自己呢是吧。其实李建成在当太子的时候,就一直是礼贤下士,招揽人才,在此期间,招收了薛万彻,冯立,王珪还有名相魏征。但是可惜了这些人才最后全部白白便宜给了李世民。

反观李世民,他一生在外征战,是唐朝著名的战神,一半的天下都是他打下来的。一开始的时候,李渊还是中立的,谁也不偏袒谁,但是无奈李世民功绩太高,怕他功高震主,专门为他设了一个天策上将的官职。这个官职就相当于是一个小朝廷,可以随意的自己招纳人才。

但是随着自己的战功越来越高,在朝廷里支持自己的人也越来越多,再加上出征之前,李渊还答应了李世民,班师回朝的时候就让他做太子,之后的结果我们也知道,李渊食言了。这也导致了李世民对他有所不满,最终再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夺得了太子之位,但是仅仅只过了两个月左右的时间,李世民就逼迫李渊让位,自己称帝了。

所以说,如果李世民不发动玄武门之变,他的皇位是和他无缘的,甚至还会性命不保,要是真的李建成上位了,他肯定也不会留下李世民这个威胁的。

所以再李世民当上了皇帝之后,不仅杀光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几个儿子,甚至还把自己弟弟李元吉的媳妇儿给占为己有,最最最厉害的就是,他还给自己的丈母娘萧皇后给纳入了后宫(萧皇后就是前朝隋炀帝杨广的皇后),虽然李世民在位开辟了贞观之治,但是做的荒唐事也确实不少。


易乎


我认为如果没有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最大的可能是被李建成杀死。玄武门之变既是李世民自保的举措,也是其势力集团发展的必然结果。

中国自古以来王朝家族形成的最为稳固的权力传承就是“嫡长子继承制”,李建成作为李氏家族的嫡长子,从小接受的就是最严格、最完善的教育,是作为下一代领导者来培育的,其本人的能力是不容置疑的,后世看到的李建成是经过李世民政治抹黑后的形象,是李世民为其夺权营造正当性而篡改的人物符号。从史书可知,在李渊进行征战的时候,是李建成留守大本营进行后勤保障和政治建设的,如果李建成本人不具备这种能力,是不可能被李渊所倚重的。

李世民作为李渊的二儿子,本身能力突出,作战百胜,在大哥李建成留守后方的时候,由他带领李氏集团征战四方,立下了赫赫战功,手下自然就聚集了一大批将领,其天策府人才济济,在李氏集团内部形成了自己的小集体。在创业时期,李氏集团内部因为有共同的目标,所以大家能够群策群力共谋大业,一旦目标达成后,各个小集体就要为自己打算了。作为天策府小集体的头领,一方面自己有向上的欲望,另一方面也要为集体发展所考虑,再加上李渊的纵容,慢慢的李世民的实力已经不亚于李建成。

纵观历史,当王朝内部出现两股力量相当的势力时,是绝不可能和平共处的,双方必有一战。李建成作为太子,大义在手,只需要按部就班发展就行,而李世民如果不出奇招奋力一搏,其结果注定不会很好。所以才有了玄武门之变的发生,李世民一战功成,开创贞观之治,成为了一代明君唐太宗。




一公顷土地


答案是肯定不行,我是张云飞,历史搬运工。

大业十三年(617年)五月,唐国公李渊于晋阳以尊隋之名起兵,一路势如破竹,十一月占领长安,拥立代王杨侑为帝,改元义宁,即隋恭帝。李渊自任大丞相,进封唐王。义宁二年(618年)三月,隋炀帝死,五月,杨侑禅位于李渊,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国号“唐”,改元武德,定都长安,隋朝灭亡。杨侑降为酅国公,置居于长安,于次年五月去世。此后,李渊册长子李建成为太子,次子李世民为秦王,四子李元吉为齐王。

这就已经确定了李建成的地位,同时也奠定了李世民的地位。李渊有感隋文帝废立太子,导致国破家亡的结果,在维护李建成太子的事上很用心。虽然他知道论能力、功劳,他的这个长子哪方面都不如次子,可中国几百年来“嫡长子继承制”对他的影响,他不得不立李建成为太子,而李建成也知道他这个弟弟对他来说是最大的威胁,所以他联合了自己的四弟李元吉处处制约、迫害李世民。

最终,李世民忍无可忍,先下手为强,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将李建成、李元吉杀死。不久,李渊宣布禅位,传位于李世民。而李世民上台后,又下旨赐死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所有儿子。

虽然,玄武门之变并不怎么光彩,但是封建王权下,父子兄弟之情与皇位相比,都得靠边站。而唐太宗也因为他在位的一番作为,开创了“贞观之治”,为“开元盛世”打下了基础,也因为他的民族政策被各族人民亲切的称为“天可汗”。

我是历史搬运工,我愿同大家分享历史故事。




眞愛壹丗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我们共同探讨。

在隋末天下大乱,各路诸侯争霸天下的时候,李渊很幸运,除了能干的手下,最给他争气的就是他的四个儿女,李建成,李秀宁,李世民,李元吉,可以说个个都很优秀。

在建立唐朝之后,建成被立为太子。由于李世民能征善战,功劳最大,文能安邦定国,武能开疆拓土。

天下已定之后,李渊就开始头疼了。因为儿女们太能干在皇家就是灾难。李渊为了保证李建成的太子做的安稳,也为了安抚李世民,就册封李世民为天策上将军,并调开他的手下大将,让他们去外地做官,逐步的架空李世民。

另一边,李建成对李世民的迫害也逐步加码。李建成手下的谋士出主意宴请李世民,使李世民中毒吐血。两边的将领也在你来我往,互相斗个不停。

当斗争进入白热化之后,被逼无奈的李世民先发制人,于武德九年六月四日发动了历史上有名的玄武门之变。

如果李世民不发动玄武门之变,他绝对与皇位无缘。古代讲究长幼有序,李渊也是偏向李建成的,另外如果不发动政变,他有可能被李建成手下的幕僚杀死,也有可能被自己的将领背叛,毕竟身后跟着一大帮人呢。

世人都说皇帝好,皇家残酷谁人了啊?

希望我的回答能让你满意,谢谢!


立苹君


玄武门之变、登皇位?:

太原留守、唐国公李渊、大业十三年(617年)5月起兵,于11月攻占长安。李渊、李建成、李世民父子三人的功劳,各有千秋,总的来说李世民比李建成的功劳要大地多。

李家父子拥立隋炀帝的孙子、代王杨侑为帝,李渊自封大丞相。义宁二年(618年5月),李渊篡隋称帝、国号、唐,封李建成为太子。

太子李建成心虚:因为他沒有李世民的功劳大,再有李世民常年征战,手握重兵。用现在的话说,李世民掌控着大量野战部队。李建成也知道自己的弱点:松缓惰慢、念花恋色、饮酒成性、代领皇家卫队常去嵯峨山围猎。太子想来想去,白己的近敌只有李世民,于是联合李元吉等排挤打压李世民。

李渊两头难:虽然封李建成为太子,白己心里也明白,李世民的能力、功劳大与李建成。先封李世民为“司徒”(三公之一)、又封“尚书令”(宰相级别)后,看李世民还不乐意。他又想了更大的官封给李世民“天策上将”,高与百官、低于皇帝和太子。

李世民沒封为太子,本来就不高兴,再受到李建成太子党的排挤和打压。于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公元626年7月)在唐都城长安、太极宫北门、玄武门发动军事政变,亲手用箭射死亲哥哥太子李建成,夺取太子地位,后来唐王李世民。

如果说:李世民不发动玄武门军事政变,能登上皇帝之位,连一点可能都沒有。只要能保全自己的性命,那就不错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