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多子女的老人会严重偏心其中一个孩子,为什么被偏爱的那个孩子却往往讨厌老人?


俗话说,龙生九子,各有不同。一对父母生出多子女,几乎没有可能“一碗水端平”。

为什么?人性使然。

先说第一个原因。同一对父母的不同子女,尽管都是父精母血,各有一半父母基因,但基因组合就可能千姿百态,五花八门。

这么说吧,同一对父母可能生出各不相同的数十亿个孩子,这数十亿钟不同的组合中,难免有些孩子在父母器重的特质上像父母,或者正好不像父母,这势必影响父母对孩子的亲疏。一般来说,父母更容易也更可能偏爱在器重特质上像自己的孩子,同时,几个孩子几乎没有可能恰好在器重特质上同等程度地像父母。

再说第二个原因,亲子关系与其它人际关系一样,都是双方互动影响乃至决定亲疏。例如,哪怕是婴儿,天性闹夜的婴儿相比于安静的婴儿就更可能不受父母待见。有过育儿经验的妈妈就知道其中的甘苦。更何况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一些敏感而计较的孩子,相比朴实温顺的孩子更可能让父母感到不悦和苦恼。

甚至,即使父母努力一碗水端平了,有些孩子仍然会觉得父母偏爱其他兄弟姊妹,这种个性化的主观感受还真不是靠讲道理说得清楚的。好了,接着说为什么被偏爱的孩子反而显得对父母的怨怼更多。这里面包含了两个主要的心理学效应。

一是被偏爱的孩子,因为长期被偏爱他们就对父母偶尔的疏忽更敏感,这在心理学里被称为感知显著性。道理其实很简单,天天对你好,偶尔一天对你不好,你就记得对你不好的那一天;反之,天天对你不好,偶尔一天对你好,你也能记得对你好的那一天。

再加上长期被偏爱受宠溺,难免恃宠生娇,表达怨怼起来也就没遮没拦。相对地,那些觉得自己不被父母偏爱的孩子,即使有怨怼更可能腹诽而不轻易流露出来。这样就产生第二个心理学效应,父母对自己偏爱的孩子的怨怼更敏感,感受也更强烈。当然,也不仅仅如此,有时候父母所谓的偏爱也许只是对爱哭的孩子更多关注,让其他孩子难免觉得爱哭的孩子有糖吃。

至于有些父母重男轻女,对儿子宠溺,对女儿苛刻,这就不仅仅是偏爱,而是性别歧视,这样的父母根本就是混账,


唐映红


我姥姥七个儿女,两个儿子五个女儿,最偏的是老大,就是我大舅。可是就属我大舅最不孝顺了,这是我姥姥亲口说的。可是二老至今九十多了,还是挺偏爱大舅。大舅对二老有一点点好,比如过中秋节送了一碗水饺过去,就非常感激。

我理解的是父母太偏爱的孩子,孩子把父母所有的付出都当成理所当然,不懂珍惜、不懂感恩,反而觉不出好了,反而觉得父母给的还不够。而且亲子之间没有界限,更不谈什么尊重不尊重的,而且父母一旦老了,被偏爱的孩子还觉得老人不中用,更嫌弃老人了。

所以身为父母的一定不要溺爱孩子,害了孩子也害了自己。而且偏爱某一个孩子也是对其他孩子不公平。当然老一辈的受老思想局限,还能够理解。就像我姥姥姥爷从没上过学,更谈不上什么教育了。作为现代父母一定要好好思考如何正确爱孩子,扬长避短,和孩子一起努力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天使宝贝成长记


父爱如山,母爱如水,父母用自己的爱孕育着孩子的成长。适度的爱能够帮助孩子健康成长,而那些打着“爱”的名义的不恰当的行为也会给孩子造成伤害。父母不允许任何人伤害自己的孩子,但往往伤害孩子最深就是父母本身。广州心理咨询为您解读:不恰当的爱对孩子也是一种伤害。

  一位在校大学生写来求助信,他觉得自己很压抑、很苦闷,而他不知道该怎么去改变这种局面。他有一个对他无微不至的母亲,他很同情自己的母亲,不忍心去伤害她。这位母亲很不幸,婚姻很不幸福,跟不适合的人在一起,吵了几十年,后来在孩子十岁的时候,老公坚决要离婚并有了新的家庭。

  生活不尽如意的母亲,靠着替别人打工供孩子读书,也将所有的感情都倾注在儿子身上,把所有的注意都集中在孩子身上,无论是孩子的学习、人际关系,母亲都很紧张。

  这个男孩终于考上了大学,他以为自己可以做一只自由的小鸟欢快地飞翔的时候,母亲竟辞职跟着来到了异地。这使儿子渴望自由的梦想成为了幻想,他说自己知道母亲的良苦用心,也不忍心让母亲一个人在家乡,可是自己却常常忍不住对母亲感到厌烦,忍不住对她发火。他也安慰过母亲,希望母亲能够回到家乡安心生活,不再为自己操心,可是母亲总有很多理由让他觉得自己这个想法很不孝。他感觉生活很沉重,自己如同被囚禁在地狱里。他也很希望自己能够有美好的未来,但常常感到内心无力;想要成为妈妈可以依靠的男人,可现在还常常需要依靠妈妈。

  这个男孩的情况是很多单亲家庭、父母不和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都会出现的。当家庭中母亲与父亲的关系不亲密,儿子常常会替代父亲的位置,成为与母亲链接最紧的人,也就是说母子关系过紧,母亲难以与孩子分离,孩子也难以独立。

  由于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孩子的成长出现退化:当遇到不能让母亲代劳的事情时,会逃避、退缩、害怕、无助。有因为自己的退缩行为,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常常感到无力、苦闷,变得抑郁消沉,情绪低落。有些孩子因为过于被照顾,学习、社交、个人生活无法自理,严重影响了自己的社会功能。

  母亲是爱孩子,但是如果过于需要孩子,无法与孩子分离,对孩子造成的伤害是难以想象的。

  1.无法独立生活的大龄“儿童”

  孩子的成长除了身体上的有形成长,还有心理上的无形成长。而父母往往会忽略孩子心理上成长的需要,认为充足的爱和营养就能让孩子健康的成长。其实,人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需要,当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创伤就形成了。一岁之后孩子就开始与母亲分离,母子的两人世界被打破,父亲开始介入;三岁之后,孩子在父亲的代领下开始接触他人,开始社交……

  父母应该认识到,孩子是在一步一步与父母分离,一点一点学会独立。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为了孩子能够很好的适应社会,父母需要根据孩子的成长发展来爱孩子,给予适当的训练和教育。如果父母一味地包办、溺爱孩子,永远把孩子当成“三岁小孩”对待,剥夺了孩子独立的练习机会,一方面可能导致孩子的叛逆,另一方面也容易导致孩子凡事依赖父母,无法独立生活,成为大龄“儿童”。

  2.家长固化要求,孩子发展受限

  孩子有他们的自己的气质、个性,渴望自由的成长。如果父母固执地用自己内心对孩子的期望去要求、教育孩子,将束缚孩子探索世界的心,不但使孩子的行为受限,也使孩子的个人能力受到极大限制。

  有位女士特别想要一个女儿,在自己做女孩子的时候就幻想着有一个漂亮的女儿。结婚后生了一个儿子,全家人都很开心,这位女士虽然有些遗憾,但也接受了这个事实。但是,总是在有意无意中会把儿子当成女儿去要求,比如要求孩子要干净卫生,要爱漂亮,要安静……于是,当儿子4岁的时候成为一个乖巧文静、腼腆害羞、特别爱干净的孩子,遇到事情就“妈妈,我怕怕”。

  孩子的父亲觉得这孩子“像女孩子一样,没有一点儿男孩气”。父亲实在看不下,决定经常带儿子单独出去,鼓励孩子大胆尝试,允许孩子“匪气”一点儿。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爬滚打,孩子与父亲的关系越来越好,也慢慢有些男孩子的特质。

  所以,在孩子处于孩童阶段,父母应该学会觉察自己的期望,尊重孩子的本性,放开管教让孩子去探索他的世界。

  3.失去自由的孩子内心难以快乐

  随着孩子的成长,他所需要的自由空间也越来越多。他有自己的追求,有自己的渴望,有自己的小情绪,他需要有一个安静不被打扰、只属于他自己的空间。

  如果父母将所有的情感和关注都投注到孩子的身上,每时每刻都想侵入孩子的内心世界,孩子会感觉自由被剥夺,心灵被禁锢,将产生沉重的心理负担。

  广州心理咨询提醒:家,是幸福的港湾,是温暖的依靠,是安全感的源泉。父母是可以给孩子带来幸福,也是可以給孩子带来痛苦的人。因此,父母要学会恰当的爱,适当的放手,不要让自己的爱成为孩子的负担。过度的、不恰当的爱,对于孩子而言是一种沉重的伤害。


听说吧心理咨询


我父亲七个兄弟姐妹,其中五个姑姑,我父最大,我五姑最小,我叔在我三姑四姑之间。我爷爷奶奶最偏心这个叔叔了,奇怪的是我父亲一直非常迁就叔叔,几乎有求必应。我奶奶因为看无意中叔叔的腿,老感觉两条腿不一样长,从他小时就给他特别待遇,独一份的喝鸡蛋汤,还不让他干活。独独叔叔念书念到高中毕业,其他的不是完小就是初中,还有大姑不识字,从小像个小保姆帮着父母带弟妹。我父是老大,他从14、5岁就像大人一样干田间地头、挑水推粪、修渠打坝的苦活。他说县内的水库修建他都参与,一直从半大小子做成大人,一个人挣的工分超过两个人,可家里却年年欠大队钱。叔叔习惯了处处被偏袒,爷爷是个巧匠,承包到户后一直有闲钱,父亲没有看见一个,反而是爷爷奶奶说老了要父亲拿养老钱,而且爷爷脾气不好,一不高兴就砸东西 ,自然是砸我们这一家。父亲解释说自己年轻时,爷爷奶奶打架,劝不住,怕奶奶挨打,就使劲抱住爷爷,不让爷爷动弹,爷爷为此很恼他。一直这样过到爷爷奶奶老了,爷爷奶奶也是疼叔叔家俩男孩,不喜欢我妹妹,我妹妹因此经常在争执中处下风,挨打挨骂,我妹也是老小,被家里疼爱的,在爷爷奶奶处就不行,总得让孙子拔了头筹,妹妹恨得很。爷爷奶奶瘫到床时,每轮到她給爷爷奶奶喂饭,她就一脸嫌弃。我和弟弟就没有她那样的情绪。轮到叔叔一家,被偏了一辈子的叔叔婶婶根本不露面,派两个堂弟送饭,不论什么季节,都是上学时把饭捎来,不论凉热,不管盛饭喂饭,撒腿就走。在奶奶瘫痪之前,爷爷去世之后,奶奶还找父亲要养老钱,父亲说我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给的,给了多少,解释了半天。奶奶说,我记混了,是**一直没给,然后不说要了。爷爷奶奶去世后,叔叔一直得到父亲照顾,他干什么都能持就支持,给他有经济往来都是低价给他就是家里请客吃饭喝酒都每次叫他。然后因为他一个不高兴,在我爸做东的酒席上,他说我爸看不起他,要跟我爸绝交。对我爸的朋友们历数我爸看不起对不起他的事情,大家都听得莫名其妙。然后他也是喝多,说这些年就一件事对不起我爸,是他地里少苗,就把我爸地里的苗拔了补苗,我爸根本不知道那回事,自己苗不够就自己重新点了。我爸年纪大叔叔十几岁,有一次收稻子,天晚了,人力拉车要上大坡,我爸帮着叔叔婶婶在后边推车上了坡。我叔叔婶婶没有回头看看他们的老哥老嫂,自顾自走了,爸妈在后边叹息不已。最奇葩的事支发生在最近几年前,村里盛传要被占地,叔叔量了自己的耕地,少那么一点,他跟我爸要。我爸也是惯例的应允了,要知道他的地是不多不少正正好的。回家我妈不依,说那样我们的地就不够数了。我爸告诉我叔,我叔也不依。我叔开始在我家地里破土动工,我爸去拦了一下,知道吗?我叔手中的铁锹就劈下来了,幸好有人上前拦住。从此,几十年的兄弟绝交。

习惯了沾光习惯了独食就习惯了自私自利。谁之过?是不是长眠地下的爷爷奶奶,我们还是不做评论了吧。


雨欣风轻


您好,很高兴有机会回答您的提问,并且希望我们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首先,不得不说老一辈的思想还比较陈旧,所以没有育儿观的想法,也不会有一碗水端平的态度,这也就是为什么当初有这么多重男轻女了。当然,生了很多的孩子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头胎是女儿,而多样儿子可以防老等等观念的存在,这些都是比较陈旧的想法啦!

另外,十根手指有长短,再加上老一辈的陈旧想法,所以难免会严重偏心于某个孩子,比如嘴巴甜的又会在父母面前表现的,老人会特别的喜欢,甚至会重点培养,而调皮捣蛋的,到处闯祸之类的就会比较反感,甚至会棍棒相加。还有,因为过去每个家庭的经济条件大多比较差,所以家里的资源往往只够一个孩子的,这就让父母面临选择的问题了,也就在这个选择问题上迫使他们做出了“偏心”的选择。比如拿我婆婆家来说,我老公属于比较老实的,而且情商也比较高,所以就受到了婆婆和公公的栽培,因为当初家里只够一个孩子上学,所以就认为我老公比较聪明,而上学之后又好像高了一个层次,家里的好吃的也就都紧着我老公了...当然,现在想想无疑我老公是比较受到眷顾的,而他的哥哥姐姐们则从小就开始打工了,不过好在一家比较和睦,现在互相帮助也还算幸福~也让我老公现在比较大方的讲述这件事情了,不会感到愧疚。

至于您问题所说被偏爱的往往讨厌老人,大多是因为溺爱,而并不是绝对的,我见过大多的还都比较正常,一半一半吧,不会存在受到偏爱或者没有受到偏爱的哪一方更孝顺的说法~


孕妈学堂


先说一个真实的故事。那个村子里住在一户人家,因为重男轻女,生了三个后,又生了一个儿子。父母对儿子特别娇惯,不让三个姐姐上学,让他们打工养着弟弟上学,弟弟考上大学,一位姐姐要给弟弟五千元,不给断绝来往。

有一个姐姐家里很穷,为了不让村里的人说不孝,借钱给了弟弟五千元。弟弟结婚又让姐姐们出钱给弟弟买楼,姐姐们又每人出了一万,并且把老房卖了,搭了一个草房住,钱都给儿子买了楼。

儿子搬进楼房,父母也老了,要去儿子家养老,儿子推出家门,还是三个女儿养着老人,老人还不后悔,女儿们给的钱舍不得花,带给儿子。

这是什么原因让老人如此偏心呢?古代有一个解释,是欠儿子的。

我认为与付出有关,付出的越多,就偏爱,相反得到的越多越是讨厌。

这是人的天性使然,不只是父母对子女这样,爱情也是这样,你越是爱他(她),爱的特别多,就越会失去他(她),他(她)越讨厌你,想办法离开你。

距离产生美,保持一定的距离,关系越牢固。老人对待孩子,尽量要一碗水端平。


猪妈看世界


凡是生在多子女家庭里的人,基本上都没见过一碗水端平的,因为人心都是肉长的,绝大多数父母喜欢那种会撒娇会说话会讨巧的孩子,如果有些个孩子只埋头干活,贴心话都说不了两句的,自然不讨父母喜欢,从电视剧到现实,这种家庭并不少,有调查表明,65%的母亲和70%的父亲表示:在自己内心深处是会偏爱某一个孩子的。

像圈圈爸爸家,奶奶一共生了6个,爷爷奶奶就偏爱老四,做生意给钱,都赔了继续给,生孩子给带,我二叔、爸爸离得近,照顾两个老人十多年从没怨言,爷爷奶奶什么都没说过,就这两年四叔偶尔回去看看,给俩老的吹吹牛画画大饼,老人夸得跟花儿一样。

然而,被偏爱的大多都有恃无恐,已经从小养成了自私自利的性格,父母给了99%还不够,最好把其他兄弟姐妹也一块儿干掉,他们别想从父母那里得到一分家产,全是我的!然而父母没按他的想法来做,转过头来反而会憎恨父母,这就是俗话说的“白眼儿狼”,贪心不足蛇吞象!

所以,经常会在网上看到那种新闻,一对夫妻生育多个子女却没有子女赡养,究其原因是因为两个老的一直偏心一个孩子,导致其他孩子心理不满,不愿意承担赡养义务,而被偏心的那个孩子也不愿意承担赡养义务!


甜甜圈伐木累


俗话说:十个手指有长短。人也一样,人无完人。开放二胎之前还是一个独生子女的时代,也可以说现在是独生子女以及多胎子女共存的时代。然而,我们再回到五六十年前的时代看一看。一对夫妻生7、8个孩子,甚至九个十个的也有。这就是所谓的多子女家庭。

多子女家庭其实也有多子女家庭的好处,最大的好处就是出现大事的时候,可以一起商量。那么有利必有弊,多子女家庭往往会出现偏爱现象。而偏爱往往会有以下几种:

1.嘴甜孝顺的

嘴巴甜又很孝顺父母,会让父母格外的偏爱,因为简直就是爸爸妈妈的小棉袄、大棉被呀。

2.调皮捣蛋的

调皮捣蛋的孩子往往会让大人头疼,所以经常被别的家长投诉的也多,父母往往对这种孩子投入的精力更大,关注更多,给外人的感觉就是偏爱。

3.经济条件偏差的

这类孩子也最容易得到父母的偏爱,特别是母亲,因为母亲最看不得自己的孩子受穷,所以往往自己有点私己,或者其他的东西都会分给经济条件偏差的孩子。

4.经济条件超好的

多子女家庭中,经济条件超好的,往往也是受父母偏爱的。因为这类子女最让父母有面子,父母往往以这类子女为骄傲,所以难免就偏爱了。



十只手指有长短,荷花出水有高低。做到一碗水端平估计是很难了。其实做子女的只要心存孝心,做父母的只要事事为儿女着想,那么家和万事兴!


北鼻妈咪


为什么多子女的老人会严重偏心其中一个孩子?可往往被偏爱的那个孩子却讨厌自己的父母。

这个问题,在中国的大部分家庭里都会存在。我个人的看法是,看似父母把所有的爱都给了最疼爱的那一个,其实内心里也把所有的管束与约束都用在了最爱的那一个孩子身上。正因为如此,被所有宠爱与约束束缚在身上的那个孩子会觉得无所适从。因此他会觉得讨厌自己的父母。

还有另外一点,人心不足蛇吞象!虽然父母把上的爱都给了他,但是他觉得父母对自己的爱还是不够,他希望父母把所有的目光,所有的好处都用在自己的身上,如果有一点不顺她的意她就会觉得很讨厌父母,埋怨父母。

虽然十指有长短,但是我个人还是觉得,作为父母不应该偏向任何一个孩子,这样对孩子对自己都更好。不至于将来晚年了希望自己宠爱的对自己好却奢望不来;可是与另外的孩子又相处不太好,这是多么的凄凉啊!


暖心秋妈


这的确是很常见的事情,被偏爱的孩子往往最没有孝心,为什么呢?我先来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

甲和乙是同学,他们每天下午都会分到一个鸡蛋一个水果,但甲不喜欢鸡蛋,乙喜欢吃,于是甲每天都会把自己的鸡蛋给了乙,日复一日,乙早已习惯了每天都会拿到甲的鸡蛋。直到有一天,甲把鸡蛋给了丙,乙没有拿到甲的鸡蛋,非常生气的对甲说:你怎么能把我的鸡蛋给了别人?

故事中的乙一直得到甲的特别关照,刚开始时也许他会感激,但当这种关照成为日常时,乙就渐渐觉得理所当然,甚至在甲把这种关照给了别人时恼怒不已,他每天接受甲给的鸡蛋,却从没想过自己也可以回报一下甲,比如把自己的水果给甲吃,只因为乙习惯了甲的这种无条件的付出,从不曾想到过回报。


同理,也可以用在父母与子女身上,父母对子女向来是无条件付出,可越是得到偏爱和孩子通常却越不孝顺,原因除了以上故事的道理外,还有很多因素:

1、在多子女的家庭中,父母不可能完全兼顾到每一个孩子,所以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早早就学会了争宠,谁得到了父母的偏爱,就等于能得到更好的条件,父母总是愿意为偏爱的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为了得到父母的关注,孩子们都会做出各种表现,在这过程中他们已过早地懂得了社会弱内强食的道理,情感比较淡漠。

2、能在众多子女中成为父母最偏爱的一个孩子,一般都是比较聪明的,这个孩子从小就会察颜观色,能在生活上迎合父母的心意,在父母的角度看总觉得这孩子特别贴心懂事。然而,过于迎合别人,这个孩子往往也就失去了原本的单纯,父母在他眼中不是生养他的恩人,而仅仅是供他穿食住行的人,父母在他眼中的价值也会随着年龄增大而消失,当他觉得父母已经老了,就再也没有价值了,也就变得讨厌了。

3、被父母偏爱的孩子,从小必然能比其他子女得到更好的生活条件,穿的也许是最好的,吃的也许是最精的,愿望也是最容易被达成的,从而让这个孩子从小就在兄弟姐妹间有种优越感,其他子女要付出很多才能得到的,他轻易就能得到,长久下去他就认为父母为自己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却忘记了自己也应该为父母做点什么。

4、父母偏爱的孩子一般在家中很受保护,家务活不用做,饭不用帮忙做,衣服不用自己洗,从小就养尊处优的,没有想要改变命运的思想,从小就不会好好读书,学业上没有出色,找不到好工作,也没有毅力自己出去闯,这时候却反而会怨恨父母,为什么从小不把他培养好,或者没能为他提供更好的条件。

5、被偏爱的孩子从小到大都在父母的保护之下成长,没有独自去承担过什么事情,当父母老了,需要被人照顾时,他却发现父母已经成为了一个沉重的负担,他不愿意担这个责任,父母在他眼中开始变得讨厌。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那是因为孩子早早了感受到了生活的艰辛,也理解父母的不易,原意从小为父母分担一些生活压力。而太受保护的孩子,却往往不懂得感恩与回报,

因为父母给他的总是最好的,他不知道生活的不容易,不能体会父母的苦心,认为一切都是那么理所当然。

所以作为父母,对于家中的孩子要从小教育,能帮忙时就让孩子多帮忙,不要让孩子养成娇生惯养的习惯。如果家中有多个孩子,就要尽量做到公平,不管偏心哪一个,对孩子们的成长都是不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