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經》新譯 第十三課 可 得

第十三課 可 得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悅,閉其門,挫其銳,解其分,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青,不可得而疎,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老子《道德經》新譯   第十三課  可 得


一、道德不是吹出來的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真正有知識的人並不誇耀,具有高尚道德的人,並不吹噓自己的道德水平高,這才是德高望重的人;愛誇耀的人,實際沒有多少知識,經常吹噓自己道德水平高的人,這實際上是沒有多少德的人。

 

二、修玄同之法

塞其悅,閉其門,挫其銳:把各關竅塞住,關閉進出氣門,即塞住四萬八千個關竅,關閉八十一個氣門,為什麼呢?因為煉精化氣,把精化成了真氣,就容易外洩,關閉了不讓精氣神外放。

解其分,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把分散的光集中起來,開始是分散的亮點,然後把各亮點慢慢地集中,就形成了強大的光柱,在光柱裡,好像有灰塵混在一起,這就叫做玄同。

 

三、修道必修德

故不可得而青,不可得而疎:固然青色的光是不容易得到的,稀疏的光得之也不容易,凡物都有光,各物的光色不一樣,人體七色光譜照身上。

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得到了也不要太高興,太高興就產生驕傲情緒,一驕傲就會得而復失。沒有得到也不要害怕,虛心按《道德經》要求做,自然能迎頭趕上。

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得到了要珍惜它,得之不易,不能隨便浪費。沒有得到的人也不要輕視他,應該耐心地幫助他不斷地提高,所以才為天下人所珍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