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痛风了解吗,别进入误区了!!

  • 有的朋友体检时发现尿酸增高,就觉得得了痛风。而有的人痛风发作,尿酸却不高,自己还觉得不是痛风,我。究竟这都是什么原因,痛风的误区你不能入。

误区一:尿酸高=痛风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是不同的概念。

国际上将高尿酸血症定义为: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非同日两次空腹血尿酸(serum uric acid,SUA)水平,男性>420μmol/L,女性>360μmmol/L。90%的原发性HUA是由尿酸排泄不良引起的。

痛风指患者出现尿酸盐结晶沉积,导致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尿酸性肾病和肾结石。

误区二:痛风是老年病

随着国民生活条件的提高,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流行呈逐年升高的趋势,并且患病人群越来越年轻。总体来说,高尿酸和痛风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男性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沿海高于内陆。

误区三:痛风时血尿酸水平一定升高

痛风时尿酸水平不一定升高。在痛风急性发作时,尿酸会沉积在关节处,作为急性期反应物而临时降低。同时,急性期肾脏排泄尿酸增加。此外,部分痛风患者在急性发作期暂停了一些引起高尿酸血症的因素,包括利尿剂、减肥或戒酒。

误区四:痛风需要治疗,而高尿酸血症无需治疗

除了痛风,长期高尿酸血症会引起和加重其他多脏器损伤。包括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慢性肾脏病等等。因此,高尿酸血症是需要治疗的。生活方式的干预是治疗的基础。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或尿酸>540μmol/L的患者建议行药物干预。反之,建议生活方式干预3~6个月,若无效则加用药物。

误区五:忌口就可以避免吃药

尿酸是嘌呤转化而来,正常情况下,尿酸的20%来自饮食中的嘌呤转化,而80%为体内嘌呤转化。因此,即使严格的限制嘌呤饮食,仅仅能阻断20%的嘌呤转化,不能良好地控制尿酸。

误区六:忌口就是不吃肉,而蔬菜水果随便吃

饮食控制包括限酒、低嘌呤饮食和多饮水。

需要严格限制各种含酒精饮料,尤其啤酒和白酒。

饮食应当均衡,限制每日总热量摄入,以低嘌呤饮食为主,限制动物内脏、海产品及肉类等高嘌呤食物的摄入,鼓励进食新鲜蔬菜。此外,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或一餐内进食大量肉类。海产品、肉类及高嘌呤植物性食物建议煮后弃汤以减少食物中嘌呤含量。

大量饮水可缩短痛风发作时间,减轻症状。建议心肾功能正常者多饮水,维持每日尿量2000~3000ml。避免含果糖高的饮料(如橙汁、苹果汁等)及含糖软饮料(可乐等)。可替换为含果糖较低的新鲜水果,如樱桃、草莓、菠萝、桃子等。同时,需要适当碱化尿液。

误区七:锻炼强度越大越好

规律运动能降低痛风发作次数,但并不是强度越大越好,应坚持适量运动,且痛风急性发作期应该减少活动,必要时需制动。运动强度与时间方面,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min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

注意:剧烈运动或突然受凉会诱发痛风急性发作。

除了饮食控制、适当锻炼,生活方式干预还包括控制体重和戒烟。

误区八:治疗方案都相同,疼痛消失就停药

治疗方案需个体化、逐步调整剂量、长期管理。

痛风治疗分2步走,急性期治疗及降尿酸治疗。急性期治疗药物包括非甾体类药物、秋水仙碱及类固醇类药物。痛风急性发作的预防可应用小剂量秋水仙碱或非甾体抗炎药,连续使用6个月,若无效、不能耐受或有禁忌证可选择小剂量类固醇类,连续使用6个月。

降尿酸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逐步将尿酸降至目标范围。降尿酸治疗药物包括抑制尿酸生成类及促进尿酸排泄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