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蜂分出后没有找到巢会在外面逗留多久?注意什么?

高國文


广东梅州梅县石扇镇中蜂养殖户和金柚种植户为您解答:分蜂分出后没有找到巢会在外面逗留多久?注意什么?

蜜蜂分蜂是蜂群生活中及其重要的事情,过程虽然短暂,但却是整个蜂群中最为壮观的重大行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蜜蜂分蜂大多发生于分蜂时节,在我国南方,一般是在上午9时以后至下午4时之间;分蜂时,蜜蜂在极短时间内吸足蜂蜜,携蜜量接近或达到飞行时的最大载荷。蜜蜂从巢门和其他一切可出蜂箱的通道拥出,在原蜂巢附近的空中盘旋飞行。蜂王在迁飞蜂拥出约三分之二时跟出,老王稍迟,新王略早。参与蜂都高度兴奋,行为激烈,场面壮观。短时盘旋飞行后,蜜蜂们包括蜂王大多会就近结团,等待寻巢侦查告知合适的筑巢地点,再举群飞往。那么蜜蜂在分蜂分出后没有找到巢会在外面停留多久,要注意什么?

一、蜜蜂分蜂后没找到巢会在外面逗留多久

当大部分蜜蜂飞出原巢在蜂场上空盘旋飞行时,便会有一小部分蜜蜂在附近寻找适宜结团的地方。确定以后,就会举腹发臭、通过舞蹈等形式吸引更多的蜜蜂前往结团,当蜂王也落到此处时,还在盘旋的蜜蜂或者已经暂时结团在他处的蜜蜂便会快速投奔此处,蜂群开始聚集收拢,形成稳定的分蜂团。当绝大多数蜜蜂安静歇息期间,少部分侦查蜂则忙碌的进出蜂团,寻找适合居住的巢穴。因此,蜜蜂分蜂后会在外面逗留多久,主要取决于寻巢侦查蜂的找到新巢的速度。按照正常的速度,蜜蜂绝对不会在结团处过夜,在当晚就会飞往新巢。但特殊情况下,由于适宜居住的新巢迟迟未找到,分蜂团也会在结团处静待数天;如果结团处在稍有遮掩的的地方,蜜蜂也会在此处泌蜡造脾,变成临时居住地,当然也可能变成长期居住地。但一般情况下都不会长久,由于阳光暴晒,敌害多,刮风淋雨等不良情况下,很快就会发生飞逃。

二、蜜蜂分蜂需要注意的问题

1、蜜蜂分蜂不可强行阻拦

(1)蜜蜂分蜂大多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准备,并且积蓄了大量的生物能量,一旦分蜂就应让其充分释放,如果对正在涌出巢的蜂群采取封闭巢门强行阻拦,很容易酿出闷死蜜蜂的恶果,可采取巢门安装防逃片的方法,避免人不在时意外失蜂。

(2)蜜蜂在蜂场上空盘旋时,不可用棍、棒、扫帚进行扑打,强迫其降落结团。一般来说,蜂群第一次分蜂时,直接远走高飞的几率极低,分蜂的速度也只相当于成年人快步走或小跑步的速度,而且降落结团的地点距离蜂场并不远,因此,在蜜蜂分出后,可跟上蜜蜂分蜂步伐,如果遇到蜜蜂会结团在不好收捕的地方,可采用向空中喷水的方法,迫使其改变结团的位置,待蜜蜂结团静歇后再进行收捕工作。如果蜜蜂分蜂时有高飞且速度快的情况,则要及时向空中喷水,洒泥沙,迫使其降落结团,否则容易出现蜜蜂远走高飞,导致损失蜂群。

2、及时收捕与过箱

(1)分蜂群降落结团安定以后,要及时收捕,否则蜂群就会在侦查蜂的带领下,重新解团飞往新巢,二次起飞的蜂群,飞行高度高,速度快,收捕难度大大增加;其次,侦查蜂找好新巢以后,即使分蜂团还未起飞,也可能出现无法再进行收捕的情况。

(2)分蜂团收捕回来以后,要第一时间进行过箱,防止蜜蜂在收蜂笼中因拥挤闷热而造成蜜蜂快速衰老,体质降低的不良效果,同时也可防止蜜蜂二次飞逃(蜂王已囚禁在囚王笼中的除外)。

(3)分蜂团的过箱最好采用借脾过箱的方法,一来可利用子脾消除蜜蜂的飞逃情绪,二来可以让分蜂群迅速恢复到正常的生活水平,利用分蜂后蜂群的特点,快速繁蜂,培养出强群,夺取蜂蜜高产。

3、及早安置蜂群

经历过分蜂的蜜蜂,对原巢的依恋性大为降低,只要蜂王伴随蜜蜂一同涌入新巢,上脾安定以后,可以达到记新居忘老巢的效果,彻底抹除对原巢的所有记忆,记录上新巢的方位。所以,当分蜂群收捕过箱成功后,就要及早安置蜂群,则可避免出现回蜂的问题。

4、及时加脾扩巢

蜜蜂在出现分蜂热至分蜂前期都有强烈的怠工情绪,而且越到分蜂期越严重。但是,当蜜蜂经历分蜂,到达新巢后,蜜蜂的怠工情绪完全消除,可即可泌蜡筑巢,蜂王产卵积极并且极大概率出现工蜂造脾和蜂王产卵竞争的态势,外勤蜂勤奋采集,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异常状态。因此,只要成功过箱后就要及时加脾扩巢,充分利用蜜蜂积极的情绪,快速繁蜂和采蜜生产。

以上是我对问题“分蜂分出后没有找到巢会在外面逗留多久?注意什么?”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多年养蜂过程中实践多所做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喜欢的朋友,还请给个关注,您的关注是我分享自己经验的动力,希望能通过分享帮到更多需要帮助的人,非常感谢您的阅读!


梅州石扇金柚


正常情况下,蜜蜂分蜂后在没有提前找到新巢位的情况下,会在结团处最短逗留15分钟左右,最长为15个小时左右,一般为2小时左右。

我们通过分出群在原巢箱附近盘旋的时间,盘旋时的移动趋势,群势大小等综合性状,对分出群结团后的逗留时间,也只能作出大致判断。如在原巢箱上空盘旋时间相对较久,要么是蜂王出巢时间较晚;要么是蜜蜂群势较大、数量较多,盘旋是为了等待蜂王或聚集同伴。如果盘旋时不是向附近的树木、屋檐等附着物移动,有向空旷地带移动的趋势,或者是经过人力用砂土、水雾等阻拦的结果,除分出群在等待蜂王或聚等同伴以外,该分出群可能已经提前找到了新的巢位。而分出群之所以就近结团,仅是盘旋飞翔困顿后,为了短暂的聚集和休整。

一般情况下,整群飞逃的蜜蜂多已提前找到了新的巢位,经短暂盘旋聚集后会直接飞走,而分蜂分出群提前找好新巢位而直接飞走的则并不多见,其绝大多数分出群则在附近的树木、屋檐等处结团休整。其间,会由个别侦察蜂找到新的落脚点后,再率众直接奔向新的巢穴。

正常情况下,分出群是否已经找到新的巢穴,往往很难作出真实有效的判断。分出群如果出现二次飞逃,其飞翔高度往往较高,且游飞速度快,一般难以阻拦和收捕,也正因为如此,对分蜂分出群应抓紧时间组织收捕,防止分出群二次飞逃。


收捕时应注意如下几点:

一.及时处理分出群和原分蜂群

1.及时处理分出群。老蜂王群一般结团较低,在5m以下,处理起来相对简单。如果收捕人员有限且能够触及到蜂团,处理时,先用喷壶向蜂团喷水,将整个蜂团外围蜜蜂翅膀喷湿。若无喷壶,也可直接用口吸水喷淋。喷雾分出群蜜蜂,既可稳定蜜蜂情绪,压制焦躁的蜜蜂,防止蜜蜂蜇人,又可制止蜜蜂暂时飞逃。

2.紧急处理原分蜂群。如果管理人员有限,在对分出群蜂团喷雾处理后,应紧急对原分蜂群检查处理,防止原群继续分蜂。重点检查已经出房或未出房的蜂王或王台,再根据养殖需求,按排是继续扩群还是替换蜂王。如果管理人员充足,收捕与检查原分蜂群应同时进行。


二.收捕方法

1.捉王收捕法。收捕分出群时,如果蜂王正好在蜂团表面爬行,可即刻抓住蜂王,将其装入准备好的王笼,将囚王笼悬挂在从原分蜂群或其它蜂群抽出的含有少量子脾或蜜糖的巢箱中,再用子脾或蜜脾贴紧蜂团,引诱蜜蜂上脾后放进巢箱中。也可用收蜂笼、布袋、手等直接将蜂团揽收后抖进开盖的巢箱。只要抓住蜂王且揽收到部分蜜蜂,其余结团的蜜蜂会很快发现并逐渐散团,投奔到蜂王所在的巢箱。捉王时应眼疾手快,手法要轻,防止损伤蜂王。

2.其它收捕法。利用蜜蜂受惊后的向上攀爬特性,可用收蜂笼、子脾或蜜脾紧贴蜂团上方或蜂团,也可用蜂扫、嫩叶等柔软物品驱赶蜜蜂尽快上笼或上脾,再将收捕的蜜蜂抖入或放入含有蜜糖或子脾的巢箱中并盖上箱盖。待收到蜂王及部分蜜蜂后,其余蜜蜂也会很快发现并逐渐散团,投奔到蜂王所在的巢箱中。

如果蜂团所在部位枝条较细,可将较细枝条轻轻剪断,然后再直接将蜂团抖入巢箱。如果蜂团所在部位较低,既可用力抖动枝条,使蜂团跌落至下端准备好的巢箱。也可用细绳等沿枝条迅速划过,让蜂团跌落至下端备好的巢箱中,再迅速盖上箱盖。待蜜蜂稍事安静后,即可就地开箱检查,如果蜂王健在,待全部蜜蜂进巢后,可直接安放至规划好的新址。

如果分出群结团部位较高且雄蜂较多,一般为处女王群,就只能用竹竿等绑缚收蜂笼、子脾或蜜脾收捕了。

三.尽量减少对蜜蜂的损伤

在蜜蜂收捕时,喷水能够有效抑制和防止蜜蜂二次飞逃,对蜜蜂基本无不良影响,但也不能喷的太多,以打湿蜂团外围蜜蜂翅膀为宜,防止喷淋太多而溺死部分蜜蜂。另外,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常常为了节约时间,收捕操作时往往忽略了树枝、蜂笼等的晃动和碰撞,加之不同环境使用不同的收捕方法,容易碰撞、挤压、刮蹭到部分蜜蜂而造成伤害。所以在选择最佳收捕方法及时收捕的同时,应坚决摒弃粗暴操作,防止二次飞逃,注意保护好蜂王,尽量减少对其它蜜蜂的无端损伤。



四.注意人身安全

高空操作时应时刻注意人身安全,穿戴好防护用品,防止蜜蜂蜇刺,防止树枝断裂及收捕员跌落等意外事件的发生。对于确实无法企及的蜂群,宁可放归自然,让其继续繁衍生息,也不得冒险收捕。


亢岁平


分蜂是蜜蜂的天性,无论是人工养殖或自然界野外生存的中蜂,在外界气温适宜,又有丰富的蜜源,蜂群强盛时都会出现分蜂现象。只有分蜂蜜蜂才能在自然界一代又一代的繁衍生存下去。

题主提到的分蜂问题可能是中蜂的分蜂吧。人工养殖意蜂一般不会出现自然分蜂现象,大部都是人为的分蜂。意蜂自然分蜂我亲眼见过分蜂现象。

一、意蜂分蜂。时间是一天的11点钟,有一箱蜂我感到出现了异常情况,蜜蜂有点乱,站在巢箱傍查看情况。起初工蜂由少到多,逐渐出巢,大约1~2分钟后,名符其实的蜂拥而出,蜂箱上空乱蜂一片。工蜂把蜂王族拥在中间,在符近盘旋后落在符近的一棵杨树上。由少到多的結成蜂团。当时因为杨树高,没办法收捕只好放弃。大约经过三个小时飞走了。意蜂自然分蜂后它不像中蜂那样会自己寻找到合适的蜂窝,只会从一棵树飞到另一棵树上。人工不进行收捕,意蜂很难在外界自然生存下去的。慢慢就会自然灭掉。

二、中蜂分蜂。中蜂的分蜂性要比意蜂强,不能维持大群,蜂群稍大就要分蜂。中蜂的自然分蜂现象和意蜂差不多。分蜂以后想要就要赶快进行收捕工作。否则二次起飞很难再收回。

中蜂分蜂后稍事休整,侦察蜂就出去寻找新的居住的地方。中蜂对居住地非常挑剔,选择也很严格,要达到冬暖夏凉,遮风挡雨,离水源较近的地方,前方飞行无遮挡,便于出巢采集。只要符合要求,能够迅速找到,侦察蜂就会飞回来通知蜂群在侦察蜂的带领下二次起飞,犹如‘’蜂云"一般,离地面不高,振翅发响,缓慢前进直至进入新的窝点。

三、找不到合适的新居点,停留的时间。中蜂分蜂后,侦察蜂出去寻找新的窝点,有时候不是马上就能找到的。外界适宜中蜂居住的窝点本身就很缺,再加上中蜂对居住点选择严格。有时一时半会儿找不到,中蜂只能呆在原地不动。等待侦察蜂的寻找。

我见过中蜂分蜂后,没有找到新的窝点,在一棵酸枣树上呆过2天的时间。这群中蜂在野外分蜂后,我本来是计划收捕的。結果因为那个地方太危险了。放弃了收捕。因为离我家不远每天都去看几回。第一天中午分蜂后,到第三天的中午时份飞走了,整整的呆了两天。

中蜂分蜂后呆的时间长于短,主要于寻找新的窝点有关,寻找新的窝点时间短,分蜂后停留时间就短;寻找新的窝点时间长一时半会儿找不到,停留的时间就会长。如果想收捕,不管停留时间长于短,都要尽快收捕,以防二次起飞。二次起飞再收捕可能性就小了。无论是意蜂或中蜂养殖,不要采取自然分蜂的办法进行分蜂。最好选择人工分蜂比较好。容易控制。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

以上就是我对题主提出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


三农孺子牛


分蜂,是蜜蜂的一种基本习性,特别是在野外自然环境下居住的野生中蜂和人工土法养殖的中蜂,这种习性更加突出。

分蜂是蜜蜂在外界蜜源和粉源都非常丰富,蜜蜂大量筑巢,巢脾内粉蜜贮备充足,蜂王大量产卵,工蜂培育出大量幼蜂的时候,导致蜂巢内部空逐渐变小,变得拥挤无法继续发展的时候,蜜蜂王国中出现了想分家的意向,工蜂在巢脾底部筑造一个或者多个王台,蜂王就会在王台中产下受精卵,之后在经过工蜂用分泌的王浆饲喂十几天后出房成为新蜂王。

正常情况下,蜂群中的老蜂王会在新蜂王出房前的一至两天内,带走原蜂群的一半或者大半工蜂,飞出原蜂巢,另寻它处继续繁殖发展。

分蜂通常发生在天气晴好或者阴天的早上九点至十一点左右,下午的两点至四点左右这段时间里,蜂群飞出蜂巢后一般都会集体落在离原蜂巢十米至几十米内的树或别的植物枝干上,无论找到没找到巢穴,正常情况下早上飞出来的会停留几个小时下午才才会飞走,下午飞出来的第二天中午前就会飞走,如果遇上下雨天或许停留时间会更长。

在这段时间里,我们要注意的是,经常巡查蜂群,注意起台情况,如不想分蜂可摘除王台,避免发生意外分蜂。

如果已经发生了,那我们要做的是尽早把蜂群抓回以防止分蜂群逃走,可以将其另箱饲养或者清除原群里的王台后会并回去,换大箱加巢础饲养。

以上只是个人浅见,还望批评指正。想了解更多,点点关注!





农村李小杰


蜜蜂分出后,在蜂场距离50米内寻找符着物体暂时落下。老产卵王落得比较低,有的甚至是落在树根处或低矮的權丛中,或者干脆聚集在地面上。新处女王分出后都会落的很高,几十米高的树稍上都可能发生。

分出的蜜蜂落下后,只是作短暂停留,意蜂一般在72小时左右就会另寻新址,中蜂反复无常,有停留72小时的,也有只停留个把小时的。我就遇到过刚分出的中蜂,待我把收捕工具,蜂箱准备好时,她就轰然而去,只能望蜂兴叹。

这没有什么可注意的,在沒有完全准备收捕之前,尽量不要去骚扰她,尤其是中蜂。


用户怪人养蜂


您好,很高兴能回答您的问题。

关于防止蜜蜂分箱逃跑的问题,大家都知道蜂群出现分蜂热,蜜蜂容易出现分蜂逃跑的情况,消除蜂群内分蜂热可以防止蜜蜂分蜂逃跑,蜂群在分蜂热较严重的时候,处理蜂群分蜂出逃的应急方法有以下几点。

(1)分蜂季到来

春季和秋季是蜂群容易出现分蜂的季节,蜂群经过流蜜期的繁殖壮大,流蜜期蜂群内工蜂的劳动强度高,工蜂1个月左右换代一次,蜂王产卵负担较重,会出现两个原因导致蜂群内出现蜂王台。

1.流蜜期结束的时候,蜂群群势较强,突然蜜源断缺,工蜂采集工作量减少,工蜂在蜂巢内开始建造蜂王台。

2.蜂王产卵工作量繁重,蜂王是老王,老王产卵能力和控蜂能力下降,蜂群内出现交替自然王台。

(2)消除分蜂热的方法

分蜂热是蜂群内出现蜂王台,蜂群内不会同时有两个蜂王,就算出现母女王同箱的情况,这是非常少见的事情,其中一只肯定是处女蜂王。曾经有个蜂友问过我如何让蜂群不出现分蜂热,不给蜂群人工分蜂,维持蜂群现在的群势,该如何操作,其实,这种方法的原理就是消除分蜂热。

消除分蜂热的几种方法

1.清理蜂群内的蜂王台,调入卵虫脾增加工蜂工作量,可以抑制分蜂热,不能消除分蜂热。

2.更换新蜂王,老王蜂群会出现交替王台,这是蜂群自然发展的规律,可以消除蜂群分蜂热。

3.抑强扶弱,将分蜂热蜂群内子脾调入弱群,能够消除分蜂热。

在蜂巢门口安装防逃片,分蜂群在没有蜂王的情况下,分蜂出去的蜜蜂会飞回蜂箱,蜂群经过一次分蜂之后,将蜂群内蜂王台或处女蜂王除掉,能够消除蜂群分蜂热。

(4)总结以应急处理分蜂的方法

蜂群出现分蜂热的时间不确定,蜂友不可能一直守在蜂箱旁边,所以,这里给大家分享蜂友在放在分蜂群飞逃的两个方法,在收捕分蜂群的时候,可以减少抓捕分蜂群的麻烦事儿,做到收蜂过箱一步到位。

四川一位蜂友在分蜂热的蜂箱旁边一米左右的位置并列放置一个蜂箱,两个蜂箱外表颜色一样,蜂巢门口方向一样,分蜂群误认为这个蜂箱是原蜂箱,由于新蜂箱内没有原蜂箱的气味,蜂群顺利飞进新蜂箱内,蜂群并未飞逃,当天将蜂王台介入到蜂箱内。

还有一位网友在发现蜜蜂在蜂巢门口结团,这时蜂群随时可能出现分蜂的情况,立即将收蜂笼放置分蜂团上方,最终还是侥幸成功收回蜂群。所以,最好蜂群出现分蜂热的时候,大家在蜂巢门口安装防逃片,以免蜂群出逃。

以上就是针对蜜蜂分箱后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供您参考


山里小王


分蜂是由于蜂箱内蜂子比较拥挤,产生了新蜂王,新王必须带一部分工蜂另起锅灶。在分蜂之前,蜜蜂大量吸吮蜂蜜,能管三四天不会饱肚皮。因为肚内有蜜,分出的蜜蜂不会飞离太远,一般情况下就在附近五十米至一百五米左右,便于人工收回。如果三天之后,无人管,由于弹尽粮绝,分群的蜂只好无情的远走高飞了。


九九雷


如今正是我国很多地方的大流蜜期,对于一些地方来说,已经进入到流蜜期的中后期,所以未来的这段时间,陆陆续续会出现蜜蜂分家的情况。对于蜜蜂分家来说,这是我们很多喜欢养殖蜜蜂的朋友最喜欢的,只要看到有分家的蜜蜂,收捕以后就可以进行蜜蜂养殖了。但有由于条件不同,蜜蜂在分家以后在外面停留的时间并不长,那么究竟蜜蜂在分家以后,没有找到蜂巢会在外面停留多久呢?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又应该注意什么呢?今天蜂部落小编就来给大家分享这一问题。

为什么蜜蜂分家以后要在蜂场附近停留?

其实蜜蜂分家以后不直接飞走,而是在蜂场附近停留的这种习性,可以说是蜜蜂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实际上,在蜜蜂分家以前,蜂群中的一些蜜蜂就开始在外面寻找巢穴,但是并没有确定那个巢穴是可以用的, 当分蜂发生以后,由于这些巢穴并没有被确定,于是在分家的时候蜜蜂并不确定要去哪里,所以说蜜蜂分家停留在蜂场附近的这个过程,实际上是蜜蜂选择新的住址的一个过程,也是蜜蜂分家以后在附近停留的一个原因。

蜜蜂分家后会在蜂场附近停留多久?

具体蜜蜂分家以后会在蜂场附近停留多久,这主要看蜂群是不是找到了适合的位置,当天是不是还可以飞走。一般来说,如果是在下午的时候发生的分蜂,蜜蜂由于选择新的住址需要时间,往往要到第二天才会飞走,如果第二天下雨,蜜蜂还有可能在结团的位置呆上几天才会飞走。

根据蜂部落小编的观察,蜜蜂也有直接入住蜂箱的情况,所以说蜜蜂分家以后到底会在蜂场附近停留多久,主要看找到新住址的时间和分蜂后的气候,如果是直接入住蜂箱,这是不存在停留的,而正常情况下,蜜蜂分家结团以后,一般几个小时就会飞走,出现几天才飞走的情况并不多。

需要注意的问题

由于蜜蜂分家是蜜蜂的一种生物学特点,所以我们应该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一般分为养蜂人的角度其他人的角度两种情况。

①养蜂人的角度:如果我们是养蜂人,很显然,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蜜蜂分家其实带有一定的损失率,如果我们找不到分走的蜜蜂,或者还没等我们发现蜜蜂分家蜜蜂已经飞走,这对我们来说就是损失,所以对于养蜂人来说,要学会解除分蜂热,学会人工分蜂,杜绝出现蜜蜂自然分蜂。

②其他人:如果我们不是养蜂人,只是喜欢养殖蜜蜂,那么在我们看到蜜蜂分家结团的时候,不管蜜蜂什么时候结团的,也不管蜜蜂什么时候会飞走,我们必须第一时间收捕蜂团,否则蜜蜂随时可能飞走。


蜂部落


你好,很高兴能为你回答。

蜜蜂分蜂飞出后,会在原巢50米左右的地方先结团,一般结团2~3小时,在结团期间分蜂群会确认蜂群中有没有蜂王并等待其他未归队的工蜂,同时分蜂群还会派出大量的侦查蜂外出去寻找新的巢址,等侦查蜂找到合适的巢址后分蜂群散团并飞往新巢址处。

这时我们应该注意的是,蜜蜂自然分蜂后第一次结团是收捕分蜂群的最佳时间,因此在蜂群即将发生自然分蜂这段时间养蜂人要时刻注意蜂群的动向,一旦分蜂群散团飞走后再想要收捕回来就不那么简单的,原因是分蜂群第二次结团距离更远且结团高度也将更高。

  •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用


蜜蜂战神Wesley


我的方法是在蜂箱附近准备一条长软水管,等到分蜂时只要看蜂群在出巢后要走之时,打开最大水量,让水从上落下在蜂群中,最好是封住它的去路,管它老王新王全都无法高飞,结团就抓,还管什么时间长短,当然是逼不及待抓到了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