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商:浅谈薪酬体系建设

圣商认为薪酬策略不仅仅是对企业薪酬水平的总体定位或对薪酬体系的几个主要方面所做的相互独立的界定,而是根据薪酬体系设计与薪酬管理的内在规律,对相互联系的因素按照统一的理念和目标进行的系统规划。多个相互联系的指导原则构成企业薪酬策略体系,又称为薪酬策略框架。

圣商:浅谈薪酬体系建设


因此从薪酬设计与管理的系统性出发,以对薪酬管理与设计提供全过程指导为目的,薪酬策略体系应该包括一个核心与七项基本策略。其中一个核心是指企业的薪酬哲学或薪酬理念,七项基本策略分别是薪酬总额策略、薪酬水平策略、薪酬结构策略、薪酬差别策略、薪酬增长策略、薪酬支付策略以及不同类型人员薪酬策略。如图所示。

1、薪酬哲学

薪酬哲学或薪酬理念是指企业对薪酬的根本性认识,包括对薪酬性质、薪酬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战略实施与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薪酬管理目标等几个根本性问题的认识。从不同角度上,薪酬可以被看做是企业经营的成本、获取人力资源的投资、员工劳动的报酬、员工激励工具、企业利润的再分配等不同的性质,哪种认识在企业中占主导,直接影响着企业薪酬管理的目标与管理模式。

2、薪酬总额策略

薪酬总额策略总体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成本预算策略,即将薪酬总额看作是一种经营成本,与其它成本项目一起进行总体预算与控制。总额预算方法包括宏观预算法和微观预算法两大类。二是企业不对薪酬总额进行严格的预算与控制,而是根据企业经营管理与战略实施对人力资源的要求,以获取必要的人力资源为目标,根据需要支出相应的薪酬总额。前者通常与实施成本领先战略相结合,而后者通常与产品领先战略相结合。

3、薪酬水平策略

根据企业薪酬水平与市场薪酬水平的对比,薪酬水平策略通常有三种选择。(1)竞争性策略。实施竞争性策略的企业强调自身薪酬水平的外部竞争性,实行高于市场薪酬水平的薪酬标准,确保留住企业现有人才,并对外部人才具有较强的吸引力;(2)稳定性策略。企业以稳定员工队伍为目标,企业薪酬水平与市场薪酬水平基本保持一致,在保持一定流动率的基础上实现员工队伍的相对稳定;(3)限制性策略。企业采取低于市场平均水平的薪酬标准,当企业处于衰退期或支付能力不足时,会通过这种方式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4、薪酬架构策略

薪酬架构是指企业薪酬总额中各种薪酬项目的设置及比例关系,不同的薪酬模块如基本工资、津贴、奖金、福利具有不同的功能。单一架构策略是指企业支付给员工的薪酬总额不划分具体支付项目,只支付单一的工资,不设津贴、奖金与福利项目,通常适用于流动性较强的人员、短期劳动合同、兼职员工等。复合薪酬架构是指企业根据薪酬管理的需要,把员工的薪酬总额划分为不同的支付项目,分别依据各自的标准进行发放,从而实现薪酬多种功能的综合与统一。如基础工资以保障性为主要目标,津贴与补贴平衡不同岗位或员工的内在差别,而奖金则以激励性为主导。

5、薪酬差别策略

企业内部的薪酬差别是实现公平的重要途径。薪酬差距策略首先要确定的是企业内部形成薪酬差别的主要依据,如岗位、技能、资历、业绩等要素。从薪酬差距的大小方面,可以分为以下三种基本类型:(1)高差距策略。通过加大不同岗位与人员之间的薪酬差距,增加对员工的激励性,促进员工之间的相互竞争从而提高企业的总体效益;(2)平均化策略。实施平均化策略的企业更加强调员工之间的公平性与团队协作,内部人员配置更具有灵活性,但不利于高能力员工积极性的发挥;(3)适度差别策略。企业试图在公平与效率,保障性与激励性方面取得一种平衡。

6、薪酬增长策略

建立正常的薪酬增长机制是确保薪酬体系长期激励性的重要手段。在薪酬增长方面,企业可以有三种选择:(1)高速增长策略。基于企业利润的高速增长或企业战略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企业可以在一定时期内采取高于市场增长水平的薪酬增长速度,以更好地激励员工和吸引所需要的人才;(2)市场增长策略。根据劳动力市场平均增长水平确定自身薪酬增长幅度;(3)限制增长策略。当企业经营状况恶化或支付能力较低时,会对薪酬增长持十分谨慎的态度。

7、薪酬支付策略

包括薪酬薪酬支付对象、支付周期、支付时间安排三个方面。支付对象策略是指企业薪酬计算与支付以个人还是以团队为单位进行。支付周期是指企业薪酬计算与支付的周期安排,可以采用年薪制、月薪制、周薪制、日薪制、小时工资制等多种形式。而支付时间策略包括上发工资制与下发工资制的选择,现期支付还是延期支付的选择等。

8、不同类型人员的薪酬支付策略

企业内不同类型的员工(如管理人员、研发人员、工人、销售人员、临时人员、兼职人员等)具有不同的工作性质、工作价值,并且受职业角色模式的影响,不同类型员工对薪酬具有不同的心理需要,如保障性与激励性的偏好。因此,现实中需要根据不同类型工作与员工的特点,分别设计相应的薪酬体系,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