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疫情以及全球經濟衰退對光伏行業發展影響如何?看行家們怎麼說

國內外疫情以及全球經濟衰退對光伏行業發展影響如何?看行家們怎麼說

2020年3月11日,PGO首次光伏行業情況交流與形勢分析視頻會議成功舉行,受到高度關注,行業內外眾多各方面專業人士在線觀看,在線觀眾達幾千人次,本次會議由PGO光伏綠色生態合作組織舉辦。

參與本次視頻會議連線的嘉賓有:PGO光伏綠色生態合作組織秘書長周元、天合光能常務副總裁印榮方、隆基董事長助理兼全球市場負責人王英歌、環歐國際總經理張海鵬、正泰新能源副總裁黃海燕、阿特斯中國區戶用分佈式和售電業務副總裁張國興、上海電力設計院新能源部副總經理馮雲崗、中信博營銷中心總裁容崗、陽光電源高級副總裁兼光儲事業部總裁顧亦磊、晉能科技總經理楊立友、晶澳高級副總裁孫廣彬、十一科技高級副院長餘才志、華為智能光伏業務副總裁李君。會議重點交流與討論了疫情下企業的復工復產情況,並對光伏行業技術、產業佈局以及國內外市場形勢做了分析研判。

国内外疫情以及全球经济衰退对光伏行业发展影响如何?看行家们怎么说

周元秘書長在致辭時,對各大光伏企業在疫情期間所奉獻出的“大愛”給與了褒揚,對企業在復工復產中高度全局觀與努力應對錶示讚賞。

他重點講到,目前國內疫情得到了基本控制,光伏企業生產領域都積極復工復產,在光伏項目方面,不少省市對今年光伏項目的規劃、平價項目申報工作已經開展,電站投資企業也在積極準備今年項目的前期工作,同時,國家能源局2020光伏新政已發佈,政策內容符合行業預期,出臺時間比去年早了很多,國家能源局希望光伏行業企業能早點投入到新年工作中,同時,考慮到疫情影響,把申報時間延後,也在抓緊研究去年開工項目原要求的併網時間。周元秘書長希望廣大企業充分利用國家積極的金融與財政政策,圓滿完成今年的任務目標。

最後他提醒大家,現在又面臨著國外疫情的全面爆發,不少國家也開始限制國家間人員往來,甚至也開始採取"封城"措施,同時石油價格的暴跌、海外股市大跌,全球經濟出現了衰退跡象,可能進而影響各國的投資及貿易活動,這些突如其來的變化,對70%市場依靠海外的光伏行業又是一個巨大挑戰,我們應該如何去應對?

視頻會議從下午一點半一直開到五點半,各位嘉賓對疫情中如何儘快復工復產釆用的應對措施和相關經驗,以及對國內外經濟、市場形勢的變化和風險進行了詳細的分析與預測。

在企業復產復工方面,由於光伏產業上游產能集中分佈在西部地區,受疫情影響不大,復工率得以保障。比如單晶硅片龍頭企業隆基,其單晶硅片的工廠主要集中在西部寧夏和雲南地區,受到疫情的波及非常之小,並且國內光伏裝機一季度往往是淡季,所以隆基一月份的產量和業務幾乎沒有受到影響,二月份生產雖然受到一部分波及,但整體影響有限。隆基董事長助理王英歌表示,目前隆基已經全面復工,產能恢復達到100%;擴產的項目雖因物流不暢而稍有延遲,但也在陸續推進;隆基的全年經營目標未做調整,且本月之內所有大型項目都會開動。

環歐國際總經理張海鵬介紹到中環股份春節期間沒有停產,加班加點生產行業中一直緊俏的原材料,沈浩平董事長大年三十還帶領公司主要領導成員走在防疫與研發生產的第一線,同時,公司全球領先的“夸父”G12新品組件有了非常好的試製結果。

光伏產業中下游產能受疫情波及相對較大。一方面,光伏中下游產能主要集中於江浙地區,復工難度較大,尤其是浙江地區,疫情的嚴重程度僅次於湖北。如組件龍頭浙江正泰新能源公司在二月份雖沒有停產,但本準備在二月初就恢復滿產,直到這周才真正完成,而全員復工則預計要等到下週。另一方面,原輔材供應緊張也是這些中下游生產企業所要應對的難題。如組件生產離不開接線盒、包材等產品,而這些原材料受到上游供應商停擺的影響,價格波動頻繁,並且由於疫情期間物流運輸不暢,常常難以及時到達組件廠商手中。

工程項目類企業也許是受疫情影響最大的,行政辦公人員實現全面復工比較容易,因為辦公區域的防疫措施都比較容易做到位,項目現場的管理人員也能實現80%左右的復工,但現場施工人員的復工則較為困難,因為每個項目的施工條件都不一樣,尤其是大型光伏發電項目,大多都在非常偏遠、落後的地區,當地的管控措施比城市嚴格的多,有的直接禁止外來車輛與人員進入,即使能進入也要隔離半個月,這也一定程度上拖慢了項目的施工進程。信息產業電子第十一設計研究院是一家在半導體、新能源領域的大型設計、EPC項目承包公司,其高級副院長兼華北區總裁餘才志表示:在EPC總承包項目和設計管理的項目上,要實現完全復工是很困難的,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把工程項目進度恢復正常,但從2月17日起,十一科技的項目負責人都已盡力趕到項目現場,以做好項目復工籌備工作,目前70%-80%的項目現場都做到了有人員開始推動復工,預計月底施工人員基本到位。

在本次抗擊疫情與復工復產中,許多光伏企業都有自己的抗“疫”故事,這次會議上他們積極的交流了各自的防疫經驗。由於光伏企業本身產品的生產標準比較高,生產車間智能化程度高,企業多實行有條有序的現代化管理模式,這為光伏企業的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創造了十分有利的基本條件。例如,天合光能早在1月22號就在公司成立了三層矩陣式應急響應小組,統籌管理防疫物資,同時對生產、生活環境進行消毒殺菌,做好員工接觸史篩查工作;天合光能還自主開發了疫情線上報備跟蹤系統,跟蹤記錄員工的接觸史,實時監測員工的體溫;車間作為重點隔離保護基地,即使是高級管理人員輕易也不能進入;正是有了以上層層嚴密的防疫防線,天合光能才能始終在疫情期間保持較高的生產率,才能做到公司近萬名員工無一感染。目前主要光伏企業未發生上班員工受感染事件,周元秘書長在與大家交流中希望企業不要放鬆警惕,繼續努力與全國一起取得抗疫的全面勝利。

而施工類企業雖然防疫難度更大,但同時也積累了豐富的應對經驗。中電建上海電力設計院就在本次防疫中建立了多層次防疫體系,實現了防疫和生產兩不誤。在員工防疫工作方面,設計院就實行先培訓後外派的制度——員工要首先學習項目現場安全操作流程。為了減輕疫情期間員工的心理壓力,設計院還建立心理諮詢小站為員工做心理疏導。在防疫物資方面,設計院堅持保障員工的口罩、消毒液等物資的供應,為員工在生理上與心理上開展全方位的防護。通過設計院多方面的防疫培訓、多層次的後勤保障,全方位的團隊支撐,許多工程項目已正常開工,雖然還有部分地區的工人還沒完全到位,但管理人員已經先行到達現場做好前期對接工作。也正是這次疫情,拓展了大家的工作思路,許多事情都可以通過網絡遠程解決,從而催生了設計院新型、靈活的辦公模式——“雲”設計院:在任何有網絡的地方都可以開展工作。

由於疫情的影響,大家現場辦公、電站現場運維也產生很多困難,因此,華為智能光伏業務副總裁李君介紹到他們將充分利用華為在AI人工智能、5G方面的強大優勢在光伏領域的雲計算、雲辦公以及數字化、智能化、無人化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我們非常高興能夠看到在此次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工作中,光伏上下游企業之間能夠加強合作。這對於我們取得對疫情戰鬥的最終勝利具有重要意義。產業鏈是一個整體,尤其對於生產標準高、產品對口窄的光伏產業鏈來說,任何一個環節的停擺都有可能造成整個產業鏈的跳閘。產業鏈跳閘的時間一長,要麼供應鏈上的企業被淘汰,要麼整個供應鏈癱瘓,無論是哪種結果都會大大降低產業的綜合競爭力。光伏產業鏈上的企業必須學會互相幫助,光伏產業鏈上企業之間的黏性越高,整個產業的競爭力才會越強,光伏人未來的路才會越走越寬。包括天合光能、阿特斯在內的許多業內龍頭企業在這次疫情中都能主動幫助自己的供應商解決運輸困難、人員到崗不足等問題,這是值得所有光伏人學習的。不同設備的供應商之間其實也可以加強合作,比如在海外項目中由於各種突發事件,某些施工單位有些人員無法到達,這時如做組件安裝的工人在完成任務後,能否為旁邊缺少安裝工人的支架企業幫個忙,當然這個幫助可以是有償的。同時,總承包與供應商之間是否能建立戰略合作關係,共同進退,共同抵禦風險,中信博營銷中心總裁容崗提出了這樣的建議。

光伏產業是我國為數不多在全球競爭產業中絕對處於領先地位的行業,全球化發展和國際化佈局是光伏企業的重要戰略,全球化運作能力的重要性也在本次疫情中得到展現。在本次抗擊疫情中,正泰集團就充分發揮了自己全球佈局的優勢,出巨資調動自己海內外的資源為疫情一線提供急缺的醫療物資,為抗擊疫情做出了巨大貢獻。而許多在海外擁有生產基地的光伏企業在本次疫情中都能維持著比較平穩的生產率。例如阿特斯在6個海外國家擁有生產基地,依靠海外工廠滿負荷甚至超負荷的生產很好地平衡了國內生產率的不足,使得公司得以平穩度過疫情。陽光電源高級副總裁兼光儲事業部總裁顧亦磊同樣介紹到,他們公司海外生產基地佈局及銷售服務基本採用當地員工,所以陽光電源海外供應與服務不受影響。

當然工廠在海外並無意味著就能置身事外,很多企業都有海外工廠,但是這些工廠的原輔材料都是通過進口的形式從中國採購的,因此國內原材料不足、物流緊張也將導致海外的供應出現很大的困難,潛在的風險將會增大。

關於本次疫情對國內光伏企業的影響,與會的各位領導都持有比較樂觀的預期。隆基董事長助理兼全球市場負責人王英歌表示:疫情可能會造成部分國內訂單往後順延一個月,但由於國內疫情目前控制的很好,國內整體需求不會變,而海外訂單目前並未受到波及,全球135GW的裝機規模仍然可期,故隆基的全年生產目標維持不變。

與此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在國內疫情得到進一步控制之際,疫情卻出現全球爆發的趨勢,超過一百個國家和地區已報告確診新型冠狀肺炎病例。由於一季度及上半年的訂單已經簽訂,目前企業產品銷售受海外疫情影響不明顯。關於疫情最終是否會對國內企業造成二次衝擊,還要視海外疫情的防控情況而定,目前仍然很難判斷其可能造成的影響,但部分嘉賓保持謹慎樂觀,也有嘉賓認為全球光伏市場尤其海外市場一定會受影響。

在這裡我們也要分享一些會上嘉賓提出的建議與呼籲。首先,隨著疫情的全球蔓延,人員的流動與海外物流運輸都將會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因此海外工程項目必然會受影響。如何保障國際運力,正泰新能源副總裁黃海燕提出可以通過海陸、鐵路聯運的方式來提高企業的貨運速度,並且建議政府部門充分發揮國際影響力,提前向世衛組織申請取消PHEIC。其次,中信博營銷中心總裁容崗還指出新合同的不可抗力條款或將成為企業談判焦點。一方面是國內企業因疫情影響而造成的訂單延期,另一方面也是隨著國外疫情的爆發,許多海外企業也將進一步引入不可抗力條款,這將給國內企業的生產運營造成一定的風險。再者,由於近期各種“黑天鵝”層出不窮,導致國際石油價格大跌,全球股市震盪,業已比較脆弱的世界經濟受到了巨大沖擊而出現衰退跡象,我們必須對此保持警覺,並準備好應對隨之而來可能出現的新能源投資發展增速降低和企業支付延期。最後,晶澳高級副總裁孫廣彬還指出,由於國內光伏企業七成的產品要出口到海外,這些訂單最終都要以美元來結算,而產品的生產成本又是以人民幣來支付,若美元貶值,將給各大出口企業造成重大損失。

疫情期間,光伏企業一邊積極復工復產,一邊積極謀劃行業未來,不少有實力的光伏企業對新技術新產品進行許多大項目的簽約投資,目前看今後幾年光伏行業企業規劃投資近千億。我們欣喜地看到光伏企業通過技術上的不斷創新、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管理效率的不斷提升,促使了光伏發電成本的不斷下降、光伏發電更加具有競爭力,應用也更加廣泛。在全球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大趨勢下,大家對行業發展充滿信心。

周元秘書長最後總結到,縱觀中國光伏行業這二十年的發展,大多數時候我們都在走鋼絲,但我們鋼絲走得很好,並且走得越來越遊刃有餘,我們光伏行業確實經歷了很多挫折:2009年的金融危機;2011年的歐美雙反事件是對光伏行業是傷害最大的一次;2018年5.31新政的急剎車造成國內光伏市場突然停止生產企業大規模產能閒置;今年的新冠疫情又讓許多工廠工地封閉、企業停產。歷經二十年的風風雨雨,中國光伏人不斷奮鬥,始終堅信光伏事業一定是為全人類創造美好的事業,只要我們全面預測瞭解到風險,採取積極的應對措施,不斷拼搏,許多風險都能夠化險為夷,我們必將戰勝暫時的困難,迎接我們光伏更美好的未來。

PGO光伏綠色生態合作組織秘書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