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多麼精名的股民,散戶投資者也贏不了明牌的莊家和機構

股市有一個真理:沒有一檔股票能直接漲上天的。股價推升的動力在資金,莊家介入炒作最後的目的不是滿手股票,而是換回現金,拉抬股票不是問題,錢一直炸進去就好了,要怎樣賣出手中成堆的股票才是問題,所以漲升一段脫離成本後,就會回測一下,看看有沒有人願意上車,如果下檔的買氣夠,自然放心的再往上做一段,如果沒有人願意上車,那莊家也要想辦法出貨,所以回檔是有其必要性的。

股票的操作最重要的大原則就是順勢,短線有短線的勢,長線有長線的勢,當長線看短線有衝突的時候,你要如何拿捏你的多空循環,要如何做資金有效的運用和控管,可能是你的重要課題。別人的看法,參考即可,操盤手必須要有自己的主見,有自己的依據,進出有序,如此依法不依人,跟著方法進出,才可能成功。贏在等待,輸在猶豫。雖然市場機會無限,但是屬於你的機會卻非常有限,而你所能把握的機會就更少了。每個人都有優劣勢,客觀認識自己、主觀分析自己,才能明白自己的定位。在屬於自己的機會出現之前,要學會抱著平和的心態耐心等待機會,對屬於別人的機會持欣賞的態度。自知者很明白從來沒有“完美的交易”,以前沒有,以後也不會有。

從來不會對錯過低價買進而後悔,也不會因為沒有實現利潤的最大化而煩惱。股票完整操盤的流程就是:“等待買進——買進——等待賣出——賣出——等待再次買進”。在你徹底退出市場之前,永遠在這個流程裡循環往復。誠然,買進是操盤成功的前提條件,好的買點可以讓你站據一個好的位置,因而進可攻退可守,並對其後的持股信心提供強大的心理支持與迴旋餘地。賣出是對前期買進獲利的了結或買進虧錢的止損,這一點在特定情況下比買進更加重要。嫻熟的對賣點操作的把握,可以有效克服人性中固有的弱點。它能讓股票交易者在行情趨勢見好的時侯大膽持股擴大利潤,而在不利情況下全身而退保存實力。

股票進有七不買:

口訣一:不衝高不賣,不跳水不買,橫盤不交易。口訣二:買陰不買陽,賣陽不賣陰,逆市而動,方為英雄。

口訣三:底部長陽第一次,堅決持股到收市。

口訣四:線上陰線買,買錯也要買;線下陽線賣,賣錯也要賣。

口訣五:年線下變平,熊市已來臨;年線往上拐,回踩堅決買。

口訣六:5天線處,可能套住;10天線處,小心介入。

口訣七:放量下跌要減倉,縮量新低是底象;增量回升是關鍵,回頭確認股票出有三不賣:“三不賣口訣”之一:三軍會師,看好後市。所謂“三軍會師”,就是5日,10日,30日(也可以是20日)三條移動平均線,從高位向下運動到低位後,抬頭向上,而且回合在一起。三線走到一起,意味下降行情的結束,新一輪上升行情的開始,此時買入,是難得的賺錢機會。5日,10日,30日三條移動平均線在低位會合時表明短中長線投資者的持股成本漸趨一致,除短線有微薄的利潤外,中長線均無獲利盤,上檔拋壓不重,股價容易上升。“三不賣口訣”之二:雙管齊下,持股不怕。“雙管齊下”,是由兩條並列的長下影小實體的圖線組成的圖形。股價下跌到低位後,如果連續出現條長下影,小實體,且下影線的最低點較為接近時,就稱為“雙管齊下”。改形態的出現,表明股價已進入了底部,或者離底部不遠,中長線投資者可以開始建倉,短線也可介入,後市獲利一般較為可靠,“雙管齊下”,是下檔承接有力的跡象,股價跌到某一低點後,就能迅速被多頭托起,說明做多的力量強大,同時也表明,在這一價位,拋壓不重,後市能輕鬆地脫離底部,形成上升趨勢。“三不賣口訣”之三:五陽上陣,股價彈升。“五陽上陣”,是指股價跌到低位後連續出現的五條小陽線的走勢形態。這五條陽線,像五位將軍,整裝待發,以便攻城奪地,取代“空軍”,表明後市將是多方的天下。此時可隨“五陽”一道,參加奪城戰鬥,分享未來的勝利成果。五條陽線在低位出現是,表明底部多做多的力量較強,連續五天都是多方取得勝利,“空頭”已被打的無立身之地,後市股價就會趁機上升。【漲停複製】漲停複製是上升波段操作中上升回檔的一種強化模式,其核心意義是,尋找以漲停板為啟動陽線的一個上漲波段,然後在強勢調整之後把握它再次上升的波段,而這個上升波段中再次出現漲停板是大概率的,所以稱之為漲停複製。漲停複製的原理只要是牛股就具備漲停複製特點,同理漲停會被複制,那就具備了牛股的基因,判斷一個股票是否有強莊入主的理由中,最近一段時間是否有過漲停是作為一個重要條件,按照主力的手法,股票一旦漲停,股性將被大大激活,如果一隻個股沒有漲停板,那麼主力的實力有待懷疑,有句話叫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運用到股票上也非常實用,強勢會更強勢,弱勢就更弱勢,一隻牛股裡面可能扎堆幾十或上百個機構,幾十億甚至上百億主力資金,這就是大家一直說的強者恆強的原理。

案例分析如下:

案例1,這是此法最為標準最為經典的走勢:

1,白色橫盤的箱體區域,振幅不大,基本處於窄幅震盪——主力調整期

2,三個黃色箭頭,所指的漲停,都是實體漲停,基本在同一位置,猶如房屋的堅實地基——主力護盤的顯著標志。

3,第三個漲停之後,一旦突破平臺上漲,將會出現一大波行情——主力拉昇。

案例2,振幅時間較長,相對振幅也較大。但是由於盤整時間長,所以後市漲幅更加猛烈。圖中的三個黃色箭頭所指的漲停,和戰例1意義相同,都是堅實而有力的地基,紅色箭頭則為買入點,之後就開啟了上漲行情。

案例3,漲停地基戰法的被另一種形態,在出現第一個漲停之後,股價上升,而後再次回落。而後出現了相同位置的第二次漲停,形態雖然和前兩個戰例不同,但是本質是一樣的,紅色箭頭所指,為買入點。

案例4,另外一種變體,左邊的區域之內連續兩個漲停,如果合為一天就是20%的大陽線,右邊的三連陽也是一樣,合在一起漲幅巨大。右邊黃色箭頭所指的實體漲停,是下一波行情的出發點。下一天的高開,就是買入點。

案例5,時間較短的漲停地基戰法。七天之內連續兩個實體漲停,開啟了後市的慢慢上漲。

案例6,此戰例和戰例3意義相同,第一次實體漲停之後,上衝後出現回落。右邊第二次相同位置漲停,開啟了新的上漲行情,因為橫盤時間更長,所以上漲的幅度更猛。第二次漲停之後的高開,即為買入點。

案例7,漲停地基戰法的另一種變體。比較窄幅的震盪區間之中,四跟大陽線(最後一個是漲停)打好了地基,之後開啟了新的一波上漲行情,雖然前三根大陽線不是漲停,但是打地基的意義是一樣的,理解其本質。

案例8,時間更短的漲停地基戰法(左邊的大陽線不是漲停,但是本質相同),四天之內打好地基,為上漲鋪平了道路,第二個漲停之後,高開一舉突破平臺,買入點就出現了。戰法總結:相同位置出現的漲停(或者較大的陽線),代表主力上漲的決心。一般來說,平臺調整的時間越長,後期上漲的幅度也越大。一旦高開突破調整平臺,則意味著買入點來臨。抓漲停指標公式:如果你入市多年,還不會選股,要想成為一個成功的交易員,必須經過以下幾個步驟:

第一步:首先在市場上找到成功的交易員,找到合適自己的交易模型。

第二步:反覆測試。有了方法就要在實戰中反覆的測試。在測試中,一定要注意必須在一定的時間內進行測試,至少要在3個月 以上的時間。原因是沒有一個十全十美的交易系統,只有盈利的交易系統和虧損的交易系統之分。必須保證在一定的週期內,才能驗證系統的有效性。我們很多人經常在測試的初始階段,由於遇到虧損的交易,就輕易否定系統的有效性,然後在市場上繼續尋找新的交易模型。其結果是認識了一大堆交易系統,沒有一個能夠系統掌握的,當然也就成了市場的“老油條”。一說理論比誰都多,瞧不起這個,瞧不起那個,只瞧得起自己,可自己卻偏偏不爭氣,不能幫助自己實現最後的成功。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人要活到老學到老!

第三步:數據分析。經過一段時間的測試以後,需要將交易數據進行詳細的客觀分析,找到自己的交易模型準確率是多少?最大的盈利和虧損比是多少,平均月收益率和年化收益率是多少,有沒有值得改進的地方等。從數據上看自己對方法的掌握程度,從數據中找問題,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第四步:修正方法。在進行方法修正時,一定要三思而後行。在發現交易模式問題的過程中,不能以單筆交易虧損作為修整的目標,修正並不是將所有虧損的交易修正為盈利的交易。因為虧損的交易,如果是按照嚴格的交易系統的買賣,也是正確的。盈利的交易,如果不是按照交易系統的買賣,也是錯誤的。修正交易的目的是為了減少人為的主觀因素,讓交易變得更為簡單、機械,讓盈虧比更為合理。讓交易這份工作,更為愉快和輕鬆。

第五步:確定自己的交易模型。經過上述不斷的測試、數據分析和方法修正,最後確定自己成熟的交易模型。確定模型的前提是,能夠實現持續穩定的盈利。在尋找適合自己的交易模型時,一定要三思而後行。如若不能打開慧眼,恐難識別真偽,難免會上當受騙,毀掉自己的交易生涯。一句老話講的好,你若從開始就看向西方,相信會有日出,那一定會讓你大失所望。

“永不滿倉,永不踏空”倉位管理的極致永不踏空和永不滿倉是控制資金倉位的硬道理。踏空永遠沒有賺錢的機會。不滿倉是為了降低風險,等待最佳的進入的時機。倉位控制踏空永無賺錢的機會,手中沒有股票如何賺錢?或者說,即便有投資但投入資金太少,也一樣賺不到錢。特別是當股市出現大幅上升時,由於手中股票太少而使得市值增加量根本體現不出來,或者增加的量相對於其資金的比例太小。更重要的是,股市一旦上漲,低位吸貨就會來不及,這時很容易迷失方向而胡亂買入一些股票,也是很容易失去理智,更不敢冒昧全倉殺人。因此,即便行情來了對於踏空的人來說,也賺不到錢甚至容易因為胡亂買股票而導致虧損。不踏空是投資股市的硬道理,它告訴人們,投資股票時一定要選好時、選好股並好好握住它。但是,一般投資者的投資方式往往是與之相反的,即手中總是留有大量現金,他們投資買股票總是買很少,甚至幾百股、幾百股的買,買股票所佔的資金比例還不到總資金的10%,這樣的投資即便是每股賺幾塊錢,所獲得的收益也不多。這種投資似乎與踏空沒有什麼兩樣。因此,踏不踏空,應視手中資金與買股票所用資金之間的比例而定。不滿倉的妙股硬道理是:控制好風險,抓住機會適時調整資金倉位,遇上不漲的股票要換上具有上升潛力的股票。不滿倉對於一般的投資者來說比較容易做到,因為他們自從炒股的第一天開始就一天都不敢滿倉,因為被套怕了不敢輕易買股票,哪怕是股票行情大漲,也只憑自己的那一點點感覺去買股票,感覺好時就多買幾百股,感覺不好時就少買幾股。當然,單憑感覺買股票是行不通的。不滿倉意在儘量降低風險,與其說是降低風險,不如說是等待時機。所以,沒買股票的那部分資金一遇到機會不是要按兵不動,而是要“立即衝動”。如果遇到調整行情時,則作為補倉之用。這樣,既控制了風險,也不失時機賺了錢。不滿倉的炒股硬道理還告訴人們,手中握的股票如果是垃圾股即不漲的股票,就應該換成具有升漲潛力的股票。在投資炒股時,應該有選擇地把握好每一波行情的動態。同時,“該出手時就出手”牢牢把握住時機,握住股票等待上升。請記住:踏空不是股市的腳步聲。投資者可以結合k線圖解進行股票分析。在股市投資的道路中,方法不再與多,而在於精。一旦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就努力學精,然後知行合一。(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操作建議。如自行操作,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自負。)聲明:本內容由越聲攻略提供,不代表投資快報認可其投資觀點。從熊市以來的虧損,期間中了一支新股,仍然是大幅虧損。

不論多麼精名的股民,散戶投資者也贏不了明牌的莊家和機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