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楚寒己亥年新作(6)一一虬龙漫舞


萧楚寒己亥年新作(6)一一虬龙漫舞


萧楚寒,1984年生,贵州黔西南人。

2010年本科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系。

2013年拜郭显中老师为师。

2017年研究生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导师梅忠智先生。

2018年拜姜宝林先生为师。

写意奇石笔墨实践小记

赏石已有千年历史,许多著名的文人、墨客,他们爱石、赏石、写石、画石、咏石,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石文化的发展。最早的赞美石头的诗见于《诗经》中的《扬之水》、《渐渐之石》等。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喜欢收藏石头,其著作《东坡志林》 中有所记载。 苏东坡把梅、竹、石归类为“三益之友”,因“梅寒而秀,竹瘦而寿,石丑而文”。“文”指石头的纹理。朴实无华的石头,内蕴纹理的风采。提醒人应重视内在修为,别让外表的虚美所迷。
宋代书法家米芾更是爱石如命,认为美石应具备“瘦、皱、漏、透”四字诀,含义涵盖了艺术、人生、宇宙,运思深邃。每见奇石,便叩首下拜,被人称之“米颠”,并留下“米颠拜石”的佳话。而其后人明代米万钟更是一写石大家,爱石之心不输其祖。


纵观写意一脉,明清以降,以奇石为表现题材者,陈老莲得其狂怪,蓝瑛得其纯正,张熊稍欠情趣,虽蒲华纵然笔墨精纯,然妄生圭角,少其圆渾,偶有蜀地双桂堂之竹禅和尚,以禅宗意象入画,光怪陆离,胜在奇巧。
余以为写石,意味为先,不在于雕琢粉饰。绘画之道,本应如此。优秀之作,破除概念,直击本真,时而清旷、时而古拙、朴雅;时而苍润、沉雄;时而奇巧;或狂怪;或韶秀,必当生动活泼,纯粹自然。
对于奇石,余久有画意。以之作为一个笔墨实践方向,不缚于形,纵情笔墨,许是佳想。即而遍阅经典,于古人残迹中寻觅,望可窥一二真意,历无数挥洒,惨淡经营,偶得数页。示之与师友,褒贬得失,已是其次,画道,写心之所。
奇石,余之喜也;写石,余之欲也。

(庚子初萧楚寒䃼记于重庆)


萧楚寒己亥年新作(6)一一虬龙漫舞


萧楚寒己亥年新作(6)一一虬龙漫舞


萧楚寒己亥年新作(6)一一虬龙漫舞


萧楚寒己亥年新作(6)一一虬龙漫舞


萧楚寒己亥年新作(6)一一虬龙漫舞


萧楚寒己亥年新作(6)一一虬龙漫舞


萧楚寒己亥年新作(6)一一虬龙漫舞


萧楚寒己亥年新作(6)一一虬龙漫舞


萧楚寒己亥年新作(6)一一虬龙漫舞


萧楚寒己亥年新作(6)一一虬龙漫舞


萧楚寒己亥年新作(6)一一虬龙漫舞


萧楚寒己亥年新作(6)一一虬龙漫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