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电商创业者总是宣传把价格打下来,这样真的好吗?

家具笔记


从过去的互联网时代到现在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在这一演变过程中,电商平台也得以完善,像淘宝,京东,苏宁易购等。这些平台普通创业提供了很好的发现机会,导致个体电商竞争愈演愈烈。

价格战是任何时期商业中都会存在的一种营销模式,在应用中,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合计的价格调整

在创业初期,产品价格定位是非常重要的,开始阶段,产品的宣传,往往比短暂的利益更重要,通过合理的价格,做到对产品的宣传,会有显著的效果。

2.合理的时间周期

随着创业达到稳定期,再用价格战主要作为产品的宣传,很显然是这是一种恶性竞争,会使得整个行业出现不正常的价格定位,所以价格战的使用和创业时期有很大的关系。

3.品牌度的提升

电商的知名度直接影响流量,而往往靠价格战来提升知名度的案例,在商业中是没有的,也就是说,品牌度高的产品,价格不会定位很低。所以提升产品质量,加大用户体验,是电商产品提升宣传的重中之重。




杂味鹏先森


古典电商市场格局,阿里之下

阿里价值3万多亿,亚马逊市值接近7万亿。

两者是电商领域现在的王者,也是所有电商平台竞相模仿的对象。

但两者的模式是电商的终极模式吗?

答案无疑是否定的,原因并不复杂。

这两类电商平台模式都是以消灭其他企业利润为自己的盈利手段—全网竞价。

利润是市场的氧气!让其他企业都无利可图的模式本身并不具有可持续性。

同理,京东、美团、拼多多、滴滴等广义电商平台都具有该类属性。这类企业不仅自身亏损,还造成同类企业的普遍亏损。京东9年累计亏损188亿、滴滴创业6年亏390亿,拼多多3年累计净亏损为78亿元,美团过去3年累计亏损141亿…

背靠资本的科技公司通过亏损形成的护城河模式,把整个市场拖入了竞底的泥潭,利润快速蒸发,债务如泡沫般的膨胀,所有人实际都是受害者。

阿里之上,数百万亿空间

2018中国企业500强总体营业收入达71.17万亿元,前33家金融结构营业收入10.7万亿,利润1.7万亿,占总体利润的比重超过53%,剩余实体企业获利总额仅为1.47万亿,占比不足47%。数据说明:第一,阿里系统产生的4.8万亿收入,占整体经济的比重实际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全社会现在关注的焦点是局部,而非整体。第二,金融实实在在的绑架了中国制造,前33家金融机构获利居然超过了实体500强企业获利之和。第三,新零售的关键是把中国头部企业组织起来,建设公共的、共享的、互信的新零售网络。进而整合整个市场。完成整个市场整合,中国整体市场容量的规模大约是阿里的40倍。全球市场容量的总体规模大约是阿里的270倍。因此,阿里之上的新零售价值空间会使阿里价值的40至270倍之间。这是一个无限广阔的空间,也是通往未来财富的大门。

1、中国制造需要的电商平台

中国制造以提货权投资新零售平台,获得新零售平台的股权和提货权。以股权为未履约订单提供担保,以通用提货权为支付工资、采购等成本支出(另一方面,提货权可以直接分销,获取人民币,清偿贷款)。一站式解决 融资难和分销难两个问题。

待续


云飞影


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一要靠品牌的日积月累,二要靠商品差异化。

  不过,你差异化得了吗?分分钟被抄袭呢,今天上线的热销新品,三天之内就有同款更低价的出来。

  那服务差异化呢?

  只要是管用的销售策略,基本也会被学习掉,比如当年最热门的阿芙精油那套赠送很多礼品,服务超级好的玩法基本已经过时了。

  你想做品牌现在真没机会了,商品差异化和服务差异化基本也没戏,那就只剩下了价格战了。

  在淘宝上做到长期高价格卖商品真的很难。但这似乎是大多数商家不得不面对的选择,如果还有其它选择的话。

  因为商品的价格信息,质量信息透明后,竞争越来越激烈,商家只能降价来应对,结果毛利越来越低,而人力成本越来越高,营销费用也越来越高,再加上淘宝偏袒用户的投诉评价机制,刷单的信用评分机制,整个卖家在淘宝经营的压力越来越大。


薪酬绩效管理之道


以前性价比时代的确是这样的,但商品价格总的历史趋势是在走低。劳动效率的提升及竞争的充分。再加上电商企业空军部队相对来说费用远低于地面部队。所以价格优势就凸显出啦了!


渠梁—说县域


品牌杀价格是很商品牌的,但这种是最有效的做法,对电商平台来说,拿著品牌去杀价格是最好用的方法,透过打价格吸引更多用户,电商平台影响力也会起来,但品牌方都是陪玩的,所以还是要适当去打价格。


张耿彬Brian


1价格标高,再打折,给消费者很实惠的感觉,得便宜的感觉。2各电商平台活动需要。活动力度一般都需要打5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