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客观理解国画艺术中的“神韵”,“气”?

23UYDE'eo


1-国画中的“神韵”是一个概念性的,只能从视觉和感觉上理解,而“气”需要从构图和用笔上去理解。

“神韵”是画面“气”的表现。一幅画,首先我们构图,如“三远法”,不论你从视觉上定位深远、平远、高远;或者你从“气势”上,作“s ”形,“三角形”“甲、由、申”等构图,它最终落在画面的“气”上,所以“气”我们可以理解为“气韵”,最后升华至“神韵”!

2-客观来说,国画的“神韵”包括色彩;“气”是气韵生动,不动则无“气”!

比如,李可染的山水作品《万山红遍》,通篇朱砂红色基调,“由”字形构图,其间通过瀑布,水流穿插,形成黑,红,白的对比,使画面不涩滞,灵动,活泼起来,而这些活“气”生发出了“神韵”,让整幅画,神韵气足,震撼人心!

3-“神韵”和“气”藏于用笔。

用笔上分“意笔”和“工笔”。意笔的笔法,粗旷爽利,刚健,概括。这种大写意的笔法,能给人一种畅快淋漓的视觉感受,画的气通过,曲折,顿挫,对比,大小等行成气韵,观之如饮烈酒,狂放,豪迈就是神韵;而工笔,多为明山秀水,细腻,通过刻画细节让景物祥尽表现出来,构图上需要渲染来营造意境,制造流动的视觉效果,最后达到神韵和气韵的协调统一。


云南怪客


关于国画的神韵和气,不好做文字描述,文字描述再多也很空洞,只能用具体的画作说话,而且必须用名家名作来解释才好理解。因为几乎每个国画家都在追求神韵和气,可是许多画家画出来的画可能只有自己感受得到别人却感受不到,而名画家的代表作品一般都是大家公认都能感受得到神韵和气的作品。

我们先来看看傅抱石这幅《镜泊飞瀑》,我想在这幅画面前,不管懂不懂国画的人都会被震撼住,你看右下角观瀑的人和这个瀑布的对比,想象一下,这么大一瀑水在你面前铺天盖地从天而降的倾泻下来,这是个什么感觉?是不是会被这个气势震慑的瑟瑟发抖?这就是国画的所谓“气”,也就是气势,当然这还仅仅是物象上给人的气势,更深层次我们还要看笔墨的气势,因为如果笔墨没有配合物象的气势,物象画得再怎么唬人,也不过是纸老虎,只能吓外行,只有有了担得起物象气势的笔墨气势,才能彻底征服人心。傅抱石作画往往都是大笔横扫,气运勃发,你看他刻画瀑布和旁边山石那些笔迹,是不是完全都是跟着瀑布的水势一起挥洒出来的?这就是笔墨上的气势,这样的笔墨配上这样的物象,简直就是从内到外的酣畅淋漓,把人镇的口服心服,不服也得服!谁敢不服傅抱石的瀑布?

再来看傅抱石这幅《春亭对奕图》,我们来感受什么是国画的神韵。所谓神韵就是精神韵味,不光人有不同的神韵,山石树木有不同的神韵,笔墨本身也有不同的神韵。这幅画中人物下棋对弈的专注神韵,打望发呆的闲情逸致神韵都跃然纸上,再配合人物形象的古韵,共同描绘出了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再看山林树木,浓阴蔽日,但又空灵通透,一派鸟鸣山更幽的神韵。进一步看笔墨,不论人物还是山石树木的笔墨,笔笔清楚,透露出劲爽华滋的神韵,把整个画面画得生动灵气,引人入胜,叹为观止!

最后我们欣赏一下傅抱石的《大涤草堂图》,画面景物很普通一点都不吸人眼球,外行肯定不喜欢,因为外行都是喜欢花里胡哨吸引眼球的东西,也就是常言道的外行看热闹。但正如徐悲鸿所题“元气淋漓,真宰上诉”,这幅画笔运之敦实酣畅,完全就是真元之气的淋漓宣泄,墨韵之空灵通透,正是本真性情的充分呈现,所以这就是一幅画中至宝,如饮纯醪,让人品之即醉的笔墨精灵!


清风揖善


气韵生动是中国画的构成要素,它和其它要素一样共同出现在中国画作品中,是中国画作品构成要素不可缺少的,它与其它要素相辅相成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它要素构成了细节,气韵生动完成了整体。其它要素的有机结合构成了气韵生动,气韵生动使其它要素的作用和价值得以实现。对创作者而言,气韵生动是最终所要达到的目标,而其它要素是前提。

但是气韵生动比其它构成要素更为重要和不同,其它要素的结合是为画面中气韵的生动而服务。其它要素基本是用视觉能观察到的,而气韵生动只有在其它要素有机结合后才能升华而成。因而,气韵生动是中国画作品的灵魂,是创作者思想的流露,是给欣赏者心灵触动之处。同时只有气韵生动的表现出来,才能把创作者的思想和创作意图很感动的传达给欣赏者,其它要素是无法达到的。

我们欣赏一幅绘画作品,首先不在于它像或不像,而在于绘画作品的主题,或者是绘画作品中所辐射出来的某种思想观念、情绪,能否紧紧的抓住欣赏者的心弦,能否给人以充分的艺术审美享受,并且使人从中获得某种启迪和教育。应该说这才是一幅作品的真正目的。像与不像仅仅只是作品一种表达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因此像与不像不能作为衡量作品的标准。

那么,内行画家们是怎么来欣赏画作的呢?内行者一般是看画面的整体气势,用术语来说就是先体味其神韵,或神似,然后看它的笔墨趣味、构图等其它要素,最后看造型。行内者的这种抓神韵的欣赏方法当然是抓住了本质。

气韵生动虽然起初是针对人物绘画而提出的,但它也包含着中国画创作的一般原理,其具体的地位和作用在其它题材的绘画作品中也同样无可替代。人物有精神,山水、花鸟也有精神。达到神似,才能气韵生动。甚至许多画家认为作品没有气韵是不能称为真正的绘画作品。离开气韵生动作品就成了缺乏灵魂的纯技术性的东西。

总之,气韵生动在中国画作品中从古至今都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赵抱月


大家好,我是墨文轩李老师,很高兴回答国画中神韵和气这个问题。

神韵和气实际上是中国画中的构成要素之一,它是中国画的灵魂。

中国画的构成要素很多,包括用笔 用墨 用水 赋色 构图 结构 比例 气势 立意 传神等要素,每一幅作品都是这些要素结合的结果。但是气韵生动,比其他构成要素更为重要,其他要素都是为气韵生动服务的,气韵生动是中国画作品的灵魂,是创作者思想的流露,能否给人以充分的艺术审美享受,并从中获得启迪和教育,离开了气韵生动作品就缺乏了灵魂。

画家们是怎么来欣赏画作的呢?他们一般是先看画面的整体气势,用专业术语就是,先体味其神韵,然后看他的笔墨趣味构图等其他要素,最后看造型。气韵生动是中国画的创作原理,同样在其他题材的绘画作品中,同样无可替代。

总之气韵生动,在中国画作品中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墨文轩书画


很高兴有机会回答这个问题。

国画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而国画艺术中的“神韵”、“气”就是这个载体的血液。大学期间了解过“马一角夏半边”,个人认为这是从构图上对神韵和气的最好阐释,大量的留白把观众带入作者的思绪之中,去共鸣,这种共鸣便是血液,当代的血液流入古代的作品中,如母亲河水浩浩荡荡而来。突然又想到计白当黑,我发现这种技法在文人画中运用的比较自然,一背影,一鱼竿,一远山,画面内容简单,但寄托的情感悠远深邃,画作中留下的空白便是神韵,更是生气。换句话说,国画艺术中的神韵和气恰恰就是国画中的留白,更是像与不像之间所寄托的情感,这种表达方式很中国。

注:为更好的理解留白和像与不像,下面特别找了《泼墨仙人图》和相关作品来辅助理解。






一如既往白一墨


衡量一件绘画作品的好坏,或我们欣赏一件绘画作品,首先不在于它像或不像,而在于绘画作品的主题,或者说绘画作品中所辐射出的某种观念、某种思想、某种情绪,能否紧紧地抓住观赏者的心弦,能否给人以充分的艺术审美享受,并使人从中获得某种启迪和教育。


云衫


这可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你要会神韵,要多读书,多多了解大师们的创作过程。不是想学就能学会的。深厚国学的底蕴尤为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