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考古诗词精讲之《夜雨寄北》


中高考古诗词精讲之《夜雨寄北》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赏析精讲:

1、‘’秋”字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秋”字点明了季节,同时烘托了人物孤寂悲凉的心情。

2、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诗人“今夜”的心境。

漂泊在外的孤寂,苦深秋的落寞,归期无期的无奈,相见共语的期盼。

3、三四两句明明是写今日的离情,却设想未来的相逢,相逢之日再诉今日离情。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

这是一种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奇妙构思。用想象未来团聚时的欢乐反衬出今夜离别的相似之苦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秉烛夜话的材料,增添了重聚时的乐。在时间和空间的回环对照中,将深挚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曲折细腻又含蓄隽永。

4、诗中两次提到“巴山夜雨”,你分别是怎样理解的?

前一句是写实,后句是想象会面时对当时情景的描述,两次出现构成了音调和章法的回环往复之妙

5、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愿望,诗人想象了与友人团聚的情景,表达了诗人渴望与友人离别重逢的感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