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万名国际学生在鄂留学,南亚成为第一大生源区

楚天都市报10月17日讯(记者贺俊 通讯员梁炜)10月16日至17日,“中国湖北—南亚高校校长论坛”在武汉举行,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斯里兰卡、孟加拉五个国家十所高校校长、湖北省部分高校负责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复旦大学等机构研究南亚问题的专家代表,就教育合作展开了友好交流。

经协商,与会高校同意成立“中国湖北-南亚大学联盟”。论坛期间,湖北大学、三峡大学、湖北工业大学分别与孟加拉国莫拉那帕夏尼科技大学、印度金德尔全球大学、尼泊尔特里布文大学等南亚高校签署了项目合作协议,明确了下一步合作方向。代表们一致认为,此次论坛为湖北与南亚高校开展合作交流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建立长期稳定的交流合作关系对促进双方高等教育发展、共同应对所面临的挑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湖北高校与南亚高校交流活跃,合作成果丰硕。截至2017年底,湖北省共有来自全球176个国家和地区的2.2万名国际学生,其中来自南亚的留学生有5000多人,占我省高校外国留学生总数的23.3%,是我省国际留学生第一大生源区。

目前,华中师范大学设有印度研究中心,与印度尼赫鲁大学等高校、印度中国研究所等科研智库机构开展合作;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设立“中巴经济走廊研究中心”,为巴基斯坦社会发展和我国政府提供国情咨询报告,为中国企业与巴方的合作、投资提供决策咨询服务;三峡大学设立尼泊尔研究中心,建立了尼泊尔海外校友会,直接服务于国家间人文交流的新型智库;斯里兰卡国家行政学院与华中科技大学签署合作开展培训项目,共同为斯里兰卡培养高级别管理人员;武汉纺织大学与孟加拉国东南大学签署合作办学协议,在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教师交流以及科研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湖北高等院校众多,教育优势明显,南亚地处“一带一路”海陆交汇之处,是推进“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重要方向和合作伙伴,而高等教育合作为湖北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有效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湖北省教育厅厅长陶宏表示,将继续推进教育对外开放,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不断加强和深化与南亚国家在双向留学、联合办学、联合科研等领域的合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