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哈尼族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钱勇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哈尼族聚居地区不仅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化事业也不断繁荣发展。


哈尼族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出版与研究有两次大的高潮,一次是1958至1959年,云南省民族民间文学红河调查队通过调查,发现和出版了叙事长诗《不愿出嫁的姑娘》《逃到勐先坝》、创世史诗《奥色密色》等;第二次是1982年开始,云南省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开展的云南省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即《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云南卷》《中国歌谣集成·云南卷》《中国谚语集成·云南卷》的编篡工作。广大民间文学工作者用10年的时间,通过普查、搜集、整理,出版了一大批民间文学作品。

改革开放以来,哈尼族作家群也快速成长。1979年,西双版纳哈尼族作家朗确的散文《茶山新曲》获得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2001年朗确的小说集《山里的女人》再获“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自朗确之后,哈尼族作家及作品如雨后春笋,频频在《民族文学》《诗刊》《人民文学》《中国作家》《文艺报》等报刊亮相,形成了一个人数众多、作品具有鲜明特色、充满活力的作家群。

2006年,国家重点科研课题《中国少数民族大辞典·哈尼族卷》出版;2007年,《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哈尼族辞典》出版;两部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哈尼族历史文化及各方面的知识,对强化哈尼族的凝聚力、激发民族自豪感、传承哈尼族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哈尼族题材的电影《火童》《哈尼姑娘》等也独具魅力。其中《婼玛的十七岁》先后获第十二届金鸡百花奖、“华表奖”和“首届法国卡普巡回电影节·卡普金奖”。

哈尼族文化所取得的成绩,是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哈尼群众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方针政策的结果,可以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哈尼族的今天,也就没有繁荣发展的哈尼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