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书是你逢人就推荐的?

相忘于江湖369


经常也有不少粉丝私信让我们推荐书目,这一次,知我心理学的编辑部小伙伴们每人推荐了自己看完之后会逢人就推荐的书,整理出以下的一个小书单,包括心理学、旅行、文艺作品等等,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先是与心理学相关的两本:

1. 《逃避自由》

心理学家艾里希·弗洛姆的《爱的艺术》可能更广为人知,之所以推荐这本书,是因为弗洛姆用严谨流畅的文字梳理了现代人的孤独与自由的发展变化,分析了人们为什么会逃避自身的自由,进而论证极权主义机制滋生的深层原因。主旨是深刻的,语言却清晰流畅,值得一读。

2.《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

很多心理学知识读来简单明了,但背后的研究过程往往被人忽略了,而它们本身足够重要和深刻。这本书就介绍了心理学上诸多著名的研究,读起来能让人较为迅速地了解心理学究竟在如何探索人类内心和行为,对这门学科建立起较为准确和清晰的认识。

接着,这两本书分别是随笔和书信,它们和心理学看似遥远,但两位文学大师在这些作品里对世界与人生、爱与孤独、疾病与痛苦进行了深刻的思辨和阐述,值得放在床头时常翻阅。

3.《卡夫卡随笔集》

卡夫卡在小说创作之外还写下了大量的笔记,他在短小的篇幅中将思想的吉光片羽一一捕捉,金句迭出,犀利而深刻。

4.《给青年诗人的信》

不要被这本书的名字吓走了,我们不是为了让你学习写诗,虽然它确实能够为一个诗歌初学者指点迷津,但它对每一个青年都大有裨益。里尔克在中年时通过这些书信,和一位青年敞开心扉的交谈,倾听他对人生的困惑,并真诚地给出自己的认识,文笔流畅,可读性强。

然后,再来推荐两本有关旅行和地理的书。有时候,人困在平淡乏味的生活里,总将注意力放在自身上未必是一件好事。不如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地方,敞开身心,迎接更多的可能性。

5.《杜甫的五城》

作者赖瑞和是唐代历史研究者,在八九十年代,她孤身一人深入中国内地,四处旅行,记录沿途的所见所闻,有对历史的缅怀,对大好河山的热爱,又对当地人们生存境况的关切,读来亲近感人。

6.《看不见的岛屿》

你可能梦想自己哪天能到一座海岛上生活,如果真的现实,你会选择哪一座岛屿呢?这本书介绍了地球上五十多座孤岛,以及每个岛背后的曲折故事,让人大开眼界。这本书制作也相当精美,让人爱不释手。

文艺作品,当然也是少不了的。无论什么时代,文艺对人的心灵的滋润作用都不会消失。

7.《都柏林人》

这本短篇小说集里的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界二三十年代的都柏林,但这些人物似乎仍然离我们很近。他们困在各自沉闷的生活里,渴望着变化,渴望着逃离,但当命运出现一丝光亮,他们又陷入了沉思与徘徊。读完这些故事,不禁让我们想到当下的自己。

8.《特朗斯特罗姆诗歌全集》

诗歌之美,不仅在于字里行间的具体意义,也在于词语和词语相遇时在内心里激发的一种奇妙的感受。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特朗斯特罗姆的这些诗作,读来沉静有力,他是一位组合词语、排布句子的大师,不必深究诗歌在说什么,而是放空自己,在阅读中感受词句本身的气息。

9.《梵高手稿》

关于梵高的书有太多太多,这本书最大的优点就是,编者所选的书信都与书信中谈及的画作关联起来了,对照着阅读,如临其境,更有代入感地理解梵高的所思所想。信中有生活琐事,有谈画论艺,有感慨抒怀,梵高的形象变得更加丰满。

10.《雕刻时光》

塔可夫斯基是毫无争议的电影大师,在这本书中他记录了自己对于电影这门艺术的理解和思考,他将电影创作视为一种祈祷行为,需要电影创作者将全部身心投入其中,抱着信仰般的热情和毅力。读完之后,你会发现,电影绝不仅仅是工作之余捧着爆米花的日常娱乐。

以上有你感兴趣的那一本吗?欢迎来评论区交流,如果你有其他很欣赏的书,也欢迎来评论区推荐给大家!


知我心理学


毛主席的诗词、选集语录是广大人民群众爱读的书,在书中找到真理,同时也向周边人推荐毛主席著作,为什么爱读毛主席的著作呢?因为他老人家,告诉你做事要心往善处想,多做好事,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用户若有所思


本题的关键词是“逢人就推荐”,因此推荐的书需要普适性。虽然我个人对文博历史类的书很感兴趣,但考虑到每个人的不同喜好,我不会“逢人就推荐”。逢人就推荐的书,一定是普通人读起来都能受益的。基于此,我会推荐以下几本(附豆瓣评分):


让你学会读书:《如何阅读一本书》


这是一本关于读书的方法论。本书于1940年第一次出版,流传至今已经是经典中的经典。

  • 这本书告诉你,不是所有的书都需要花上一天甚至好几天都斟酌每个字句;

  • 这本书告诉你,阅读其实分为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它还会告诉你每一种阅读层次下应该怎么做;

  • 这本书告诉你,如何阅读不同类型的书:如何阅读实用型书籍;如何阅读想象文学;如何阅读历史书;如何阅读科学与数学……


读完这本书,你能掌握一个有关如何读书的方法论。基于此再去选书和读书,就不会读完就忘了。


让你离成功更近一点:《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


或许你会因为这个特别鸡汤的书名而错过这本书,但请相信我,一定要翻开看看。作者主张以原则为中心,由内而外地全面造就自己,基于此提出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不断更新。其中,前三个习惯属于个人领域的成功,标志着人从依赖到独立;习惯四~六属于公众领域的成功,标志着人从独立到互赖。最后螺旋式上升,不断更新。

这本书与成功学类的书籍不同,它是一本教会你“怎么做”的书。这本书教你要积极主动,因此你要多把心思放在自己的影响圈内,努力扩大自己的影响圈;而成功学类的书是这样说的:你要积极主动,因为积极主动有利于你掌控自己的人生,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尽管书名鸡汤,但里面的内容非常值得阅读及实践。


让你学会逻辑清晰地表达:《金字塔原理》

是否时而觉得自己说话很啰嗦?和上级汇报总是讲半天才讲到重点?这本书会告诉你如何重点突出,逻辑清晰,主次分明地表达观点。

金字塔的基本结构是:中心思想明确,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逻辑递进。先重要后次要,先全局后细节,先结论后原因,先结果后过程。

能够清晰地向听众表达自己的意思,让受众有兴趣、能理解、能接受、记得住,是每个人都值得学习的基础技能。


先推荐3本,至少可以趁着2018的尾巴,读上一两本。推荐的太多,很可能你只收藏,但始终一本都没读。


赛丽OnTheRoad


毛主席的书我最爱读,千遍那个万遍哟下功夫,深刻的道理我细心领会,只觉得心眼里头热呼呼!嗳!好象那呀旱地里下了一场及时雨呀!小苗儿挂满了露水珠呀!毛主席的雨露滋养了我呀!我干起那革命劲头而足。同志们接着往下唱吧


zhouyuan856


我个人非常喜欢历史,所以我一般会推荐历史类的书籍!

最早给我历史启蒙的是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厚厚的一本书,我看了四天,几乎是茶饭不思的看,除了半个小时的吃饭时间,上厕所的时间,其他的时间全部用来读书。

因为读了这些书,后来给我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导致我可以有能力读那些晦涩难懂的文言文。

我已经快到而立之年了,

但是回顾我过去的将近三十年,只有寥寥的几本书让我受益匪浅,终身难忘。

第一本是当年明月老师写的《明朝那些事儿》,读这套书的时候,我刚好应该在上高二,我坐在杭州的博库书店里面读这套书,早上八点到书店门口等书店开门,自带水和吃的,一直看到晚上关门人家撵我走。

我从这本书学习到了人性,学习到规则,学习到读书人的荣耀,学习到了学以致用!很多东西一直到现在我都受益匪浅!

第二本是西北大学法律系教授孙皓晖先生写的《大秦帝国》,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在上大学二年级,我被那句“赳赳老秦,共赴国难”所感动,我被嬴渠梁的热血和坚贞不屈感动,我还被朴实勤劳的老秦人感动。网上常有这样或者那样的言论抨击孙皓晖先生的作品,在我看来,孙皓晖先生写的《大秦帝国》还原的究竟是不是真正的大秦帝国不是那么的重要,孙皓晖先生传递的是一种中国农耕文明的伟大奋斗历程,是中华民族在摸索中成长的艰辛历程,至少作为读者的我来说,我从大秦帝国中学习到很多历史的分析方法论,人活着,不是就为了那一日三餐,还有有个奔头,和精神家园。

第三本比较小众,估计很多人都没有读过,日本的山冈庄八写的《德川家康》,山冈庄八写的这本书,让我读起来和大秦帝国同样荡气回肠的感觉!

即使后来我还读过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斯塔夫里阿诺斯写的《全球通史》,汤因比先生写的《历史研究》。。。都不如这几本给我的印象深刻,但是这三本都是史学价值非常高的好书!


蛋哥侃历史


我从小比较自卑,不太喜欢与人接触,感觉人心很复杂。大学选择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唯一考虑就是计算机专业与机器打交道,单纯。

毕业之后找工作,那时已经时兴面试了,每每过了笔试,卡在面试环节,因为不善言辞。

后来,在同学的介绍下进入了一家软件公司,总算是安稳下来,而且真的不用与很多人接触,每天码代码,我乐在其中。

因为喜欢,所以有空就钻研,业务能力稳步提高,后来领导就安排我带项目了,这时我曾经规避的问题又一次找上了我。项目实施上线后对用户进行培训落在了我头上,这需要面对大量的人,正是我以前逃避的问题。

真真应了廖一梅那句话:如果这个事情来了,你没有勇敢地去解决掉,它一定会再来。但是老天不会亏待每一位努力上进的人。

那时我正在读美国作家麦克斯威尔·马尔茨博士的《心理控制术》一书。这本书有个方法教会了我培训时如何克服紧张,具体名称我记不得了,我们不妨称之为影像法,举例说明下此方法使用。

比如要进行员工培训,除做好充分准备外(课件在脑中滚瓜烂熟、了然于胸、并试讲以把握讲课用时),找一个安静不受打扰的地方,闭上眼睛,在大脑中想象即将培训的场景,诸如培训时的人数、气氛、你在台上讲课时的表情语气、甚至讲课完成大家的掌声等越详细越好。像放电影一样一遍遍回放,直到自己觉得完美为止,感觉明天就要按照这个彩排发生一样。

通过这种方法,我从培训时紧张的语无伦次到后来侃侃而谈,进步不可谓不大。通过培训这件事我做的越来越好,久违的自信也一点点回归,之所以有我的今天,此书功不可没。当碰到缺少自信的小伙伴时,我总是忍不住推荐这本书。

现在我也将此书推荐给大家,希望它可以为你带去改变,让你变得越来越好。


王瑜wangyu


毛主席说过,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所以我们必须多看毛主席著作。


文化需学习


逢人推荐的第一本书《活着》

记得看这本书的时候是大一,那时候是一个假期,就买了一系列的书,翻到活着的时候,我发现我停不下来了。当时看了整个通宵,我是一个泪点比较低的人,看这本书的时候一直哭一直哭,根本停不下来,眼睛哭肿了,鼻子堵着了,心情也十分的压抑难受。

我爸逢人就推荐的书《明朝那些事儿》

我爸平时比较喜欢看历史,军事方面的书籍,明朝那些事儿好几部我爸爸看了不下三遍,平时和我们聊天也都聊历史,聊正事军事等。我也受我爸爸的影响比较喜欢看这方面的书籍,大家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明朝那些事儿。

再者《浮生六记》。沈复的一生,不能用轰轰烈烈来形容,也不能用平平淡淡来形容,这是一种宁静致远中的热烈。沈复和陈芸的爱情不如历史上耳濡目染的爱情,但我感动于他们之间细腻的情感,他们一生光明磊落,心无羁绊,细细的品味能发现一种安心。





斗牛犬爱旅行


毛泽东思想军事文集包括三打三防,防原子,防生化防生物基因武器,还有矛盾论,实践论,防生物基因武器对现在粮食安全质量,肉类,食品,重大传染急病,有伟大战略指导意义,永不过时。


天VS赐3


终于找到组织!小编有好多好书想推荐,话不多说,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①乌合之众

什么叫合群?

小时候班里我非常努力学习,其他很多孩子做不到怎么办?给我起外号,孤立我。后来我考上了全省最好的学校,而他们很多人失联了,也不知道最后过得怎么样。

他们很多人都很合群,唯独我不合群。

有人跳楼,围观的人大声起哄,导致原本可以挽回的生命,却以悲剧收场。事后警察逮捕人的时候,起哄的人根本不敢相信自己做过这些事,拼命地解释。

但我很抱歉地说,你们只是一群乌合之众,很多行为只能用“合群”来解释,别的都是狡辩。

还有运货车翻车被人哄抢一空,地震之后商店被人抢劫,集体砸日系车泄愤等等,都属于群体性盲从行动

想要从猪脑子进化到高级一点的人脑,遇事就不要总是看别人怎么做,先想想自己怎么做。

②无缘社会

大学的时候在图书馆无意中抽出了一本《遗物整理人看见的》,让我第一次对日本老人的“孤独死”问题有了认知。在老龄化日益严重的日本,越来越多的老人没有子女照料、没有熟悉的亲人朋友,孤单一人居住在狭小的房间内,即便突然去世也无人知晓,直到尸体腐烂发出臭味才会被人发现。他们被称为“无缘死者”。


遗物整理人正在打扫死者房间


这些人的生前有什么际遇?他们还有亲人在世吗?他们又为何沦落为“孤独死”的下场?为了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日本NHK电视台开始循着蛛丝马迹,复原他们的一生,采访合集即为这本《无缘社会》。你会惊讶地发现,他们之前其实也是有过亲密的朋友、甜蜜的爱情,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

同名纪录片


其实中国也在面临类似的问题,当老龄化、少子化的问题袭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淡漠疏离,那些独自生活的老人,未来又该去向何方呢?

③编舟记

最初知道这本书,是因为它的同名动漫。唯美的画面,好听的音乐,加上“编字典”这样特别的题材,实在是让它别具魅力。这本书讲述了对词语格外敏锐、做事非常认真的青年马缔光也和同事们花了十五年时间、克服种种困难编出一本名为《大渡海》的辞典的故事。

何为编舟?“词语的海洋浩瀚无边,辞典是那片大海中的一叶扁舟,人类靠着这叶名为辞典的扁舟航海,找寻最能表达自己心情的言语。那是找到独一无二的奇迹,献给想与人关联期望渡过浩淼大海人们的辞典,那就是《大渡海》。”

编字典这件事看起来简直再无聊不过,但是作者三浦紫苑却把它写得格外引人入胜,行文就如沉静的海面下蕴含着惊涛之力,文笔十分优美。这本书还获得了日本全国书店店员与读者的最爱,获得了口碑与畅销纪录双冠,非常值得一看哦。


你还有哪些好书推荐?评论区里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