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VR式二戰沉浸體驗

0.

薩姆·門德斯,這位第72屆奧斯卡最佳導演(《美國麗人》)在20年後,又一次憑藉《1917》被奧斯卡提名。他在影片中不僅擔當導演,也承擔了編劇的工作。《1917》的劇本出自薩姆門德斯的祖父Alfred H. Mendes的經歷,電影的末尾也打出“FOR LANCE CORPORAL ALFRED H. MENDES”的字樣以示尊重。

《1917》:VR式二戰沉浸體驗


這部電影的時間設置在1917年4月6日,這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美國向德國極其盟友宣戰的日子。兩個僅有16歲的士兵接到任務,將撤兵的命令帶往前線。電影採用一鏡到底的方式講述了兩個士兵在戰場上穿梭的經歷。


1.

一鏡到底的概念實際上到今天已經不再新鮮,這個概念起源於希區柯克的1948年電影《繩索》,之後有十幾部相同概念(真/假一鏡到底)的影片。其中翹楚應該是2014年的《鳥人》,這部電影最後也獲得了奧斯卡的最佳影片。

《1917》:VR式二戰沉浸體驗


所以事實上,一鏡到底已經並不能代表優秀,也不足以讓一部電影被提名最佳影片。歸根結底,《1917》的出色並不只限於一鏡到底的噱頭,在技術的驚豔背後,帶來的是一種全新的戰場沉浸感。這種沉浸感體現在跟隨角色進行拍攝時對周圍環境的刻畫。


我們可以將這種沉浸感比作VR技術。這種感受實際上在《荒野獵人》《鳥人》兩部電影中已經獲得了呈現。電影中多次將鏡頭圍繞主角進行環繞,讓觀眾能夠得到充分感知。


2.

整部電影明顯的時間切換隻有一次,這次切換也將電影分為風格略有不同的兩部分。前半段中,兩位主角主要穿越的是德軍撤離後的無人區,氣氛在白晝下反而頗有恐怖驚悚的範圍;而後半段的單主角穿越了炮火後,上演的則是單騎闖關式的火線穿越。


前半段中,這種攝影模式帶來的驚悚體現在兩人遭遇德軍戰機的時刻。迎面而來的德軍戰機無疑首先給人一種壓迫感。這種緊張感一直延續到Schofield打水時身後傳來的“Stop! Stop!”並達到巔峰。鏡頭隨之一轉,跟隨著Schofield的視線,觀眾才能發現究竟發生了什麼。一鏡到底的攝影在此刻減少了鏡頭內的信息量,通過鏡頭外的聲響創造謎題,用鏡頭移動揭曉謎底。

《1917》:VR式二戰沉浸體驗


進入後半段,一鏡到底的手法則主要負責創造的是戰場上的史詩感。這種感受則在影片最後主角衝過戰場時格外強烈,當所有的士兵都從右自左衝向戰場,僅有主角Schofield從鏡頭遠端跑向鏡頭。這種橫縱向的交叉強化了戲劇感,Schofield不斷被撞倒的畫面則增添緊迫感。


2.

然而,當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一鏡到底上時,這部電影更值得稱讚的則是藝術上的創造。戰場美感的創造需要拿捏分寸,太唯美則不符合戰場氛圍,太壯烈則令人痛苦。


《1917》中多次創造富有意向的環境場景,甚至在結構上也有相應的銜接。在前半段中,Schofield和Blake路過一片櫻桃樹園,兩人的情緒似乎從戰爭中脫離出來,氣氛也隨之放鬆。

《1917》:VR式二戰沉浸體驗


而經過了Blake的身亡,Schofield的逃脫戲後,Schofield漂浮在水中,身邊飄過的花瓣,似乎就是來自之前經過的櫻桃樹園,無形之中映襯戰爭對人對環境的破壞。

《1917》:VR式二戰沉浸體驗

更無法迴避的則是電影中教堂燃燒的恢弘場景。這個場景的照明設備高達五層,動用了2000臺,總功率2兆瓦的鎢燈進行照明。可以說是電影使用的最大照明設備之一了。

《1917》:VR式二戰沉浸體驗

3.

平心而論,《1917》並不在劇本上出彩,科林·費爾斯和卷福這種熟臉的出現也略微有些破壞沉浸式的觀影體驗。單論劇本是絕對比不上《西線無戰事》《革命之路》這類戰爭片,故事略顯單薄,在最佳原創劇本的競爭中應該難以奪魁。


當Schofield在影片結束時又坐在陽光燦爛的樹下,戰爭帶來的疲憊傷感寫在臉上。這類細節在《1917》中層出不窮,令人沉醉。輔以出彩的攝影,讓《1917》在戰爭片中不輸2017年的大熱影片《敦刻爾克》。目眩神迷的一鏡到底,出神入化的戰場營造,《1917》能在最佳影片上領跑,絕非僅靠技術加持。

《1917》:VR式二戰沉浸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