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车安全这个难题,如何在智能后视镜上找到解法?

行车安全这个难题,如何在智能后视镜上找到解法?

本期产品 / 米家智能后视镜

近些年,随着科技水平的飞速发展,车载设备越来越丰富,大家对驾驶汽车的安全性和娱乐性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我们今天的主角,集行车记录仪、多媒体、语音智能交互等多重功能为一体的米家智能后视镜,也随着这股科技浪潮,诞生在了大众的视野里。


行车安全这个难题,如何在智能后视镜上找到解法?

新鲜事物的出现往往伴随着未知的风险,多功能辅助和行车安全天生相斥还是事半功倍?


行车安全这个难题,如何在智能后视镜上找到解法?

它能使驾驶员保持专注吗?

关于“智能”,最终给用户带来的感受如何?

“智能”真的就意味着好吗?

今天,我们找到了后视镜的界面设计师安然和谢焱,跟他们聊聊怎么通过设计这件事,找到平衡安全性与娱乐性的解法。


Q1

相信对于普通人来说,后视镜的主要还是用于探察后方路况,在变成显示屏后,可能会造成安全隐患。你们是如何打破这一传统观念,建立用户信任的?

A:我们在日常行车中不管是驾驶员还是乘客都会有一些刚需,需要通过一个媒介来达到我们的目标。

所以,我们希望后视镜在保持原有功能的同时,通过安全,便捷的操控方式解决用户在行车中的一些需求,于是就有了这个产品最大的亮点:

行车安全这个难题,如何在智能后视镜上找到解法?

我们将语音AI功能加入其中,做到真正解放了大家的双手。

因此,我觉得我们这个产品能解决用户这方面的需求,自然也能轻松建立起与用户之间的信任。

Q2
你自己平时开车吗?设计中有没有一直都想解决的痛点?

A:会开车,有的时候也会选择坐车。

产品的形态都是根据我们收集的结果推导并测试得出结论的,设计里有一些自己做为驾驶者的经验总结,也有身为乘客角度的心得体会。

坐车时能以观察者的角度去记录司机的驾驶习惯,结合两者,最终配合用户调研去寻找产品的解法。

行车安全这个难题,如何在智能后视镜上找到解法?

我发现汽车中控一直是个让比较让大家头疼的问题,基本都被当成摆设,利用率不高。

大多数人还是选择用手机来解决导航、听音频的问题。开车路上这些功能也算是刚需了,然而它的屏幕就那么大,很容易分散注意力、影响驾驶安全。

我们需要另一块“屏幕”,一块能保证司机安全的“屏幕”,最后想到了后视镜这个载体。

行车安全这个难题,如何在智能后视镜上找到解法?

事实上,把屏幕放在后视镜上这件事不是没有人做过,在车载后装市场上,所谓的智能产品一直就存在。但作为一款以“安全”为第一要素的产品,真正好用的智能后视镜,它在满足各项功能的基础上,最重要的是让驾驶员专注驾驶。

因此,在一开始立项小米米家智能后视镜的时候,我们就很清楚,要为这个细分的产品领域树立新的标杆。

Q3

跟市面上众多行车记录仪+后视镜组合的产品相比,我们的后视镜最大的竞争优势在哪里?

A:有了“在操作时最大程度的保证安全”这个前提,意味着产品的设计方向也变得十分明确了。我们需要在安全性与娱乐性两者间找到平衡,着重在产品操控的准确性和便捷性上下功夫。


行车安全这个难题,如何在智能后视镜上找到解法?

市面上的产品虽多,但大多都拿着方案商的方案,重复地做功能雷同、体验糟糕、品质低劣的产品,不但没有给用户提供价值,反而伤害了消费者对这一类产品的信心。每个产品都有自己的使用逻辑,手机的使用逻辑不能生搬硬套地挪过来,驾驶过程中还在满屏app图标中找功能显然是危险且不合时宜的。

要做减法,把不必要的功能统统剔除,留取精华。比如下面这些,出于安全考虑,我们还是含泪砍掉了。

行车安全这个难题,如何在智能后视镜上找到解法?

除了删减整体功能集,因为车载场景的特殊性,我们也做了大胆的功能模块内部删减或重新定义,来呈现简洁优雅的用户体验。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蓝牙电话。市场上的同类产品,无一例外是把手机的电话三件套搬过来。


行车安全这个难题,如何在智能后视镜上找到解法?

但是在驾车场景下,这些feature基本毫无意义,没有人会在开车的时候在后视镜屏幕上做这么复杂的操作。

停车之后,用户会很自然地是拿起自己的手机拨打电话。


行车安全这个难题,如何在智能后视镜上找到解法?

所以,我们做了一个很大胆的决定,把这三件套全部删掉,用户点击桌面电话图标,直接就是语音询问用户要拨打的联系人名称或号码。


行车安全这个难题,如何在智能后视镜上找到解法?

类似这样的例子,在小米米家智能后视镜中很多,不过这些都还不够。

如何设计一个更加人性化的界面,把繁杂的信息简化,将内容以最合理的方式排布,这也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最终,“卡片式,大色块”这一设计,就是我们的答案。

Q4

这次的界面设计确实让人印象深刻。既然聊到了这一点,能说说在设计这些色块时,颜色的选择和排布的思路吗?

A:后视镜的定位决定了它屏幕不能太大、不能干扰驾驶。这对操作区的要求也变得更高了,要让用户在安全驾驶的前提下,能够准确识别、快速操作。

屏幕大小的限制,也就决定了我们“在有限的空间内,呈现最核心的内容”这一设计方向。

所以,这次我们在视觉设计上使用了“卡片式,大色块”的设计元素,卡片与内容紧密联系并保持功能的独立,高对比度的大色块,使每个功能入口都清晰可辨。


行车安全这个难题,如何在智能后视镜上找到解法?

色彩与功能的强绑定关系能让用户在潜意识里快速定位,用户可以快速识别并轻松记忆各个入口,不需要在首页花费时间找寻某项功能。


行车安全这个难题,如何在智能后视镜上找到解法?

设计中我们提炼了多种信息元素来达到用户快捷命中功能,比如色彩对应关系,卡片大小,每个功能的位置排布等等,都非常有讲究。

打个比方:位于屏幕最左侧的麦克风,离驾驶位更近,会让用户从潜意识里觉得“”的更灵敏。


行车安全这个难题,如何在智能后视镜上找到解法?

最右侧的显示区域,则是驾驶员最不易点击的部分,只需展示,无需操作。

Q5

这样高对比度的色块在夜间行车也适用吗,会不会太刺眼了?

A:我们有“夜间专属配色”,为了让用户在夜间也能轻松使用,系统会根据光线变化自动开启夜间模式,将屏幕背景降为深灰色。


行车安全这个难题,如何在智能后视镜上找到解法?

高亮图标,保证了视觉显示清晰的同时也减少高亮度对用户视线的干扰,轻松捕捉到驾驶信息。配合后视镜高精度传感器,在夜晚也能清晰记录路上的关键影像。每一个细节都从安全驾驶的角度出发,进行设计和优化。

Q6

有一个事我挺好奇的,导航应该是驾驶过程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功能了,怎么让大家在查看导航的同时还不影响开车,咱们有什么黑科技吗?

A:考虑到行驶安全的重要性,我们专门为不同的使用场景设计了不同的导航页面。

1、全屏地图导航,方便用户查找确认位置信息。


行车安全这个难题,如何在智能后视镜上找到解法?

2、屏保状态的简洁导航,只提供给用户行车中最需要的信息,减少用户辨识过程,专注驾驶。


行车安全这个难题,如何在智能后视镜上找到解法?

也有白天模式和夜晚模式,让用户在不同的光线下能保证安全行驶。甚至可以关闭后视镜显示,通过语音播报来进行导航。这些使用方式能满足大多数司机的驾驶需求。


行车安全这个难题,如何在智能后视镜上找到解法?

在行车记录页面,我们同样简化了各种内容。

把主要视觉位置留给实时监控页面,在这个页面中我们会提醒用户驾驶中出现的各种情况。比如和前车距离过近时,页面中会清晰标记出前车位置及预计碰撞时间。如果车辆偏离了当前车道,页面也会明显提醒用户。


行车安全这个难题,如何在智能后视镜上找到解法?

及时预警潜在的危险,让用户养成良好的习惯,安全驾驶。

至于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屏显到底会不会影响观察路况呢?这个请大家放心,它最为原始的功能肯定是通过镜面反射使驾驶员直接获取汽车后方、侧方等外部信息。保障后视镜的基本功能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使用了光学镀膜银镜,平衡反射率与透过率,兼顾屏显界面与镜面。

行车安全这个难题,如何在智能后视镜上找到解法?

同时,我们还设计了沉浸式的屏保界面,使整个界面和后视镜融为一体,不仅车内车后,都清晰可见,保障行车安全。

Q7

看来一切皆可小爱,真是妙啊。当初怎么想到给后视镜搭载小爱同学的?

A:视觉方面的问题优化后,如何让用户在流畅使用这些功能的同时又能保障安全驾驶? 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用语音代替手指操作。语音操作更直接、更自然、更能使用户专注于驾驶。这也是小米米家智能后视镜最大的特色。


行车安全这个难题,如何在智能后视镜上找到解法?

所以我们给这款后视镜搭载了小米智能语音控制系统——小爱同学。

通过“小爱同学”,可以操作后视镜90%以上的功能,基本可以替代手动操作。


行车安全这个难题,如何在智能后视镜上找到解法?

需要导航时只需要说出地名,打电话、听音乐、查天气、报路况都是“一句话的事”。

还可在遇到紧急情况时,通过语音操作快速进行抓拍,及时记录关键瞬间。

智能语音交互的便捷性,让用户只需将注意力集中在驾驶上,有效保证了驾驶安全性。


Q8


最后一个问题,现在科技发展得这么快,顺便也跟大家透露一下以后的设计方向呗,5G的应用肯定少不了吧?

A:未来是5G和互联互通的时代,我们希望我们做的产品不仅仅是一个独立的产品,他将是一个媒介,能够串联起用户的生活。


行车安全这个难题,如何在智能后视镜上找到解法?

它不仅仅满足用户在当前行车中的使用需求,还可以解决比如办公司,家里一些工作和生活的需求。

其次,我们希望未来的设备更加智能,具备主动判断、主动学习的功能。

在学习用户的兴趣偏好、行车场景后,能够在用户发起需求之前,主动猜测用户的需求,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内容、导航推荐。


行车安全这个难题,如何在智能后视镜上找到解法?

目前的需求还需要我们唤醒或通过操作来执行,我们希望之后的设备能够自己发现用户的需求,并第一时间执行解决方案,真正达到自动化功能,这样行车也将更加安全。


行车安全这个难题,如何在智能后视镜上找到解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