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有哪些历史名人?

沉静的海


福建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的名人有很多,可以说各朝各代都有,是人杰地灵之胜地。本文我们只说近代史上,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立下过汉马功劳的这些开国名将们。

他们分别是:

1、姓名:叶飞 祖籍福建省南安市金淘镇人,1932年3月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抗日战争时,叶飞指挥车桥战役,以围点打援的战法,歼灭日伪军近千人,打通了与苏北、淮南、淮北地区的战略联系。

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解放战争初期,任山东野战军第1纵队司令员,率部收复泰安、大汶口,参加胶济路反击战和宿北、鲁南战役。为中国的解放事业立下了汉马功劳。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2、刘亚楼福建省武平县湘店乡湘洋村人,1929年8月中旬,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

1934年10月,随红一方面军主力进行了两万五千里的长征,期间参加了强渡乌江、进攻遵义、四渡赤水、夺取泸定桥等战役战斗。为中国红军安全抵达革命胜地延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抗日战争爆发之后,刘亚楼随苏联红军进入中国东北地区对日军作战。为中国的抗日战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解放战争的时候,刘亚楼任东北野战军和东北军区参谋长、协助林彪、罗荣桓组织实施辽沈战役和入关行动。平津战役中,任天津前线指挥部总指挥。为中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3、杨成武福建省长汀县客家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7岁当上团政委。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次至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和二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独立团团长,率部参加了林彪指挥的平型关战斗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战以来第一次对日作战的胜利。之后又加入彭德怀指挥的百团大战,有效的打击了日本的嚣张气焰,为中华民族抵抗外敌的侵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解放战争的时候在清风店战役中歼国民党军主力部队1.4万余人,在历时25天的张家口战役中,所率部下共歼灭敌人6.5万多人,俘敌将级军官13名。为中国的解放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福建省的将军还有刘忠、罗舜初、苏静、张南生、陈仁麒、罗元发、袁子钦、郭化若、傅连暲、丁甘如、王直、李兆炳、杨尚儒、吴岱、何廷、邱子明、邱国光、邱相田、张力雄、张云龙、张元培、张日清、张水发、张廷发、张宜步、张新华、张雍耿、陈挺、陈青山、陈茂辉、陈忠梅、陈海涵、林伟、林忠照、林接标、范阳春、罗斌、罗洪标、钟池、翁祥初、郭成柱、郭廷万、涂则生、涂通今、王胜、王平水、王全珍、王奇才、王贵德、王香雄、王集成、孔俊彪、孔瑞云、叶青山、卢克、卢仁灿、蓝庭辉、刘昌、刘彬、刘永生、刘振球、刘禄长、孙克骥、杜西书、苏启胜、李平......。

您还知道哪些,欢迎补充。


史学达人


福建人杰地灵,历史悠久,诞生了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包括思想家朱熹、李贽、严复;革命家秋瑾、林觉民;文学家柳永、林语堂、冰心、林徽因;数学家陈景润;政治家,章惇、蔡京;民族英雄郑成功、俞大猷、林则徐,等等。

上述名人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不再详细介绍,作者重点介绍一下开国将帅中的福建将军。

1955年-1965年授衔的开国将帅中,福建籍共有83人,其中上将3名,中将9名,少将71名。

刘亚楼——空军司令,铁血豪情

刘亚楼,福建武平人,开国上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创始人之一,四野第一名将(林彪除外),中国人民解放军人民空军创始人,首任司令员。

说起刘亚楼,就不得不说他和林彪的亦师亦友、千里马和伯乐的关系。

翻开刘亚楼的履历,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刘亚楼先后经历土地革命(红军)、二战(苏联卫国战争)、解放战争(解放军)、抗美援朝(志愿军)等几乎所有革命阶段,参加了红军时期的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长征、东征、伟大的苏联卫国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三下江南、四保临江、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新中国成立的抗美援朝等重要战役,职务从班长到排长,再到连长、营长、团政委、师政委、师长,一直到纵队副司令员、东北野战军参谋长、四野兵团司令员……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完全是靠着浴血奋战,真刀实枪打出来的。

刘亚楼在红军时期便在林彪麾下效力,从连长一直干到师长,就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期间,刘亚楼任教育长时,林彪任校长,甚至刘亚楼到苏联学习一定程度也是林彪力推的成果。

解放战争时期更不用说了,刘亚楼作为留苏归来的高材生,作为东北野战军的参谋长,他大力加强司令部建设,培养了一批专业参谋人才,并协助林彪、罗荣桓等筹划指挥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制定作战方针,为解放东北和平津地区做出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刘亚楼出任空军司令员,受命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在几乎“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刘亚楼呕心沥血,夜以继日,先后组建了空军学院、空军工程学院等25所航空院校,培养大量空军人才,加强武器装备和飞行训练,使得新生的人民空军部队成为一支训练有素、具有相当规模的重要国防力量,在抗美援朝时给了不可一世的美国空军沉重打击。

1965年,刘亚楼在上海病逝,享年55岁。

叶飞——三野悍将,双重国籍

叶飞,福建南安人,新四军创始人之一,我国惟一具有双重国籍的开国上将。

叶飞的一生堪称传奇,他的祖籍是福建,却出生在菲律宾,而且是中菲混血。可能是觉得菲律宾过于落后,叶飞5岁就被父亲送回中国,这是一个无比英明的决定。

叶飞很早就接触先进思想,15岁加入共青团,担任共青团福建省委宣传部部长、代理团省委书记,后来参加红军,20岁组建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政治委员,领导游击战争。

抗战期间,叶飞所部奉命改编为新四军,叶飞任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1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在陈毅、粟裕领导下,坚决打击日伪军和国民党顽固派,成长为我新四军名将。

解放战争时期,叶飞先后任山东野战军第1纵队司令员、第三野战军第10兵团司令员、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第1兵团副司令员兼第1纵队司令员等职,仍在陈毅、粟裕麾下,率部参加莱芜、孟良崮、豫东、济南、上海等一系列重要战役,并参加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大决战,作战英勇,屡立战功,为解放华东做出重要贡献,被誉为“三野悍将。”

新中国成立后,叶飞先后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福州军区首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福建省委书记等职务,致力于家乡建设工作。1975年以后,叶飞先后任交通运输部部长、海军第一政治委员、海军司令员等职务,周总理称赞“叶飞同志是中国的将军,也是菲律宾的儿子。 ”

杨成武——白袍小将,三杨之首

杨成武,福建长汀人,晋冀鲁豫野战军、华北军区创始人之一,指开国上将,与杨勇、杨得志两名开国上将被合称为“军中三杨”。

杨成武15岁就参加革命,加入红军,先后参加历次反“围剿”和长征,参加夺取泸定桥、攻占腊子口战斗,作战英勇,成长为红军名将。

抗战时期,杨成武任八路军第115五师独立团团长、独立第一师师长,先后参加平型关战斗、百团大战,并指挥黄土岭战斗,击毙有“名将之花”的日军阿部规秀中将,这是抗战以来八路军击毙的日军最高级别将领,有力振奋了抗战士气,被外国记者誉为“白袍小将。”

解放战争时期,杨成武率部在晋察冀军区作战,指挥了清风店战役、石家庄战役、平汉北段战役、绥远战役等,并率部参加平津战役,为解放晋察冀和平津地区立下卓著战功。

新中国成立后,杨成武的军事生涯依旧辉煌,他先后任天津警备区司令员,京津卫戍区司令员、北京军区司令员、人民解放军防空军司令员、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福州军区司令员、代总参谋长、中央军委常委、副秘书长等职,并先后参加或指挥了抗美援朝、金门、西藏、中缅、中印、抗美援越等重要战役,为巩固国防安全做出重大贡献。

1955年授衔时,杨成武、杨得志、杨勇都被授予开国上将军衔,毛主席握着他们三个的手说:你们就是我们解放军的刘(刘备)、关(关羽)、张(张飞)啊!

开国中将9名

1、刘忠,福建上杭人,早年参加历次反“围剿”和万里长征,抗战时期参加百团大战和开辟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刘忠主要率部在晋冀鲁豫地区作战,新中国建立后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副院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大学副校长。


2、罗舜初,福建上杭人,四野名将,早年参加反“围剿”和万里长征,抗战时期参与开辟领导鲁中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隶属林彪麾下,担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三纵队政委,与“旋风司令”韩先楚搭档,共同指挥3纵打出“旋风部队”的美称,后又担任第四野战军第40军政委、军长,率部参加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等一系列重要战役,号称"旋风勇将"。新中国成立后,罗舜初先后任海军参谋长、第二副司令员、国防工业办公室副主任兼国防科委副书记,沈阳军区副司令员等职。

3、苏静,福建海澄人,早年参加反"围剿"和五里长征,擅长情报收集。抗战期间参加平型关战役和开辟山东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主要在林彪麾下,承担作战参谋、情报工作,参加辽沈、平津、渡江等战役,并参加与傅作义的谈判,争取了北平的和平解放。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南军区副参谋长、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军务部部长,国家计划委副主任等职。

4、张南生,福建连城人,早年参加革命,军事生涯中主要从事军队思想政治工作,历经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回国后任北京军区副政委、顾问等职。

5、陈仁麒,福建龙岩人,早年参加革命,参与历次反"围剿"作战和长征,主要从事军队政治工作,解放战争隶属林彪麾下,担任东北野战军第48军政委,参加辽沈、平津战役。新中国成立后,历任第21兵团政委、海南军区政委、广州军区政治部主任、军委炮兵政委、成都军区第二政委等职。陈仁麒是战斗英雄董存瑞生前所在部队领导,也是发现和宣扬英雄典型的主要负责人之一。

6、罗元发,福建龙岩人,早年参加革命,参与历次反"围剿"作战和长征,曾参加延安保卫战和解放西北,建国后历任西北军区空军司令员、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军区空军司令员,人民解放军空军副司令员兼国防科委副主任等职,参与组织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试验任务。

7、袁子钦,福建上杭人,早年参加革命,参与历次反"围剿"作战和长征,参加解放山西和抗美援朝战争,任志愿军第三兵团军政委,后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

8、郭化若,福建福州人,早年参加革命,从事军事理论研究和军事教育,理论著作颇丰。解放战争时期,在陈毅、粟裕领导下,参加济南、淮海、渡江、上海等一系列战役,为解放华东做出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淞沪警备区司令员兼政委、华东公安部队司令员、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等职,是我军杰出的军事理论家和军事教育家。

9、傅连暲,福建长汀人。我军“医疗名将”,新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奠基人、创始人之一。傅连暲曾是福建长汀福音医院院长,后参加革命,创建我军第一所正规红色医院,始终为中央领导和全军将士提供医疗卫生保障和保健服务,挽救无数生命,为革命胜利做出特殊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傅连暲历任中央卫生部副部长、中央军委总后卫生部第一副部长。

少将71名,具体名单及详细事迹略。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福建最有名的家族是闽侯林氏,近代史上林姓风云人物,除了来自湖北黄冈的林氏三兄弟林彪林育英林育南,基本都是闽侯林氏。

我认为近代闽侯林氏有这些人影响了历史进程。

1,林则徐。

林则徐是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作为近代第一位民族英雄,他坚决主张禁除鸦片,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和贸易平衡。英军入侵后又组织广州军民发起抵抗,同时翻译大量西方书籍,开拓国人视野。

2,林旭。

林旭是戊戌六公子之一,同时也是军机四章京之一。1898年9月,林旭成为四品的军机章京,和谭嗣同,杨锐刘光第一起成为光绪变法的核心班底。戊戌政变后,林旭被杀。

3,黄花岗三林。

黄花岗起义,也叫第三次广州起义,120名华侨官宦子弟当了敢死队,在黄兴带领下攻打两广总督,全部战死。其中,有三位来自于闽侯林氏的兄弟,分别是林尹民,林觉民,林文,其中林尹民和林觉民是堂兄弟,林文和他们也是亲如兄弟。

林觉民起义前写给父亲和妻子的情书,广为流传,感动了无数人。

4,林森。

林森是做到追随孙中山搞给革命的人,兴中会,同盟会,中华革命党,国民党都参加过,关键是他只比孙中山小2岁,是国民党中的元老级人物。

林森在918事变后做了12年的国民政府主席,真正做到了给蒋介石看家护院的“虚位元首”。他对抗日的贡献,不可磨灭。

5,林语堂。

林语堂是近代文学家翻译家,代表作是《京华烟云》《吾国与吾民》。林语堂曾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任教。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林语堂还曾两次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


6,林琴南。

林琴南是清末民初的文学家、翻译家、古文家和书画家。他翻译的作品,影响了鲁迅、郭沫若、巴金等大师的成长,不过分的说,林琴南就是大师的大师。

7,林徽因。

前文提到的林觉民有个哥哥是林长民,是林徽因的父亲。林徽因是民国最知名的才女,她和徐志摩,金岳霖的爱情,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林徽因是思想家梁启超的儿媳,建筑家梁思成的妻子,他们夫妻二人一起设计了人民大会堂等北京市地标建筑,他们的孩子们也都成为各行各业的专家泰斗。

值得一说的是,林徽因去世后,梁思成娶的第二任妻子林殊,也是闽侯林氏族人。


了解闽侯林氏的族人经历,能够了解近代一来的历史情况,发现福建的林家人,真的很厉害。


历史知事


近代史上由于闽西是我军中央苏区所在地,所以福建出了无数开国元勋,虽然福建子弟兵为主的红34师全军覆没,但却仍然涌现了叶飞、刘亚楼、陈丕显、张鼎丞、邓子恢、刘忠等开国元勋。

叶飞祖籍福建南安,但他却出生在菲律宾,严格说他的身份是一名华侨。身怀大志的叶飞却毅然回国参加革命,成为新四军乃至华东野战军一员虎将。解放战争中,叶飞和陶勇堪称粟裕大将的,左膀右臂,领导了苏中七战七捷、一打涟水、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解放沪宁杭等胜仗,是华野数一数二的名将。

陈丕显、张鼎丞主要负责政治工作 是闽西革命根据地以及 新四军的奠基者之一。

邓子恢,福建龙岩人,是闽西根据地的开创者之一,更是三年游击战争的领导者之一,皖南事变后担任新四军政治部主任,是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关键人物,解放战争中,邓子恢担任第四野战军副政委,是四野渡江作战解放南中国的政工代表。



刘忠在长征中率小分队担任开路先锋,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被毛主席誉为“绝地先锋”,他的功绩永垂不朽!


林屋公子


福建虽然开发相对较晚,但是名人照样很多,比如:五代时期的割据福建泉州的留从效、陈洪进,南宋理学大师朱熹,词人柳永,明代抗倭名将俞大猷,民族英雄郑成功、林则徐,思想家严复,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国学大师辜鸿铭等。女性也是英杰辈出,妈祖林默,闽国宠妃李春燕,近代的大作家谢冰心、林徽因,医学家林巧稚等。

这里主要介绍一下开国将军里面三位福建籍上将,都是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叶飞(1914-1999),祖籍福建南安,出生于菲律宾一个混血家庭,5岁被父亲送回厦门,是上将中唯一一个具有双重国籍的。曾任职新四军一师师长,华东野战军十兵团司令,人称“悍将”。参与指挥了福州战役、漳厦战役、炮击金门等,建国后任首任福州军区司令,1980-1982任海军司令。

杨成武(1914-2004),福建长汀人。17岁就当了团政委,长征期间率部执行前卫任务,飞度泸定桥,突破腊子口等。抗日战争时期指挥了著名的黄土岭战斗,击毙日军旅团长阿部规秀中将。解放战争时期任兵团司令。建国后曾任副总长、代总长等。

刘亚楼(1910-1965),福建武平人。参加了长征,任师政委。抗日战争时期到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并参加了苏联卫国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东北野战军、东北军区参谋长,参与指挥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等。建国后任空军首任司令员,为空军建设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磨史作镜


福建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与浙江、江西、广东毗邻,人杰地灵,在福建这块红色土壤上养育了无数的历史名人,例如:朱熹、柳永、宋慈、俞大猷、李光地、林则徐、郑成功、林森、林徽因、冰心、辜鸿铭、刘亚楼、陈景润等等,福建省的历史名人数不胜数,答主无法一一例举完,在此就简单介绍几位。

一、郑成功

世人尽知郑成功出生日本,但少有人知郑成功是福建泉州人,郑成功出生于日本九州平户藩,直到其六岁的时候,父亲郑芝龙才把他们母子两带回福建泉州府安平,让其读书。1638年,郑成功考中秀才,1641年迎娶礼部侍郎的侄女,1644年进入南京国子监学生,其老师为江南名儒钱谦益。

1645年清军攻入江南,其父投降,母亲在乱军中自尽,郑成功率领父亲旧部在东南 沿海进行抗清斗争,一度曾打到南京,但被清军击退,随后在东南沿海与清军抗争。1661年,郑成功率军横渡台湾海峡,攻打盘踞台湾的荷兰人,1662年成功收复台湾,开启了他在台湾的统治,1662年6月23日,年仅39岁的民族英雄郑成功病逝。

二、林则徐

林则徐,民族英雄,福建侯官人,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云贵总督、两次被授予钦差大臣等职,其严厉主张禁烟,1839年被道光帝任为钦差大臣,奔赴广州主持禁烟,林则徐到广州后一面强迫洋人交出鸦片,一面巩固海防,1839年6月3日将收缴来的鸦片在虎门当众销毁。

林则徐的禁烟功绩曾得到光绪帝的肯定和赞扬,但是鸦片战争爆发后,林则徐惨遭诬陷,被革职贬往新疆,在新疆林则徐亲力亲为,促进了当地的发展。1845年起林则徐被重新启用,先后被任命为陕甘总督、陕西巡抚、云贵总督等职。1849年,林则徐因病辞职归家,1850年九月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前往广西镇压拜上帝会,他抱病启程,十月十九日在潮州去世。

三、俞大猷

俞大猷,民族英雄,明朝抗倭名将,与戚继光齐名,被人们称为“俞龙戚虎”。福建泉州人,俞大猷的一生几乎都是在与倭寇作战,其战功显赫,俞大猷所率领的“俞家军”声名远播,甚至能吓退倭寇,俞大猷虽然战功累累,但是却屡遭小人诬陷,甚至多次被人冒领军功,但俞大猷却仍把重心放在抗倭的事业上,从来不计较这些小事。1580年,俞大猷病逝,朝廷追赠左都督,谥武襄。

四、林森

林森,近代著名人物,福建闽侯县人,小时候居住在福州,在英华学堂读书,后因参加反清运动被开除,之后参加了反割台斗争,并加入兴中会;1905年孙中山倡导成立中国同盟会,林森率兴中会参加。1911年武昌起义后,林森领导九江起义,被促成清朝海军反正,派兵援助湖北、安徽,稳住了革命大局。

1914年加入中华革命党,此后担任过大元帅府外交部部长、参议院院长等职;1928年10月当选立法院副院长,1931年12月23日,接替因九一八事变下台的蒋介石任国民政府主席,1937年11月20日率国府迁往重庆,1941年林森代表国民政府对日宣战,1943年8月1日林森因车祸去世,葬于重庆歌乐山。

五、刘亚楼

刘亚楼,开国上将,福建武平县人,原名刘振东,1929年8月,经李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改名为刘亚楼,在其革命生涯中先后参加了文家市战斗、攻打长沙战斗、吉安战斗,历次反“围剿”战斗、强渡乌江、进攻遵义、四渡赤水、夺取泸定桥、直罗镇战役、苏联卫国战争、三下江南、四保临江、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抗美援朝等战斗,历任班长、排长......师长、纵队副司令员......东北野战军参谋长、东北军区参谋长、四野兵团司令员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空军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等职,为我国空军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1965年5月7日在上海逝世。

答主在此简介五位福建的历史名人,进行抛砖引玉,如有错误,望斧正。


司马长史


大家祖庭——北京大学的第一任校长福州人,(严复)。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泉州人,(识字的都知道他的名字)。海上女神马祖,莆田人,(林默)。打假斗士,科普作家漳州人,(方舟子)。今日头条老板龙岩人,(张一鸣)。抖音里的女神扬雅虹,福建女人。后三个还在继续走向辉煌。


东西湖东西塔


郭化若,或许很多人不知道这个名字,他确是近现代史上一位才华横溢,文武双全的猛将,曾是毛泽东军事教育“顾问”。能征善战的他在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1925年的时候,年仅21岁的郭化若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黄埔军校,在第四期学习。我们都知道黄埔军校第四期人才济济蒋先云,林彪,伍中豪,刘志丹,谢晋元,张灵甫等等才华横溢的将才,郭化若入学成绩第一。郭化若入年入学第一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第二年参加了北伐战争,但是炮兵连长。

1928年,郭化若到苏联炮兵学校学习,但是当他听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以后,便迫不及待的想要回国。因为郭化若,认为自己的责任在中国,自己的岗位在国内。郭化若如愿以偿的回到国内,并且在红四军第二纵队工作。郭化若出色的文字能力,细致的观察和出色的分析深得毛泽东和朱德的赞赏,夸奖他是一个“会带兵的秀才”。郭化若还组建了无线电队,无线电侦察队,做出了历史上零的突破,在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



郭化若有敏锐的洞察力,总是能够发现敌军的间隙,在第二次第三次反“围剿”斗争中,郭化若在地图上敏锐的发现敌人行军空隙,为战争胜利做出重要贡献。抗日战争期间,郭化若成为了一名教员,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组织工作中,培养了大批的军政人才。在抗日步兵学校,郭化若讲授战略课,得到了毛泽东的充分肯定。郭化若还发表了《抗日游击战争战术的基本方针》等文章,编写《抗日战争丛书》,《军事辩证法》,《孙子兵法初探》等书籍。这些都显示出他出色的军事才华和文笔能力。



解放战争期间,郭化若离开了延安,重新踏上了战场。1949年,郭化若成为淞沪警备司令兼政委,来处理国民党败退时扬言的大染缸。郭化若在上海开展的思想文化建设,将当时的上海管理得井井有条,部队深得民心。


新中国成立以后,郭化若急需在上海任职兼职华东军区公安部司令和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南京路上好八连”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个荣誉称号。一毛泽东亲笔写下《八连颂》,这支部队就是郭化若改出来的。1995年,郭化若走完了他光辉的一生,享年91岁。


红雨说历史


福建省的西部和江西的南部(赣南.闽西)在土地革命时期是中央苏区所在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5年至1964年被授予少将以上的军衔的福建籍将军有82人。其中有叶飞,刘亚楼,杨成武三名上将。刘忠,苏静,张南生,陈仁麒,罗舜初,罗元发,袁子钦,郭化若,傅连暲共九名中将。丁甘如,王胜,王平水,王全珍,孔瑞云..等共70名少将。


东方敏鑫


“刘亚楼敢输敢赢,敢在阵地上活捉敌首,非智不能诱敌,非勇不能擒敌,将才难得啊!”这是毛泽东当年对时任红35团政治委员刘亚楼的评价。就是这位骁勇的战将,在新中国成立后,再次被委以重任,由第四野战军第14兵团司令员改任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员,成为我军首任空军司令员,时年仅39岁。


刘亚楼,福建武平人,原名刘振东。1929年加入党组织并加入红军第3路军。刘亚楼曾任教于崇德小学,在红军中也是个知识分子,同年底进入红4军随营军校学习。3个月后结业考试,他以门门皆优的成绩考取连长职位,分配至红12军任连长,年仅19岁。后任营长兼政委、红35团政委。

1930年12月,时任国民党江西“剿匪”总指挥、第18师中将师长张辉瓒率部“围剿”红军。刘亚楼率红35团奉命将张辉瓒部诱入龙冈,张辉瓒部9千余人或歼或俘,张辉瓒被活捉。不久,刘亚楼率部参战东韶战斗,此役歼敌50师一半。就是在此后的庆功大会上,毛泽东称赞刘亚楼“将才难得”。1932年,刘亚楼升任红11师政委。

在长征途中,刘亚楼率部克难攻坚,屡建奇功。1934年11月,刘亚楼奉命率红2师突破湘江,掩护红军中央渡江。红2师渡过湘江后,刘亚楼指挥3个团顽强对抗国军16个团的兵力,掩护红军主力渡过了湘江。此后,刘亚楼率部一直担任长征途中的开路先锋,参战渡乌江、攻遵义、渡赤水、夺沪定桥战等战斗。后刘亚楼任红1师师长、红2师师长等职,1936年进入抗大学习。


1938年,刘亚楼任抗大教育长。后到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在苏联学习期间,刘亚楼对德军入侵苏联的主攻路线做出了准确的预测。他认为乌克兰、顿涅河一带土质软、水网多,不适合德军机械作战,德军不会以此作为主攻路线。而斯大林等大多苏联将领坚持认为德军会由此主攻,而对刘亚楼提出的德军会以土质坚硬、距离莫斯科最近的白俄斯作为主攻路线不以为然。事实证明,刘亚楼的判断是正确的。

1942年,刘亚楼进入苏联红军实习,在苏军指挥部任少校参谋。在卫国战争中,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作战建议,受到苏军将领的欣赏,邀请他入籍苏联,被刘亚楼拒绝。

1945年8月,苏联出兵中国东北。随军作战的少校参谋刘亚楼回到国内。次年5月,被任命为东北民主联军参谋长。在攻打锦州的战役中,刘亚楼建议佯打长春,迷惑国军。为此,行军命令秘密实施,部队夜间行军。锦州战役,全歼守军10万人,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锦州指挥所主任范汉杰被俘。


1949年1月,刘亚楼被任命为天津战役前线总指挥。刘亚楼率部5个军经过29小时激战,歼灭守军13万人,俘获国民党天津警备司令陈长捷。4月,刘亚楼出任四野第14兵团司令员,转战中南。

1949年10月,刘亚楼被任命为空军司令员,奉命组建空军。刘亚楼为空军的组建呕心沥血,组建航校、主持制定空军建设规划、组建援朝空军。1959年起刘亚楼任国防部副部长兼空军司令员、中央军委委员、国防科技委副主任、国防部第5研究院院长。

1965年5月7日,年仅55岁的刘亚楼上将因肝病病逝于上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