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一线声音日志

战“疫”一线声音日志 | 写给女儿的一封家书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皮肤科护理师冯利和她的女儿。

冯利,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皮肤科护理师。今年是她参加工作的第18年, 2月7日,西安交大一附院133名医护人员再赴湖北支援,冯利就是其中的一员。目前,她和同事们正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区开展医疗救援工作。2月14日,在战“疫”一线,她为15岁的女儿写下了第一封家书。

今天的《战"疫"一线声音日志》,让我们一起来聆听她讲述的故事。

泉宝贝:

印象中咱们母女从来没用这种方式交流过,因为从来没有离开过你这么久,那就开始我们的第一封书信吧!

先跟你说说妈妈的近况,来武汉一周了,我已基本适应在穿着三层防护衣,戴三层口罩,顶着雾气模糊的眼罩下工作,还记得我来时准备了纸尿裤,你觉得不可思议,现在看来确实是多余的,因为一个班下来,里面的衣裤全部湿透,有时候还会被身体再暖干,身体里的水份变成汗液了,用不上了;好几位叔叔、阿姨被护目镜,口罩压的耳朵、面颊、鼻梁红肿破溃,看着让人心疼。但是你放心,大家都在咬牙坚持中,各种不适会被我们打倒的,要以我们为榜样哦!生活上更不用担心,我们医院的后勤保障非常给力,没让大家受一点儿委屈。

战“疫”一线声音日志 | 写给女儿的一封家书

寻常日子里,妈妈唠叨着你的学习与生活习惯,而你也在抗争中将青春期的叛逆发挥的淋漓尽致,甚至一次争吵都会让你委屈半天,而我也生气许久,生活在咱娘俩的斗智斗勇中,在柴米油盐中日复一日。然而,这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却让我想与你谈谈其他的事情,比如:生命、爱与责任。

也许此刻,你还沉浸在作为“白衣战士”、“最美逆行者”女儿的自豪中,就像我们院长所说的那样:“此次作为国家医疗队中的一员,使命光荣,是每名队员人生中宝贵的经历…”。其实这不仅仅是一种赞誉,更多的是鼓舞士气,激励斗志。闪光灯下的高光时刻只是瞬间,接下来就要投入到具体的工作当中,隔离病房,除了治疗,饮食起居都需要医护人员的照料,人生病的时候最脆弱,一个40多岁昔日的壮汉,躺在病床上,面罩吸氧,稍加活动就气喘不适,妈妈给他打好饭送至床头,他摇头拒绝,说不想吃,自己肯定扛不过去了,我知道对他而言,此刻安慰大于治疗,这也让我记起了当初选择这个职业的那份初心。

在这里每天都在感动与被感动中,我们援助武汉,武汉的爱心人士又在生活中关心和照顾着我们,秦鄂兄弟,同气连枝。虽年近不惑,但成长在盛世,享受着时代的红利,以前从未像现在这样真切感受到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的息息相关,疫情肆虐,学校不能按时开课,工厂不能正常复工,商场停业,市井失去往日的繁荣,国家蒙受巨大经济损失,许多商户也在此劫中受损。所以只有早日战胜疫情,生活才能恢复到往日的祥和中,“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作为医护人员我们责任重大。

战“疫”一线声音日志 | 写给女儿的一封家书

最近呆在家里20多天,你可能为“禁足”在家而苦恼,也许还会向往日常上课的生活,哪怕是作业如山的挑灯夜战。所以,正常的生活就是能够自由出行,大人努力工作,孩子认真上学,大家各尽其职,扮好自己的角色。在你哀叹生活好像被按下暂停键,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尽头时,这里的病患正坚强的与病魔作斗争,医护人员挥汗如雨与死神抢时间。所以,不妨换位思考一下,对比一下,能“禁足”在家又何尝不是一种幸运呢?

面对疫情,妈妈相信你也和大家一样为“武汉加油”,为“中国加油”,精神的鼓舞固然重要,可是抗击疫情,我们必须行动起来,在这场斗争中,市民居家不外出活动,就是尽责,而更多的人民子弟兵,党政机关人员,一线医护,为我们提供生活保障的岗位上的工作人员却以更加忙碌的姿态投入到工作中,所以你在理所当然的享受着静好的同时,是奉献者在负重前行。

战“疫”一线声音日志 | 写给女儿的一封家书

冯利和爱人在一起。

战“疫”一线声音日志 | 写给女儿的一封家书

冯利一家三口。

我还想说一下平时念叨最多,也是你觉得最逆耳的话题,关于读书,曾子说过“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读书人是要刚强而有毅力,要有社会责任感,知道任重而道远,把实现仁道作为己任。妈妈希望你能读懂,并躬行,成长为有家国情怀的读书人;妈妈还希望你能珍惜少年时,不辜负,不虚度,在爱的萦绕中,丰盈自己的头脑,健壮自己的双臂,在日后或平淡或跌宕的生活中,练就担当的勇气与本领,向上、向善,撒播爱、传递美好;而不是困难来临时的束手无策与逃避。

最后共享一个好消息,西安今天的新增病人为零,阴霾会散去,让我们共盼春来!

妈妈

2020年2月14晚

战“疫”一线声音日志 | 写给女儿的一封家书

【记者手记】

1500多字,情真意切,字字千钧。

这封写给女儿的家书,听完我已双眼模糊。信中,她是一位冲锋陷阵的白衣战士,逆行而上是她选择这份职业的初心;信中,她还是一位谆谆教诲的母亲,字里行间深藏着对女儿的殷切期望,希望女儿向上、向善,有担当的勇气和本领。以身垂范,是她作为母亲给予女儿最珍贵的礼物。

他们是医生、是“战士”、更是孩子的母亲。没有谁,就该冲锋陷阵,就该英勇无畏,就该抛家舍子,就该无私奉献。没有什么,是他们必须做的。而他们做了,我们必当深深感谢,并铭记于心。

此刻,我想说:孩子,好好珍藏这份珍贵的礼物,未来成为像妈妈一样的人!

采制:陕西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部记者曹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