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祥雲積極拓展外向型經濟新路徑

(通訊員 陳應國)近年來,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祥雲縣積極探索對外貿易工作新模式,搭建起承接加工貿易梯度轉移大平臺,拓寬了發展外向型經濟新路徑,外貿進出口總額不斷取得新的突破。今年上半年,外貿出口總額實現2.685億元,同比增長34.3%。

祥雲縣以建設雲南西部副中心、外向型產業基地、陸港樞紐城市為發展定位,大力發展新型工業、現代農業、現代物流、文化旅遊4大產業,著力打造綠色食品製造基地、綠色高載能產業製造基地、區域性資源聚集加工基地、物流陸港、大理東部新興旅遊度假區“三基地一港一區”,健全現代物流體系,為做大做強加工貿易提供支撐。

祥雲縣抓住被農業部命名為“全國野生菌出口加工集散地”、被省委省政府定為全省首批“雲南高原特色農業示範縣”的契機,相繼發展蔬菜面積20萬畝、林果面積5萬餘畝,種植蠶桑近10萬畝,蠶桑面積位居全省第二位,畜禽養殖規模位居全省第二位,培育州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41家,農業莊園12家,農民專業合作社881個,家庭農場10個,發展認證無公害農產品產地57萬畝、無公害農產品15個、綠色食品15個、有機食品11個、“雲南名牌”農產品5個、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3個,打造了一批地理標誌產品保護農副產品品牌,外向型經濟發展潛力釋放。

以“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創建為契機,祥雲縣不斷創新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建成1個縣級農村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10個鄉鎮服務站、80個行政村服務點,鄉鎮服務站覆蓋率達100%,村級站點覆蓋率達到58%;逐漸形建成縣、鄉、村電子商務物流體系,建成1個縣級物流倉儲配送中心和1個鄉鎮物流倉儲配送中心,物流快遞企業鄉鎮覆蓋率達90%,村級電商服務點實現全覆。

祥雲縣強化龍頭企業的示範帶動作用和區域產業的集群輻射效應,積極創建“省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區”,打造“祥雲縣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產業園”和“祥雲劉廠現代農業產業園”兩大產業園,建成“八里路特色農產品加工園”,培育農產品加工企業及專業合作組織172家。同時,抓實電子商務培訓,現已培訓10062人次,其中建檔立卡戶3298人次。目前,全縣電子商務經營主體數量達80餘個,龍頭企業達7家,支撐電子商務的物流企業達14家,電子商務年交易額達7554.33萬元,其中農產品上行網銷額達1791.75萬元,在線旅遊網絡零售額55萬元,帶動貧困戶直接開展網絡銷售11.6萬元,電子商務消費型服務業網絡零售額達800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