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就“火眼金睛” 让病痛“真相大白”

他们每天阅片,就像孙悟空一样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再小的病灶在他们犀利的目光下也无所遁形;他们常年对着机器认真扫描、仔细检查,只为找出病灶、精准成影;他们工作不仅是“看图说话”,还要结合临床,分析一切蛛丝马迹,在同病异影和异病同影中分辨真伪,然后将病痛“真相”大白于天下……也许,你觉得他们的工作很神奇,其实,这就是他们日常工作的真实写照。

业务能力——追求诊断精准

精准治疗,诊断先行。CT检查是现代医疗中一项先进的影像诊断技术。目前该科已开展的业务有CT平扫,CT增强,心脏冠脉CTA,骨关节三维重建,仿真内窥镱,大脑、四肢及肠系膜血管CTA等。医学水平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给CT检查不断带来新的理念和方法,目前该科正在安装肺癌人工智能筛查,开创肺部小结智能诊断的新篇章。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包括CT影像在内的医疗工作的辛苦最好地诠释了这句话。不断学习基础理论,刻苦钻研专业技术,是CT室团队的不倦追求和实践。

在工作中,他们坚持把业务学习与工作实践相结合,在学习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在工作中实践所学的知识。林承露主任告诉记者,精准诊断是他们为工作定下的最高目标。他们给患者检查拍片力求细致、清晰,反映全貌,“其实,有时候病症是动态发展的,我们就要特别倾其心志,对于疑难杂症,不仅要仔细寻找征象,还认真询问病史,动态观察病情,有丝毫的疑问也不能妄下结论、错发报告。”林承露说道。为了追求诊断的精准,CT室高度重视对患者的随访复查、治疗评估、病情监测、预后判断等,将诊断延伸到患者治疗全过程。

据介绍,CT室有6人受聘于皖西职业卫生学院兼职教师,执教医学影像学部分课程。仅上半年,累计课堂授课达128个课时,科内专题讲座23次。分批带教影像技术班同学见习达61人。2017年,在全国高等院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技能大赛中,科室带教的张梦茹、黄蔚、傅艺怡、张博4位同学荣获了CT诊断组二等奖,CT技术组三等奖的佳绩。今年6月,在全省“威视影像”读片大赛上,CT室团队代表邓启付主任在众多三甲医院中荣获第4名佳绩,展示了市二院影像读片较好的水平和实力。

今年上半年该科在医学影像园和丁香园等专业网站或公众号上推送影像疑难病例解读达60余例。

目前,该室拥有省级影像委员会常委2人、委员1人,市级副主委1人、常委2人。

科室管理——追求技术更新

“要想做一个好医生,没有好技术是不行的,技术过硬才是硬道理。”林承露主任告诉记者,用制度保障技术提升十分必要。科室自成立以来,实行分工负责制,各尽其责,各司其职,积极拓展业务,强化业务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不断完善CT室各类工作制度,业务发展实现良性循环,今年上半年工作量增长率达15.3%。

“我们的早读片制度很好,坚持了很多年,成为我们的老规矩。”副主任彭泽标说,当班人员必须准时参加早会,值班同志作交班报告。科主任传达医院会议内容,或强调近期需要注意和改进的工作。该科早会读片不仅是诊断人员,技术员也轮流参加,从而及时改进成像技术,共同提高科室水平。他告诉记者:“读片就像破案,必须不断地正面论证、反面质疑,这样才会进步。”在疑难病例讨论和科室业务讲课时,科室鼓励每一位医生都发表见解,按年资顺序发言,由高年资业务骨干和科主任进行指导。林承露说,在临床工作上不要搞绝对的权威,要充分发扬民主,真相越辩越明。

据了解,CT室在确保工作正常运转的前提下,安排人员分批次参加继教学习和专项培训,现在全科人员均取得了CT和MRI上岗证书,1人取得介入资格;CT室还坚持一月一次的大影像学习制度,每次三个课题,各专业组轮流主讲,内容包含放射、CT和MRI三个方面,除值班者外,全部参会学习,倾力培养高技能、全面发展的影像骨干人才;科室对疑难病例实行跟踪性随访和回顾性读片,分析和探讨病变影像学特征,持续性改进、提高诊断质量。今年上半年,共随访病例278人次,科室参加临床的疑难病例会诊讨论9次,和上级医院进行疑难病例远程会诊4次,为院内外患者提供了准确的影像诊断。

服务态度——追求患者满意

和言细语对待患者,是记者对CT室的另一个印象。科室医生和工作人员做起事来熟练快捷、干净利索,待人和蔼可亲,说话稳重热情。“我们是窗口科室,要把医德医风建设真正地落实到平时一点一滴的工作中。只有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才能成为一名好医生。”走近市二院CT室,浓浓的关切氛围萦绕身边,亲切的话语让人如沐春风。在科室,林承露主任始终要求大家以饱满热情对待工作,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用心服务,做到同情患者,体谅患者,力所能及地解决病人的实际困难。

随着医学的发展,CT检查成为医院不可缺少的医疗技术,为临术医疗诊断、监测提供了循征医学的依据。“可以这么说,临床医生看得好不好跟我们看得准不准关系密不可分,只有弄准确了,才会让病患少走弯路、少花钱、少痛苦。服务群众,减少病痛,是我们工作终极目标。”林承露说道。

工作已经有30余年的彭泽标副主任告诉记者,“在我们科室里,你可以感受到一股凝聚力和向心力,我们讲究‘三务’,即业务、服务、内务,做好‘三务’,病人放心中,人人争干事,人人干好事。”

近年来,CT室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努力提高影像诊断质量,提高与临床诊断的符合率,在此基础上,科室大力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不断满足患者就医需求,增高患者就诊体验。( 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宋金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