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人物但很多人相信他存在的?

逍遥骑士郑义





答:“历史上并不存在,但很多人却相信他存在”的“人”,可以说是数不胜数。

功底深厚的小说家在虚构小说人物时,只要把该人物投置于一个带有鲜明特色的时代背景下,再与一些真实的历史事件相挂钩,就能把人哄得团团转,如果作者本人又再煞有介事地强调一下自己写的是真人真事,读者就很容易上当了。

举个例子。

中学课本里有过一篇题为《冯婉贞》的课文,该文绘声绘色地塑造了一个不畏强暴、英勇善战的女英雄冯婉贞形象。

这其实是小说家陆士谔写的一篇短篇武侠小说,刊登于1915年3月19日《申报》的《自由谈》栏目,意欲振奋民心,扬国人士气。

但是,故事写得过于逼真,很多人都信以为真了。

以至于八十年代史诗级别的电影大片《火烧圆明园》中也出现了冯婉贞的形象。

更可笑的是,曾有记者到圆明园附近的肖家河、树村一带采访,当地仍流传有多种版本的冯婉贞故事。

一位在肖家河村居住了60多年的姓刘的老先生有板有眼地说,冯婉贞确有其人,就住在圆明园西北面的肖家河村。冯婉贞的父亲叫冯三保,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冯婉贞的武艺就是跟他学的,一对鸳鸯剑舞起来,就算是七八个棒小伙子也难以靠近。咸丰十年(1860年)十月,洋鬼子烧圆明园。冯三保和冯婉贞父女气愤不过,用刀剑格杀了十多个洋鬼子。

在距肖家河村不远的树村,有同样有冯婉贞杀洋鬼子的故事,并且精彩得多,说冯婉贞的剑可以劈开迎面飞来的子弹。

实际上,圆明园附近(二十里范围内)并没有一个叫“谢庄”的地方;而北京的地方志、人物志等史籍中也没有关于“冯婉贞”的任何记载;而英、法均没有士兵死于圆明园的纪录。

可见,冯婉贞就是一个虚构的小说人物。

但是,直到现在,还有民俗研究者固执地认为历史上确有冯婉贞其人,还有鼻子有眼地说,冯婉贞是回族人,祖籍山东,现树村村北还有冯氏墓地等等。

可见,文学的力量是巨大的,也是可怕的——可以“无中生有”。

那么,不用多说,那些流传民间、深植民心的许许多多虚构的人形象也多成为了“真实的存在”的“人”,如《三国演义》里的貂蝉、关索;如《水浒传》里的宋江、武松;如《隋唐演义》里的李元霸、宇文成都;如《忠烈杨家将》里的杨宗保、穆桂英;如《三侠五义》里的展昭、白玉堂;如《盗御马》中的窦尔墩、黄三泰;如《圣朝鼎盛万年青》里的苗翠花、方世玉等等。

上面所述,对人们迷惑性最大的是宋江、方世玉。

尤其是宋江,名字还出现在《宋史》中。

为了存真去伪,我专门作过一番考证,并写过关于这二位的文章,一篇是《曾经神一样出现的宋江,其实只是一个传说》,另一篇是《打脸好痛,传统武术界所推崇的这位武术家竟是位乌有先生,真尴尬》,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网上搜来看看,这里就不展开来说了。

下面,我着重讲一个并非小说虚构,本来实无其人,却因为众多专家、学者哄抬,被广大大众认定为真实存在的人——曹雪芹。

曹雪芹之名,最先见于《红楼梦》第一回 “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之语。

而在“曹雪芹”之名出现前的这段描述中,还出现了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空空道人、东鲁孔梅溪等地名和人名,由于《红楼梦》作为一本隐语小说,作者千方百计要避开文字狱,是不可能把任何真名实姓写在书里的,即 “曹雪芹”应该不是一个真实的名字。

换句话说,世上是应该有一个笔名叫“曹雪芹”的人参与著作或编著了《红楼梦》,但绝不会是考证专家胡适所说的“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

《八旗氏族通谱》(全名叫《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和《五庆堂辽东曹氏宗谱》,都记有曹寅的家谱,但里面根本就没有曹雪芹这个人。

上述二谱,关于曹寅记载,曹寅止有一子曹颙。

曹寅病故于1712年,曹颙则病故于1714年,即曹颙在父亲曹寅死后两年就病死了,查其享年,止二十五岁,尚未有子。

从血缘上说,曹颙未有子而死,即曹寅是没有孙子,算是绝后了。

但是,与曹氏家族有关的三个宗谱、通谱中,均有同族人可怜曹寅绝后,另将其侄子曹頫过继到他的名下的记录,即曹寅还有一个继子,名曹頫。

即使这样,曹頫下面也没记有儿子名。

也就是说,曹寅就算有侄子曹頫为继子,仍然没有孙子。

曹寅既然没有孙子,那么胡适所说的“曹寅之孙、曹顒之子”曹雪芹就是不存在的。

然而,红学大师李玄伯曾大胆假设,称:“(曹顒)妻马氏,怀孕已七月,则其遗腹当生于五六月间。”即认定曹顒有遗腹子。

于是,众多红学家也因此认为曹颙的遗腹子就曹雪芹,约生于1715年五六月间。

但曹顒并没有遗腹子。

必须提一下,《八旗满洲氏族通谱》没记录曹顒有子,《五庆堂辽东曹氏宗谱》却记曹颙有子,名“天佑,官州同”。

退一步说,曹颙是有儿子,但也不是曹雪芹,而是曹天祐。

这个曹天祐官至州同,为知州(州的行政长官)的佐官,分掌粮务、水利、海防、管河诸职,不可能是“举家食粥酒常赊”,在穷困潦倒中写《红楼梦》“曹雪芹”。

而查《八旗氏族通谱》,曹天祐并非曹颙的儿子,而是曹寅的兄弟曹荃的儿子,名顺,和曹顒、曹頫是同一辈人,属于曹寅的子侄(这从名字的偏旁都有“页”也可以看出来)。即《五庆堂辽东曹氏宗谱》记曹天祐为曹顒子是错误的。

就因为“曹雪芹为江宁织造曹寅之孙”的说法是有问题的,所以,这么多年来,也一直没有能证明“曹雪芹为江宁织造曹寅之孙”的有力证物出现。

2015年,中国红学会名誉会长李希凡先生曾不无担忧地说:“在曹雪芹诞辰300周年之际,我们再没有一点大动作的话,到明年,曹雪芹没准就不是《红楼梦》的作者了。”

担忧就担忧吧,曹寅本来就没有一个名叫曹雪芹的孙子,有什么办法呢?


覃仕勇说史


还记得小时候看电视剧隋唐英雄传的时候,对里面相对软弱的男一号秦叔宝,印象并不算好。

当冷面寒枪俏罗成一出场,着实给了我惊艳的感觉。尤其是经过聂远生动的演绎,我生生爱上了那个英气逼人的少年将军。



等看到罗成被害,乱箭穿身时,我不觉的竟已有泪水在眼眶中打转。惋惜他的不幸,伤感他的结局。这样一个英俊帅气,武艺高强的英雄怎么会死?为此还生气的几天没看电视。

后来缓了过来,不快的心情平复了好多,但罗成生前的英雄气概,兀自在我心中挥荡不去。诚然,我中了罗成的“毒”,他也符合我理想中一个优秀古代武将的所有标准。

电视剧总是虚构的多,稍大时准备看一下有关罗成的史书传记,以助我更多的了解这位偶像。

也是到这时,我才发现了一个令我目瞪口呆的事实。历史上并没有罗成,他只是文学作品中虚构出来的人物。罗成是基于猛将罗士信为蓝本,被小说家们加工出来的一个艺术形象。



一时间追星梦碎,不知所已。

像是失望,失望心心念的偶像一直都没存在过。又像是释然,释然我心中的偶像并没有惨死于乱箭之下。

慢慢自己愈发大了些,才明白罗成在历史上有没有存在过真的不重要。至少在我心里,有着这么一位完美的偶像。

便如一个有缘无份的故人,不再会有联系,不再会有交集,但她仍真真切切的在这个世界存在。可是对我而言她又像不存在,因为她不会再出现在我的生活里。



她唯一存在的地方,只是我的心里。

天涯何其远?一别两宽,再无相见之日。

罗成也好,生活中的某某也好,存不存都不重要。只要在我们心里的某个角落藏着这个人就够了。

内心是最远的距离,看不到摸不到。内心也是最近的距离,听的到念的到。


Ad哥哥


张三丰张真人、沈万三沈首富、李岩李公子都不存在,但古人和今人都愿意相信他们的存在。

1、张三丰张真人

《明史·方伎》记载:“张三丰,辽东懿州人,名全一,一名君宝,三丰子其道号也。”张三丰在明朝就很火。

明成祖朱棣就在苦苦寻觅张真人,总想找到他学习一两下,不然怎么会花那么多钱给武当山,甚至修了金顶。

(张三丰)

在后来张三丰传说自然多了,今天的武侠、神怪都会提到张三丰,更是深入人心。大家都觉得这人存在过。

2、沈万三沈首富

大明1566里面有个沈一石,是首富,说不在就不在了。相传在朱元璋时代,有一个首富,有个聚宝盆,给朱元璋修城墙,给皇帝犒赏军队,为大明建立立了很大贡献.

(沈万三)

然而朱元璋把他杀了。今天顾诚先生已经考证明朝没有沈万三,但大家都相信他存在。

3、李岩李公子

相传李岩是秀才,跟着闯王起兵,是制将军。后来由于牛金星陷害被杀。故事有鼻子有眼。但顾诚先生经过严格考证,李岩不存在。但现在很多人都相信,许多著作还在说有。

(李岩质疑)

历史上有好多人不存在,但大家喜欢相信他存在,女神貂蝉、女神西施、甚至女神杨玉环都传说去了日本、潘金莲也不存在。

(四大美女)

参考文献:

顾诚:《明朝没有沈万三》、《李岩质疑:明清易代史事探微》、《明末农民战争史》

欢迎关注、点赞、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给你不一样的史学评析,期待你的评论,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在我们所了解的几千年的历史中,有多人其实并不存在,但是却依旧有很多人相信他存在,下面先列举5位代表性人物。

其一:花木兰

记得还是上学的时候,学到的一句诗词就是:“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而花木兰最早的出现就是南北朝流传的一首《木兰辞》中出现,文中讲述的是父亲年老体弱,无法当兵,但是朝廷有规定,无奈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直到衣锦还乡,但是对于这个人,史学界一致认为,没有此人。“史书无确载”就是说没有资料真实记载这个人物的。

其二:穆桂英

同样是巾帼不让须眉,穆桂英挂帅的故事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武功高强,有勇有谋,带领杨家将打败了辽国,拯救了大宋江上,然而历史上确实没有此人。

穆桂英是历史演义人物,她是明代熊大木小说《北宋志传》和纪振伦小说《杨家府演义》中的人物,后来杨家将相关小说被改编成戏剧和电视剧,穆桂英也因此变得家喻户晓。

其三:武松

这个人想必大家都知晓,他的名声可是相当当的,“三碗不过岗”在景阳冈上赤手空拳打死老虎,而“武松打虎”的故事也流芳百世,家喻户晓。但是在历史上真的有这么个猛人吗?答案当然是没有,这个人完全是小说杜撰虚构出来的,其实不仅仅是武松,《水浒传》中的除了宋江,史进外,大多数的角色都是虚构不存在的。

其四:貂蝉

古代四大美女:王昭君,杨贵妃,西施,貂蝉。

其他三位美女在历史中是真实存在的,但是貂蝉确实杜撰出来的美女,因为在三国演义中,她的存在是董卓与吕布的重要纽扣,这是小说抒写的必要性,再加上在历史文献中确实没有可供考究的证据,所以貂蝉在历史中是不存在的。

其五:陈真

我们对陈真的了解,大多是通过电影《精武门》的描述,我们知道他是霍元甲的徒弟,武功高强又爱国,最后还把日本人打的落花流水,虽经过很多版本的演绎,但是人物刻画的中心思想是不变的,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陈真在历史中是不存在的,但是霍元甲却真是存在。

其实在古代的小说中,必然会刻画出一些人物来符合整个故事情节,这也是为了剧情的需要,或许这些人物的原形真实存在,我们只是不知道而已,我相信历史终究会给我们答案。


东哥聊历史


本人是名历史爱好者,有时候我真的觉得历史很有趣,真真假假,可能的不可能的,有些历史人物很有名,几乎是家喻户晓,但是事实上他们可能并不存在。

我是弹指间的历史,今天便总结一下历史上不存在,但很多人都相信他存在的人物。

欢迎品尝。

一、苏小妹

一说道宋朝,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苏轼,毕竟从小到大背过太多的苏轼的词,那时候真是苦不堪言。

苏轼名气虽大,但是和他的妹妹苏小妹比起来,还是要矮上半截。


苏小妹的名字最早出现在南宋无名氏的《东坡录问答》。

“东坡之妹,少游之妻也。”便是其中的一句。

明末清初作家冯梦龙的《醒世恒言》里,有“苏小妹三难新郎”的故事;清代文人李玉的《眉山秀》里,浓墨重彩地描写了苏小妹的才华横溢、文思敏捷。

据考证,历史上并没有苏小妹这个人,完全是古人杜撰,为了提高苏轼形象的。

毕竟妹妹都有如此才华,哥哥肯定更不会差。

二、公孙策

我记得小时候最爱看的电视剧就是《少年包青天》,断案如神的包拯,英勇无畏的展昭,还有智慧与儒雅并存的公孙策。

的确,一提起包拯很多人都会想起公孙策。


公孙策作为北宋开封府主薄师爷,帮助包拯破了很多大案,再加上精湛的医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实,公孙策是不存在的。

他只是小说《三侠五义》中创作出来的人物。

三、李元芳

元芳,你怎么看?

这句走红网络的台词,与李元芳息息相关。


在《神探狄仁杰》中,这位武艺高强、有勇有谋的千牛卫大将军,在与狄仁杰的配合下,破了许多超级大案,深受人们的一次。

曾经一度,我以为历史上真的有李元芳这个人。

实际上,李元芳是杜撰的,为编导钱雁江创作的人物,历史上并没有这个人。


弹指间的历史


我来说一个实际上并不存在却很多人相信存在的人物,那就是鼎鼎大名的巾帼英雄—花木兰

花木兰应该是中国最为出名的巾帼英雄了,一句“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连我8岁的侄女都会唱,实际上这些都要归功于《木兰辞》的传播,特别是当其入选小学课本,并成为语文重要考点的时候,熟读并会背诵已经成为了基本要求。而后越来越多以花木兰为题材的电影电视剧,亦提高了其在大家心中的信任度。但实际在真实历史中,没有任何关于她一丁点的记载。

甚至当花木兰成为IP后,N多城市为了争取到“花木兰家乡”,打造“花木兰景区”开始撕逼。其中动作最快的是湖北黄陂,拿出康熙年的《黄陂县志》,上说:“木兰,本县朱氏女,生于唐初……于是便昭告天下黄坡是“花木兰之乡”,2005年又出资搞出新编楚剧《少年花木兰》。但是湖北人还觉得不够,于是2011年黄陂区财政直接拿出了1000多万建造花木兰景区。

黄陂人这么瞎搞,河北顺平人不爽了,他们拿出了更早的证据:明代文学家徐渭的南戏本子,《雌木兰替父从军》,在这出南戏里,木兰自称姓花,就是顺平人。


安徽亳州对此不屑一顾,翻出了《大明一统志》、《凤阳府志》和《颍州府志》,这些方志上都写着:木兰姓魏,亳州人。于是不仅弄出来“木兰祠”,把“花木兰故里”整到了亳州第五批非遗项目评选中。

当然了,最大的赢家还是河南商丘虞城。他们打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领导亲自出面弄了个“中国木兰之乡”回来。为了彰显自己对花木兰的尊重,虞城县内还建有木兰中学、木兰火车站、木兰宾馆、花木兰度假村、花木兰产业集团、花木兰民兵连、木兰巨型雕像等。商丘市还组建有花木兰武术协会、花木兰盘鼓队、花木兰舞龙队。每年的四月初八,木兰的生日,人们前来祭祀,人山人海,庙会盛大。05年后更搞出了

中国·商丘第五届国际木兰文化节。

算是这场争夺战最大的赢家。

问题还有关于有哪些很多人不相信他是真人的但他的的确确存在的?我觉得这里面首推应该是杨家将里面的从杨三郎到杨七郎

说道《杨家将》,很多人都知道实际上杨家诸子里面真正能干的只有杨延昭,也就是北宋抗辽名将杨业的长子,并且杨业还有个二儿子是早年就在战场上战死的。于是很多人就不相信杨业还有五个儿子,因为他们在历史中没啥记载。


但是实际上,杨业一共还是有七个儿子的,只是剩下五个,也就是从老三到老七,这辈子就是靠杨业的威名在宫里混个差事,自然历史只是轻轻提到一笔,并没有其余记载了。


三观粉碎机


大概看了一下,绝大多数答案说的都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虚构形象,我想说一个欧洲人心目中非常著名的东方形象,长老约翰。

长老约翰也翻译成祭祀王若望。是中世纪欧洲人心目中一个东方的,虔诚笃信基督教的王。欧洲的基督教世界在中世纪长期与伊斯兰世界作战,他们一直坚信在东方有这样一个基督教国王,会在他们陷入困境时伸出援手。

这一形象并不是完全虚构的,由于聂斯托利派在东方广泛传播,因此在东方确实有一些聂斯托利派教团,但由于罗马与拜占庭帝国的敌对关系,罗马方面对东方的基督教情况一无所知。

1122年,一个名叫约翰的教士访问罗马。他号称自己从印度来。当时在印度的马拉巴尔海岸确实有一些聂斯托利派的基督教社团。他为罗马的枢机主教讲述了印度基督教活动,并提到了各种奇迹。这些实际与《圣经》中圣马太所讲述的关于东方三贤王的故事相合,因此使欧洲人相信,东方确实存在着三贤王后代所统治的基督教国度。

大概在二十年之后,出现了长老约翰这个名字,一位叙利亚的主教报告,长老约翰是东方智者的后裔,他与穆斯林作战,还要来援助十字军东征,只不过被底格里斯河的大洪水挡住了前进的路线。

又过了二十年,出现了一封长老约翰的信,这封信写给欧洲各大贵族、皇帝、君主和教皇,提到长老约翰要来朝拜圣墓,帮助欧洲基督教世界夺回耶路撒冷。这封伪造的信显然是为了激起了十字军东征的热情,而且也确实达到了目的。

这类伪造的信息越来越多,又出现了大卫王的形象,大卫王被塑造成印度的基督教君主,有人说大卫王就是长老约翰,也有人说大卫王是长老约翰的子孙。

这些传说大概不是完全虚构,东方当然有针对穆斯林世界的战争,哈喇契丹与花剌子模帝国之间长期作战,蒙古崛起之后,几乎完全摧毁了伊斯兰世界,速不台和哲别追击花剌子模沙,一直越过了高加索山脉,对于最后这一事件,匈牙利国王激动地宣称“确实是大卫王,或如我们通常所称呼他的,长老约翰。”然后十几年之后,匈牙利就被他认为的长老约翰带领的军队几乎全灭。

当蒙古军队刚刚开始袭击俄罗斯的时候,欧洲人还没有觉得这有什么不对,他们觉得长老约翰无疑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因此不光要消灭伊斯兰教,对于基督教内部的异端也不放过。虽然格鲁吉亚女王已经送来详细的关于蒙古军队的报道,欧洲人还是更愿意相信关于大卫王的传说。

直到蒙古人越过了多瑙河,欧洲人才真切地认识到,这不是什么长老约翰,他们说,这是来自地狱的魔鬼,是上帝之锤,是世界末日用来筛选罪人的巨人。


pku小动物


虚构的名人。

不管是从影视作品,还是从一些文学作品中,我们都能看到很多大英雄或者美女,但是很遗憾,我们很熟悉的一些人历史上根本不存在,只是虚构出来的。


1、四大美女之貂蝉。

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是文学作品中对古代四大美女的美称,他们也成为了中国古代美女的代名词。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貂蝉不但是美人,而且可以成为英雄。就是她,在司徒王允的一身安排下,成功将董卓和吕布这对义父义子离间,借吕布之手杀死了奸臣董卓,这一段令人印象深刻。西施、貂蝉、杨玉环、王昭君,这四个美人是否都是真实的历史人物呢?很遗憾,四大美女中,貂蝉在历史上是不存在的,而其他三个人都是存在的。


2、武林高手展昭。

在电视剧中,展昭是一位风流倜傥英俊潇洒的武林高手,他就是包青天的守护神,每当在包拯陷于危难之际,都是展昭及时出现,击退敌人,帮助包拯脱离困境,保护包青天的人身安全,化险为夷安全而退。正是由于展昭的大力护卫,所以包拯虽然办案得罪了一些人,但是自始至终始终没有人能把他伤害,包拯在展昭等人的保护和协助下,侦破了一些列的要案大案,成为一代办案大师。

3、无敌李元霸。

《隋唐英雄传》中,李元霸是毫无争议的天下第一高手,在隋唐英雄辈出的时期,可以说武功高强的人不计其数,能够在这些大英雄中力拔头筹,而且毫无争议,确实说明李元霸有非同一般的神功。他的一双大金锤,一个有400斤,两个就有800斤,大家想象一下,800斤是个什么概念,估计四个成年劳力抬起来都会龇牙咧嘴,但是在李元霸手里,这两个重达800斤的武器竟然被轻松地使用杀敌,更离奇的是,他竟然是个骨瘦如柴的大瘦子,他的坐骑日行千里,难怪他有这么大的杀伤力,天下第二的宇文成都,在他面前败的一塌糊涂,天下第三的裴元庆,仅仅几个回合就俯首称臣。这些战绩的确让人惊叹,但是很遗憾,李元霸也是虚构的。


智者说历史


“天宝大将”宇文成都

宇文成都是《说唐》里虚构出来的人物。他是宇文化及的儿子,被杨广封为隋朝天宝大将军,赐“天下第一横勇无敌”金牌。隋唐第二条好汉,可惜,遇上一生的宿敌排名第一的李元霸,大战于紫金山,终究不敌李元霸,被撕成两半。



颜值

宇文成都身长一丈,腰大十围,金面长须,虎目浓眉。头戴一顶双凤金盔,身穿一件锁子黄金甲,坐下一匹能行千里黄花马,使一条凤翅镏金镗,重四百斤。这颜值和气场可赶上三国第一猛将吕布,高壮勇猛,仪表堂堂。

武力

宇文成都几乎承包了《说唐》等小说里的精彩打斗场面。他曾于南阳力挫排名第五的伍云召、四平山击败排名第四的雄阔海、伍云召以及第六的伍天锡三人联手。还曾经一招打败秦琼,因气力不佳输给排名第三的裴元庆,晋阳比武输给排第一的李元霸。



性格

宇文成都是个悲情英雄,他念大隋对他天高地厚之恩,不顾众将对他远离昏君、安身保命的良言相劝,苦尽愚忠。明知杨广逆天游江南,他依然护驾南巡。

宇文成都又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一人一镗一骑这就是全军统帅天宝大将,可是即使如此他亦没有泯灭天性里的仁慈与柔软。


花灯夜他横镗立马巡视长安,鲜衣怒马如金甲战神,就是这样一个战神却不忍伤熊阔海性命,仅仅拉断了他的弓给以正告;面临爬行在地的女子,他没有以此挟制秦琼等人要他们屈服,他却道:放了她,他们不是一伙的;面临被扔过来阻挠他的士兵本以为他会一脚踢开以显大将军的威仪,但他却单手接住放在一边;忠臣受难他不忍直视,拼着欺君罔父他也要放忠臣一条生路,不杀妇孺不欺微小,不论战场之上还是殿堂较量都光明正大,顶天立地。

结局

十八路反王进逼扬州,截杀杨广。宇文成都以重伤之躯撕战袍、裹枪伤,横刀立马,仍打败几大战将。李元霸遂振锤出马,李元霸念成都之勇,几次不忍杀他,这次最后决战之前,他还对宇文成都做了最后的劝降,宇文成都笑答:“国事千钧重,头颅一掷轻。”


游史无终


貂蝉是不存在的

貂蝉是四大美女之一,貂蝉在三国时起到的作用很大,她是司徒王允的歌女与义女,她虽然是一名女子,但是愿意为天下苍生而奉献自己,这一点是很难得的。

在三国演义,她做为连环记,离间了董卓与吕布的关系,最终使得吕布一戟刺死了董卓,最终平定了董卓之乱,而所谓的关东联盟,却是各怀鬼胎,除了曹操与孙坚是真心反董,其他的都在保存实力,扩大自己的地盘。

可是貂蝉毕竟是三国演义虚拟的人物,不过貂蝉是有其原型的,她是董卓的侍妾,吕布与之有染,吕布为什么会背叛董卓,就是因为他担心董卓会加害于他,毕竟董卓的脾气也很差。

鬼谷子也是不存在的

史记上面有记载,苏秦与张仪是师兄弟,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师父,叫做鬼谷子,但其实,苏秦与张仪并不是同一个时代的人,张仪要早于苏秦,所以根本不会发生,张仪是受到了苏秦的羞辱(暗里却支持张仪)才入秦的。

即使两个人不是同时代,那么他们的师父显然不可能是同一个人,另外还有记载,庞涓与孙膑的师父也是鬼谷子,但是庞孙两个人的时代又要比张仪要早个几十年,所以他们的师父也不可能鬼谷子。

不止他们四个,可以这样说,春秋战国里面的那些名人,比如吕不韦,李牧,商鞅,也被说成是鬼谷子的弟子,也有人说其实鬼谷子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学院,但显然,这种也是一种想象。

穆桂英与花木兰

两个都是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但是她们都是文学作品里面的形象,并不是真实存的,另外杨家将里面的人物也基本是虚拟的。

八贤王

按照杨家将的故事,八贤王的身份,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或者赵德芳),但是这两个都很早就死了,没有活到宋仁宗时期,另外八贤王还掺杂了赵光义的儿子赵元佐(赵元俨),可以这样说八贤王代表了北宋宗室的集合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