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永玉题的“世界长大了,我他妈也老了”是好的书法作品吗?

李玲


麓风轩很明确地告诉大家:这不是好书法,不值得宣扬,更不要误导“愚乐”大众。

只是黄永玉老头子还有点名,字因人贵,才得以让他有表现他倔强、顽皮、张狂性格的机会——他是名副其实的“顽主”,写这字也就是要过把“顽主”的瘾!要论书法或写字,头条里有很多网友写得比这好,但换了你我中的任何一个人,都不会有人买账。



要算书法,也只能算是“名人书法”,所谓名人书法,更主要看的是名,像马云“画禅”那种468万元天价的作品,就书法价值而言不值一张宣纸钱,但人家看中的不是这个——只是一种变相的“卖名”。

对于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来说,不要受这种变了味的书画行为错误引导,更不用愤愤不平,这种玩意跟艺术基本不沾边。

你说呢?


更多书法技巧与精彩内容,请关注【麓风轩】

书法公益课堂,写字经验分享!


麓风轩


黄永玉先生是“老要张狂”的代表,他在人生九十办画展之时,大庭广众之下,有几副字抓人眼球。其中

“人说八十不留饭,大伙吃给他们看。”诙谐可爱,铿锵坚定。

“世界长大了,我他妈也老了。”神采飞扬,浪荡不羁。



我相信,说一位老艺术家庸俗的人大约是不懂艺术的。

其实,黄先生这种玩笑的背后是有他的深沉底蕴。

黄先生曾说: “表叔(沈从文)是个很规矩的老实人,一辈子朴素的生活和工作。他不像我。我是盐,他是棉花,如果历史是雨的话,他将越来越重,而我将越来越轻。我是经不起历史淋浴的,因为我太贪玩而又不太用功。”

可以说,黄先生看得非常透彻,要不然怎么能玩到了九十多岁呢。

其实,黄永玉勤奋且不崇尚空谈,尤其不喜欢那些强加在艺术上的沉重使命。对于那些不大理解他或又不懂他的人,他丝毫也不在意。

他黄先生总是说:“只要自己画的画别人喜欢看就好了,如何归类并不重要,创新也不是目的,关键是要画出好画来,不算国画也没关系,我没有闲暇去进行那些争论,有时间不如多画些好画。”

这样的境界当今艺术节几个人能够做到。



  黄永玉曾从巴黎到佛罗伦萨画了半年的画,工作量非常大:

  “画分两部分,一部分是风景写生,包括巴黎塞纳河沿岸的长手卷,以及佛罗伦萨全景的一个长手卷,再就是一些零碎的法国和意大利有关著名艺术家故居掌故的画。一部分是30余幅一米二见方的油画,包括风景和一些所谓‘主题性’的作品。还有七八件小型雕塑,都是一些有意思的东西。文章则是一篇篇的游记散文,先写了12篇巴黎,以后则是佛罗伦萨,大约也有这么10来篇。几个月来,我就这样送走了时间。”

  九十岁的黄永玉几乎都给了创作,和这样一位老者相比,不要说学识和成就,仅勤奋这一点就会令很多艺术家感到惭愧。

黄永玉爱车。在他的这些宝贝中最值得一提的还是他的第一辆尼桑跑车。黄永玉曾在一次访谈中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那时候可不像现在这样,这第一辆尼桑小跑可是北京的第一辆私家车,因为当时私人要拥有一辆汽车没有先例。最后据说还是经过特批才办妥其他手续的。”接下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他又购买了一辆德国原装奔驰S320。

还有一则趣闻。

  2000年,黄永玉在北京建好了“万荷堂”后,竟然心血来潮,从德国买了一架马车,有时候自己驾着马车在通州徐辛庄“万荷堂”外面的公路上玩。那时候,“万荷堂”周围的居民都不知道驾车的老头儿什么来头,只是觉得老头儿可爱好玩。后来,大家才知道他是个大画家。

现在,回过头来,再看那句他妈的,咱们的心里是不是舒服多了。


大先生的故纸堆


说实话,这幅作品我第一次看的时候竟然没有认出来,是别人说了以后我才顺下来的。

黄永玉的名头确实很大了,当代著名的书法家,人称“鬼才”,一进荣宝斋的大门就能看到他的大尺幅的画作,他的画善于造型和用色,表现了非常的强。

其实他的书法也是非常好的,很有文人气的,著名的酒鬼酒就是他题写的。在网上也找到了他的几幅书法作品,写的确实挺好,如下图:

这幅作品看着是不是很有文人的气息啊,我工作的地方还挂了他的一幅仿制品“契而不舍”,看着写的也很好,技法和功夫都有。

至于他的这幅“世界长大了”,完全是他的一种自我的发泄,是他感情的流露,写的直接而真实,这就是黄永玉吧。

这不仅是一幅书法作品了,可以说是一幅艺术作品,流露出黄永玉对于人生的感叹,以及无比的自信。

不信你去看老板和普通员工的签名,他们的流露出的状态是不一样的,黄永玉就是这么自信这么有意思。

你觉得呢?

码字辛苦,


不二斋


不是好的书法作品,因为详细审视了每个字很难发现出经

典的书法语言符号和信息。

但你又不能否定这是一幅很传神的书画艺术作品,它亦

书亦画,用无拘无束的绘画技巧,用灵活跳跃的线条完美

地把作品原意阐述的淋漓尽致,深刻而完美。展现了作者

用绘画技巧与书法艺术巧妙嫁接的天才能力,不得不惊叹

大艺术家的超人创作能力,另人赞叹不已!

作品的最大亮点是,画家的创作风格使得作品原意更加

清晰丰满,把作者幽默风趣,自嘲豁达的生活态度表现得

活灵活现,使书法绘画充分融合,达到了单靠书法技巧

难以实现的艺术效果。

所以,虽然说这不是一件好的书法作品,但它是一件难得

的书画艺术珍品,它丰富了书画艺术创作的色彩,并为

今后的书画创作留下了深深的思考与记忆。


素里布衣杨半


黄永玉老先画确实有功夫,市场也好。

但他的字,说实话,还没入门。但又不得不说,他的字能唬人。

说没入门,看他的字,没临过帖,随心所欲,不客气地说,就是一江湖体,没有笔法。

说能唬人,因他胆大,敢写别人不敢写的。毕竟是大画家,画家懂构图,他可以按画画的构图法来写字,写出来还能镇住人。

这一点,湖北的周韶华与他有点像,都是大画家,都能写点字,虽不规范但能唬人。

话说回来,画家就是画家,咱也不能对人家要求太高。


千年兰亭


我觉得是相当不错的书法,因为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都充分表达出了真性情。这种真性情的抒发才是书法作品最本真的美。如果书法作品都要写成名家名帖那样,失去书法的内容和灵魂,那这样的书法作品灵魂在哪里?

我认为书法作品应当做到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不光要有特殊的运笔表现,还需要内容表现和形式表现。黄永玉早已过了追名逐利的年纪了,像一个率真的青春期孩子一样通过书法表现自己真实的想法是没有错的。



欣赏书法作品,笔法、表象固然重要。还是性情和个性能在书法当中表现出来才是美好的象征。


所以我认为,凡是能通过书法去窥探书写者的内心世界、个人情怀。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这就要求欣赏者能像一个出家人一样放空自己,以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去研究书法的魅力。如果一味地抱怨、排斥、贬低别人,非但不能提高自己,还会让自己错过原有的美好。


明清书画鉴赏


披上一件衣裳,驴子都能摆出颐指气使的神气。

人要出了名,放个屁都能有人把这屁吹成余音绕梁,似兰之馨的妙响异香。
“世界长大了,我他妈也老了”。这是什么话?很富哲理?还是很具学识?就是驴子放的一个屁。


子衿书法


黄老先生,我为黄永玉创作的水墨国画肖像作品。



水墨肖像画家李潮革



赵普老师的金刚经片段,自古而出新,高人也!


京蘭1



德从宽处积,福向俭中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