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壞人總選擇女大學生下手?

踏雪尋梅wsy


這是典型的新聞誤區。女大學生這個詞,本身自帶光環,代表了女性中有知識有文化有素養的那部分優秀女性群體。如果女大學生被騙被害,就形成了新聞的“反差效應”,格外吸引眼球,很容易成為熱點。比如,最近幾起女留學生被害事件,掀起網絡大波。這樣的新聞看多了,就會覺得女大學生怎麼這麼笨這麼單純,容易出事。

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新聞。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普通女孩出身,就沒有那麼大的新聞效應,如果是女大學生出身,就容易壞事傳千里。其實,女大學生從小學就開始接受安全教育,尤其是如何對待陌生男人,家長和老師都會經常教育。女大學生,並沒有新聞裡想象的那份單純,容易被騙。騙子也不至於非要去騙那些智商比他還高的女大學生?

為什麼大家會覺得女大學生出事多呢?一方面是新聞標題的爆炒,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女大學生給人一種“書呆子”的感覺,尤其是女博士,簡直就是“第三種性別”。高中畢業的女孩,沒考上大學的都去打工了,有了社會經歷和經驗。那些考上大學的女生,還要在“象牙塔”裡再學習四年,甚至七年十年。一直在讀書,社會經歷少,難免給人以“單純”的感覺,並且女生自己還假扮“清純”形象,所以才說大學是“象牙塔”呀。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現在部分女大學生“社會化”很強,經常參加社會上的聚會、狂歡,甚至晚上去蹦迪、泡吧;還有就是,她們也喜歡上社交媒體,廣泛認識人。另外,現在一些特殊社交載體也多了,用手機就可以找到各類人群,交際面甚至比一些工作女性更大更廣,接觸到壞人的概率更大,無形中也增加了受害的概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