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出来的康复病人

“守”出来的康复病人

△长沙市第一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周志国 图 / 记者金林 张云峰

" 她当时是自己走着出院的嘞!" 谈起最让周志国有成就感的一个病例,就是这位 " 守 " 出来的康复病人。

腊月二十九,唐奶奶被确诊新冠肺炎进入隔离病房。由于很多亲戚居住在武汉,她曾前往武汉和大家聚会,进入病房后还沉浸在和亲人相见的欢乐中,经常和医护人员聊天,整个人十分轻松,全然不像一个病人。

由于唐奶奶之前就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大年初一这一天,唐奶奶病情加重,开始缺氧、呼吸衰竭,并且出现很明显的焦躁,最严重的时候高流量呼吸治疗仪和无创呼吸机交替使用,吸氧浓度达到 85%,仍然无法活动,只能维持身体最低水平。

周志国在治疗的同时给唐奶奶注射了适当的镇静药物,让唐奶奶保证足够的休息。每次休息醒来,情况又会出现一点好转。

" 护理重症病人很看重医生操作,但穿着防护服行动不便,护目镜又经常起雾,难度提升不少。" 有时,为了不错失最佳抢救时机,周志国和同事们只能在病房外的一条过道上休息 " 蹲守 "。很快,在医护人员日夜不离人的守护下,唐奶奶开始好转,逐渐康复。

" 医生,你们太辛苦了,我要是再睡过去了你们就不要救我了。" 治疗后期,由于病情加重身体不适,唐奶奶的情绪从刚进院的积极发展为接近崩溃,不像以前那样和大家闲聊、抱怨身体的难受,甚至开始对医生交代起后事。

周志国感受到病人情绪的变化,多年的临床经验让他深知健康的心理对疾病起着积极作用,他来到唐奶奶病床前不停地开导她:" 你要坚持下去呀,一切都有希望,我们还有很多秘密武器,你要相信我们一定能治好你的病。"

光自己开导还不够,周志国还请来医护人员帮助老人每日与家人连线视频,看到自己一手带大的孙子在镜头前为她鼓劲,唐奶奶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病人如果不再焦虑,调整好了情绪配合治疗,是可以加快恢复速度的。"

" 唐奶奶能够康复,我也很感谢我们团队的配合,我们都不是神,我们只是在各方面做到了尽我们所能。" 周志国认为,这是令他最有成就感的一次救治经历。

潇湘晨报记者梅玫 通讯员黄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