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福尔摩斯”般排查疫情 万宁市疾控中心“七剑客”的战役记

在万宁,有这样一群女人,她们虽不是站在隔离病房里抢救生命的“白衣天使”,却是站在公众前筑起疫情防护屏障的“健康卫士”。在抗击新冠肺炎战役中,万宁疾控中心的姐妹们挺身而出,抛开家庭,日夜奋战在疫情防控最前沿,用自己的责任和专业,筑起防护万宁64万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铜墙铁壁”。

像“福尔摩斯”般排查疫情 万宁市疾控中心“七剑客”的战役记

1月21日,农历十二月廿七,离除夕之夜只有两天。家家户户正在为迎接春节的来临而忙得不可开交,而就是在这个时候,作为万宁疾控中心流调组组长的玲玲却带着她的“七剑客”夜以继日追着病例行踪,展开“福尔摩斯” 模式的侦探工作。

疫情报告、病例调查、病例样本采集、密切接触者追踪、书写调查报告......她们用扎实的专业功底,采取抽丝剥茧式的调查方式,将一个个看似毫不相关的片段,穿成一条条紧密相连的感染链条,迅速将其斩断,从而控制传染病传播扩散。

像“福尔摩斯”般排查疫情 万宁市疾控中心“七剑客”的战役记

流调工作并不简单,需反复询问患者,当患者回忆不清时,还需结合大数据或电子支付凭证、监控等手段,逐一还原其活动轨迹,追踪密接者,同时赶赴现场对居住及周围环境进行调查,进一步完善调查信息。她们的神经会一直处于绷紧状态,总担心会漏了哪个环节。直至梳理出完整的密切接触者的图谱和调查报告后,她们的着急和紧张才能悄然逝去。

“七剑客”中的娜娜是一名党员,有两个孩子,一个5岁,一个才2岁。因为疫情紧急,娜娜只能托付给年老体弱的婆婆带,两个小家伙很淘气带着很费劲,但年老的婆婆从未在她面前唠叨抱怨。

“这个年特别孤单,但是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她平安归来,不论多久我都在家等着她。”娜娜的老公为了让她安心工作主动分担带小孩和家务活,尤其在疫情期间二宝感冒咳嗽,自己带着小孩去看医生却没跟她提及。

娜娜说,她每天早出晚归,这段时间只能在孩子的睡梦中端详两个孩子,每次很晚回家时婆婆和老公都会亲切地问她“累吗”“洗洗休息吧明天好工作”,家人的理解和支持让她全身投于战“疫”中不知劳倦,只在心中默默地念着待疫情结束后好好补偿家人与孩子吧。

“七剑客”中的小插曲有无数个,唐唐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忙碌中接到孩子的来电问:“妈妈啥时候回家啊?”唐唐总是微笑地回答:“妈妈在外面与病毒打战。”孩子问她:“病毒欺负妈妈么?我叫爸爸揍他。”孩子纯真的话语总能把大家逗乐,也消除了一身的疲倦。

像“福尔摩斯”般排查疫情 万宁市疾控中心“七剑客”的战役记

从2月10日开始,在兴隆温泉酒店里,总会出现一队全副武装的“奥特曼”,她们戴着口罩,戴着护目镜,全身包裹在严实的防护服里面。她们,就是离病毒最近的人——病例监测采样组的工作人员。

按照疫情防控指南的要求,病例监测采样组必须对在兴隆温泉酒店集中医学观察的154个密切接触者进行咽拭子采样筛查,采样组共12人,最大的54岁,最小的28岁。确诊新冠肺炎最主要的检测方法就是采集病例的咽拭子标本做核酸检测,当天要完成一百多份监测样本,工作量很大。

像“福尔摩斯”般排查疫情 万宁市疾控中心“七剑客”的战役记

在采样过程中,要求采样的人员必须将棉签伸进密切接触者的咽喉深部,病毒是可通过气溶胶传播,这意味着采样人员要面对更高危风险。进入隔离区,刚开始大家心里还是会有点紧张,加上一身重重的防护装备,身体又闷又沉。在隔离区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来回穿梭在隔离区的楼道中,连续奋战了4个小时,终于顺利完成了采集样本收集的任务。脱下防护服时,汗水已经浸透了衣衫,氤氲了护目镜,深深的勒痕印在了她们的脸庞,平日里特别爱美的她们此时却毫不在意,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会心的笑容,不知不觉中像经历了一场亲身与病毒交战的体验。

当有人问她们,“你们有害怕的时候吗?”她们总是回答说,“有,但我们是疾控人,更是专业的医务检验人员,我不去谁去?”一句平常的话语,道出了所有疾控人的心声。病毒面前,她们不畏艰难。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这场大战役中,万宁疾控的这群“女汉子”们坚守着岗位,在阖家团圆时刻,抗战一线,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狙击战。她们是平凡的女人,是慈爱的母亲,也是英勇的战士!她们跨越了年龄和性别,是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一道绚丽的风景线。


记者:梁振玮 叶容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