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疏导,一个必须面对的话题

  当前,全国疫情已经得到基本控制,国内新增病例降为个位数,在院治疗的病例越来越少,各地援鄂的医疗队也即将胜利归来。在这一个多月里,这些医护人员逆行出征,为抗击疫情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各地包括海南省都出台了不少政策措施,关爱援鄂医疗队及其家人,最大程度让他们放心、暖心。笔者认为,除了物质上的支持和奖励,也不能忽视对这些医护人员的精神关怀,要提前安排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和慰藉等工作。

  众所周知,这些医护人员援鄂期间与时间赛跑,与病毒搏击,不分昼夜救治病人,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身体和心理都非常疲累。同时,由于每天的工作要接触大量的病人,不少是重症患者,这些医护人员随时面临着可能被感染的风险,也随时会面对病人病情加重甚至离世等各种摧残人心的场景。医护人员也是人,这些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压力叠加起来,确实是难以承受之重。有专家坦言,“医生一点都不冷血,医生非常爱病人。但这次抗击肺炎疫情过程中,很多医务人员出现问题。”有媒体报道,在武汉第三医院的心理咨询室,80%前来咨询的医生护士都哭了。还有不少年轻医护人员表示“等这事儿结束就辞职。”

  这些一线医护人员的身体心理状况,值得我们深思和重视。我们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在抗疫前线战斗归来后,还要承受身体心理上的重重压力,难以进入正常的工作生活状态。因此,我们要在这些援鄂医护人员归来前,提前做好安排,给他们精神上的抚慰和关怀,帮助他们排解心理负担,释放压力。比如可以给他们充足的假期,让他们充分休息,调整身体状态;又如可在医院设立专门心理咨询室,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做好心理干预,帮他们排解心理压力和负面情绪,使他们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以更强壮的身体状态,来面对以后的工作和生活;还可以教他们一些常见的缓解压力的方法,引导他们通过自我的调节,释放自己的内心等。

  当然,关爱援鄂医疗队的心理状态,除了医疗卫生部门以及他们所在医院的努力,也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努力,给他们营造轻松、快乐的氛围,重新审视我们对待医护人员的态度,以更大的支持和尊重,让包括援鄂医疗队在内的医护人员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归属感,让他们卸下包袱,以更加积极、向上的心态,拥抱新生活。(赵有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