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從科技助力全國多領域防疫工作,AI助力疫情防控

日前,我國新冠疫情已逐步呈現出回穩好轉局勢,但隨著各地返工潮的到來,及境外輸入性肺炎的比例的增高,疫情防控工作仍較為嚴峻。在防疫過程中,人工智能、機器人等技術得到了各領域運用。作為全球人工智能領軍企業,雲從科技充分發揮AI核心技術優勢,助力全國多領域防疫防控工作,並取得了顯著成效。

雲從科技助力全國多領域防疫工作,AI助力疫情防控

AI智慧防疫落地白雲機場

隨著各地復工返程人流高峰的到來,紅外熱成像體溫檢測成為地鐵、火車站、機場等重點監控人流密集區域的關鍵防控設備。日前,由雲從科技開發的雲從AI智慧防疫檢測方案在廣州白雲國際機場成功落地,提供了體溫異常人員篩選、未戴口罩的識別與預警、人臉實時抓拍、體溫異常人員軌跡還原、數據智能檢索等功能,有力保證機場防控運行的工作效率。

該檢測方案通過紅外熱像與AI技術相融合,採用雲從AI雙目測溫IPC-A技術,來實現對人員體溫的非接觸無感檢測,並關聯可見光相機進行人臉與人體的智能檢測、跟蹤和結構化。方案產品包括大鴻AI盒子、AI測溫儀,可實現遠距離、非接觸式、多人同框測溫,降低排隊導致的交叉傳播風險。設備還可根據不同的環境自動設置測溫標準,檢測精度可達到±0.3℃。

雲從科技助力全國多領域防疫工作,AI助力疫情防控

雲從AI智慧防疫檢測方案成功落地廣州白雲國際機場

嚴防智能島出入關口

在抗擊疫情過程中,出現多起公共場所不按要求佩戴口罩的事件,為防疫工作帶來較多困難。對此,雲從科技提出了公共出入口智能口罩識別提醒解決方案,並在上海張江人工智能島落地運用,可有效降低疫情防控管理難度,提升疫情防控效率。

該解決方案通過智能相機或智能終端設備的AI技術突破,實現疫情防控關鍵應用,並配合靈活的組網方式,適用於多個城市場景,包括室外公共區域出入口、室內門廳等場所。只需在重點區域部署智能相機,設置需要重點預警的人員庫和口罩檢測識別規則,即可快速實現對防疫重點人員出現的輔助識別預警和對不按規定佩戴口罩的人員進行自動提醒,從而達到防控目的。

雲從科技助力全國多領域防疫工作,AI助力疫情防控

部署在張江人工智能島帶有防疫功能的日曜AI相機

提升航司園區門禁防控

去年4月,航司園區與雲從科技聯合研發的雲從智慧園區解決方案,在此次疫情防控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該方案中的朱雀人臉識別終端,採用非接觸、可靠、高效且無感知的方式,對體溫超出一定閾值的流動人員和未正確佩戴口罩的人員,發出異常預警,並快速顯示體溫不在正常範圍的人員及溫度,有力遏制了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

雲從相關負責人表示:朱雀人臉識別終端採用人工智能技術,利用"人臉質量模型",先對人臉進行口罩遮擋判斷,再對遮擋區域進行信息提取,同時加強了對人臉可見區域的判別能力,並對人臉檢測、人臉配準(關鍵點定位)、人臉屬性、人臉識別等應用環節加強了技術攻堅。尤其是在人臉配準方面,雲從科技研發出"Mask增強神經網絡算法",可以憑藉圖像編輯技術,迅速合成海量虛擬人臉口罩數據,並進一步優化提升算法。這些都為極大提升了產品的防控力度。

雲從科技助力全國多領域防疫工作,AI助力疫情防控

落地航司園區的雲從朱雀人臉識別終端

智慧社區守護哈爾濱

疫情期間,社區的防疫安全管理也十分重要,多省市的智慧社區都採用了雲從科技智慧社區解決方案。在黑龍江哈爾濱某小區,就採用雲從智慧社區解決方案做好防疫重點人員管控工作,包括實有人口管理、人員管控、人車軌跡研判、異常告警處置、潛在風險預控等,有效提升社區防疫工作效能。

該解決方案帶有"口罩佩戴預警"功能,禁止不佩戴口罩人員進入社區,並語音提示安全佩戴口罩。進出小區人員和車輛還可自助登記小程序,進行自助信息填報,減少人員接觸風險。據悉,早在去年該方案就基於雲從人工智能算法、大運智能安防社區系統與華為Atlas人工智能計算平臺,通過應用智能化技術與設施,來助力構建更加平安與和諧的生活社區。

雲從科技助力全國多領域防疫工作,AI助力疫情防控

哈爾濱某小區部署的雲從天官視頻人臉門控機

自武漢疫情爆發以來,除了著力技術產品落地外,雲從科技還致力於向武漢等地捐贈護目鏡等多項公益事業,積極承擔社會責任。雲從科技正以領先的人工智能技術與逆行者們共同守護好防疫戰線,去贏得這場防疫戰的勝利,讓明媚的春光重回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