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增确诊病例”数字的背后

抗疫 | 每日“新增确诊病例”数字的背后

“2020年3月15日0-24时,重庆市无新冠肺炎新增确诊病例报告,新增治愈出院病例1例。”

至此,重庆目前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实现“清零”。

这是自1月下旬开始,每位重庆人都在关注的信息。

但你知道这串数据是由谁统计的吗?答案,在前一天晚上。

近两个月来,每天深夜23:55,重庆疾控中心流行病学分析组卢戎戎、邓华欣和徐佳薇都会紧张地守在电脑旁,5分钟后,重庆市各个区县及定点医院将更新最新的疫情数据。他们3人要用最快的速度,将这些数据下载、汇总、分析、核对,制成“重庆每日零点疫情报告”后发给相关单位。

“每天早上大家看到的新冠肺炎疫情数据,就包含在这份报告内。”徐佳薇说,为让相关部门及时了解疫情情况,这样的报告,每天他们要写5份。“但白天的报告中还会有更多内容,仅中午12:00准时上报的‘重庆专题分析’就有30多页,包含近40个图表。”

为保证报告的准确性、及时性,由16名流行病学及卫生统计学硕士、博士组成的流行病学分析组已日夜连轴工作近两个月。

他们每隔2小时,就需要收集、审核一次医院上报的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情况,并实时分析各区县上传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每天,他们都要逐字逐句地阅读这些报告,不敢放过一个细节。因为每份报告背后,都凝聚着一线医生护士和各区县疾控中心工作者的心血,因为只有在这些信息里,他们才能找到疫情传播的线索。

每发现一个重要情况,李小平都会忍不住拍一下桌子。

“我们共用一张‘办公桌’,每次他拍桌子我们电脑都会晃。”熊宇笑着说,“但我们喜欢他拍桌子。”

他们的办公室是一间会议室,16人围坐在一张深红色椭圆形的会议桌周围,用各自的笔记本电脑办公。桌子正中摆放着投影仪,四周散布着文件、水杯、蛋糕甚至空掉的饼干盒。

抗疫 | 每日“新增确诊病例”数字的背后

重庆疾控中心流行病学分析组成员正在工作 图/受访者供稿

每天中午12:00,组长沈卓之都会将前一日的《重庆新冠肺炎疫情专题分析报告》交给李勤所长,然后发给重庆市委、市政府、市卫健委等相关部门。

这份报告,详细分析了全市及39个区县各自新增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的年龄、职业、感染来源、发病特征、发病时间、确诊时间等信息,而且每一个信息都进行了横纵对比和解读分析。

这是重庆疫情防控的基础,每天中午12点都会更新一次。

为了及时分析情况,他们有的凌晨2点就开始工作;为了根据最新数据指导各区县部署防控工作,他们常常开会到深夜……

虽然没有在一线与新冠肺炎正面搏杀,但他们报告中的每一个字,都是攻击“敌人”的子弹。

他们,是这场战疫的幕后英雄。

近两个月来,他们每天工作时间都超过14个小时,超负荷的工作使得他们眼睛布满血丝。油垢的刘海、黑黑的眼圈、口罩后蜡黄的面容,已经是他们的“标配”。

但没有一个人在乎,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的工作关乎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一户户期盼平安的家庭。

一个月前,沈卓之曾在朋友圈发过一首小诗为自己鼓劲:

楚天风,江城雨,

新冠肆虐巴渝地。

赤子心,一线临,

铁肩道义为人民。

2月19日,沈卓之的母亲因肺部原位癌接受手术,3月1日父亲也重病离世……接连的打击没有压垮她,反而给了她愈挫愈勇的坚韧;组织的关怀,同事的宽慰,让她从悲痛中走出,坚守在岗位上继续做好每一份疫情分析。

到3月15日,重庆已连续19天无新增确诊病例,全市在院确诊患者“清零”。

沈卓之也终于迎来了自己2020年的第一个休息日,这天,她穿着红色的裙子,在金黄的油菜花田里,仰着头用力呼吸,感受着这来之不易的春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