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见患者笑容 不负千里逆行——记我省支援湖北孝感医疗队队员孙丹杰

汉川——对于孙丹杰来说,一个多月以前,只是两千公里以外一个陌生的地名。如今,这两个字已经在她的生命里留下深刻的印记。

作为黑龙江省第三批、绥化市第一批驰援湖北孝感的医疗队员, 2月12日,孙丹杰离开肇东市第一医院,第一次来到湖北省孝感市,走进汉川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

得见患者笑容  不负千里逆行——记我省支援湖北孝感医疗队队员孙丹杰

得见患者笑容  不负千里逆行——记我省支援湖北孝感医疗队队员孙丹杰

看到患者的笑容,值得!

深处暴风眼,孙丹杰一如既往的冷静、温和。

刚到重症监护室,孙丹杰就投入工作。十五年工作经验的医生,她全心投入工作。但面对备受煎熬、身心俱疲的患者,她心疼不已。

一位中年患者,肺部感染严重,胸闷、呼吸困难,晚上睡不着觉,状态特别不好。孙丹杰特别关注他的病情,哪怕休息时间,都在工作群里一直看着他的呼吸、心率和血氧监测。晚上回到寝室,只有看到工作群里护士发出来的监测指标都正常,才能舒一口气,睡着觉。她和同事不断鼓励患者,积极治疗一定能战胜病毒。

如今,这位患者核酸检测双阴,肺CT病灶也明显吸收了。看着病人好起来,孙丹杰和同事们比他本人还要开心。

一位75岁的婆婆,住院久了开始闹情绪。不想吃药,也不愿意吃饭。孙丹杰就把妈妈给她带的蛋糕喂给老人吃,劝她快点好起来回家看她的小孙子,同时对老人的用药情况酌情调整。有一天,婆婆突然拉着她的手,笑着说:“小孙医生,我今天感觉很舒服,想要多吃点饭呢。谢谢你!”

孙丹杰觉得能看到这样的笑容,一切都值得。

得见患者笑容  不负千里逆行——记我省支援湖北孝感医疗队队员孙丹杰

儿子眼中的“大白”

离家近一个月,视频聊天时,看到儿子那一刻,孙丹杰红了眼眶。可是儿子的话,又让她笑了起来。

“妈妈,我看到你穿着防护服的照片了,圆滚滚的,真可爱,像大白一样。”

每天上班,孙丹杰先穿上一层隔离衣,然后是防护服,最后再穿一层隔离衣,戴上三层手套,戴着护目镜,化身“大白”——那个迪士尼动画中守护健康的机器人,就这样走进一间间隔离病房。

随着汉川气温升高,防护服里的“大白”越来越热。孙丹杰手上过敏多次起了皮疹和水泡,耳朵被口罩带磨破了。

白白胖胖的“大白”一遍遍穿梭于病房,脚步也越来越慢了,眼球感觉要冲出眼眶,时不时感到一阵恶心,乏氧。

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带着护目镜,每次抢救结束,他们都汗流浃背,像刚从水里捞出来一样。

这个时候,“大白”多想喝一大杯水,多想大口大口的呼吸新鲜空气,但是不能,因为工作还要继续,还有病人等着她。

为了让患者听清楚,戴上厚厚的口罩的孙丹杰只有尽量大声说话。每每与患者沟通完,口干舌燥、嗓子沙哑。

得见患者笑容  不负千里逆行——记我省支援湖北孝感医疗队队员孙丹杰

我将女儿借你

她是最美逆行者,也是为人膝下的女儿。

孙丹杰的母亲在送别女儿时,拉着领导的手说道:“我将女儿借你,望健康归还”。

看着女儿渐去渐远的背影,平时不常用手机的她将手机终日放在身边。2月12日晚上11点,她收到了女儿发来的第一条信息:“我已平安到达湖北孝感,勿念”。

“妈,我已经进入工作状态,很多同事都不熟悉,穿上防护服更认不出谁是谁,为了方便都在防护服上写上自己的名字。”

“小杰,你要做好防护,注意休息……”

“妈,您不要担心,我们每次都是在感控科专业人员的监督下做好防护的。”

“小杰,你手上过敏起的皮疹和水泡好没好啊?”

“妈,这边的确诊病例和患者越来越少啦,领导们说我们终于要看到胜利的曙光啦!”

“我在这吃得好,住得也好,你别惦记。” 孙丹杰安慰着母亲,却又忍不住掉下眼泪说,“妈,我今天特别想吃你做的菜。”

得见患者笑容  不负千里逆行——记我省支援湖北孝感医疗队队员孙丹杰

想去看看武汉的樱花

从医十五年,忙碌是孙丹杰的常态,没时间出远门的她,第一次来到这么远的地方。

让孙丹杰感动的是,在汉川,无论走到哪里,人们对他们都非常尊重。总有人跟他们说谢谢,感谢他们来汉川支援。这让孙丹杰感到特别不好意思,她说:“只有尽全力工作,才对得起人家对我们的尊重。”

患者减少,孙丹杰还是坚持在一线,坚守在传染病区,一直也没休息过。

“一直听说武汉的樱花很美,希望有机会去看看,也想好好逛逛汉川,这个我战斗过的地方。”这是孙丹杰医生的小愿望。(邵晶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