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村并镇,房子集中了,老百姓还种庄稼吗?

赶时代3


合村并镇这种说法并不怎么新鲜,好多年前就有了,其实也就是这个词听起来很高大上一点,事情很简单,无非就是新农村改造,农民们集中搬到楼上去居住,把农村的空房空地让出来,用于发展城区。那这样的话,是不是以后老百姓就没办法种庄稼了?我想说现在即使没有河豚病症,很多村子的农田也被撂荒了,很少有人愿意种庄稼。



合村并镇总体上来说是好事儿,是城市发展的产物。如今在农村很多房子在闲着,很多农村土地也没人种,但是城市发展空间却受限,为了更好的发展城市和农村,提出合村并镇,将几个村子合并到一起去,这样就可以有更多的土地资源来进行城市建设。当然了老百姓对于这种安排还是乐见其成的,不用花钱就可以住上楼房,是很多农村老人的心愿,而通过旧村改造就可以实现,这样双方受益。

不过合并了村镇,不代表着农民们就没有地种了。只要耕地没有被征用,那么农民的土地依旧属于自己,可以继续耕种,现在很多村子开办了农村合作社,农民们把土地交到一群专门的人手中,进行集中管理。提高了土地种植的专业化程度,农民们有技术、有资金或者有土地都可以加入进来,到时候可以领工资,比自己种地要强的多。


不过这几年好像对农村的拆迁改造不是特别多了,农民们也很少有集中到一处小区居住的了,之前我们这里有三四个村子合并到了一起,不过都只是在地域居住上合在了一起,农村自治管理方面还是各归各的,好处是这么多人住在一起,也算是南村北疃的都认识,很热闹,但同时管理难度也不小,这个村子的福利多,那个村子的福利少就能引发一波大争论。总而言之,利弊参半吧。

大家希望村子合并到一起,集中居住吗?到那个时候你还愿意到农村去种地吗?农民一旦不种地了,总感觉自己就不是农民了。


灵子


导读:前些年头精简机构,我老家的地方由镇变为村。老家的小镇按理说,不会变为村。因为,小镇的人口,交通基础设施,地理环境,财政收入都不是最后。

原因就在于上面对镇里管事的人说,你带头签字,到时候把你调走,你的孩子到时候,给他安排好的单位。结果,他带头签字,旁边村落一开始都不同意。但是,看到大哥签字了,也都跟着签字。



最后,他被调到其他镇上,没过几个月又回来成了我们村的村长,我们老镇上的烟叶收入,矿产都被收走,眼睁睁看着其他镇开采。从此,他在我们村办事,没有啥号召力,现在省里建设百强镇,我们村只有靠边站。


对于合村并镇后,房子集中了,老百姓还种庄稼吗?我谈谈个人的看法:会,可能会从自由农民变为农场主手中的农民。

首先,合村并镇后,村民或分房,或采用补贴的方式购房住在大镇上。老村子里的田,可能会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成为有钱人,种植大户的手中的地,集中起来。农民一方面会获得土地"流转金",另一方面,还能到种植大户手中种地,从种植大户手中领取"工资"。



其次,这样做,种植风险就会从农民手中转移到种植大户手中。同时,也可以便于机械化操作,提高种地的效益。减少荒田荒地的可能。进而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


但是,有些地区可能因为地理环境的限制,丘陵,山区,梯田要进行大规模的土地整改,国家投入的资金也是十分的巨大。

最后,如果大规模的合村并镇。一定要做好农民与农场主之间的协调,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农民的维权制度。毕竟,相对于农场主来说,农民还是弱势群体。


荆山朵朵


种不种庄稼跟合村并镇貌似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比如说我们这,有这么一个现象,以70年代为分界线。会种庄稼的,基本上是70年代前的人,像我爸,伯伯,生于五六十年代的那批人。而七八十年代后出生的这批人,像我叔叔,或者我们,只能说偶尔干干农活,农忙时帮忙插插秧打打禾,成年后基本上都没怎么下过田,更别提种庄稼了。

至于原因,我想农村里出来的人应该都知道。

50后60后当时的生长环境不一样,那个年代里别说农村人,就连城里的小姑娘小伙子都要到农村干活才有饭吃,当时除了种庄稼务农,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

而70后80后的人长大后,国家已经改革开放了,沿海地区兴建了许多工厂,这个时候进厂拿工资可比种田挣钱多了,还没种田这么累,因此70后这批人(包括70后)大多数人,成年后的第一选择都是进城务工,甚至很多还没满18岁就跟着大人南下广东了。

年纪大一点的50后60后这批人,由于已经成家立业,思想上也比较保守,在开始阶段都处于观望状态,想看看年轻人在外面打工到底能不能挣钱。几年时间过去后,发现在外面打工真比种田挣钱,也忍不住了,于是纷纷选择外出,弃农务工。然后到了2000年左右,能干活的劳动力基本上都进了城,因此那个时候村里的地就没什么人种了。

我说的这种现象,我想应该是大多数农村的真实写照。

至于合村并镇,在我们湖南都是2015以后的事情了,我们村就是在那个时候和边上的三个村合成了一个村,不过这时村里的人已经不多,90%的人已经进城买房或者在镇上建了房子,留在村子里种田的则基本上没有。

所以在我看来,合村并镇后房子集中,与老百姓愿不愿意种庄稼没有什么必然的关系,老百姓愿不愿意种庄稼,还得看靠种庄稼能不能让自家过上好日子。


湘俚伢子


合村并镇是我国的一项长远计划,现在已逐步推行。以后的十年或者20年农村无人居住的现象到处都是,这个问题不难考虑:

1、凡是生长在农村的人,现在都清楚地看到:凡是70后到90后出生的年轻人,基本上都入住了城市,剩下的一部分50前后出生的人,现在也已经70岁左右,再十年,已经到了80岁古稀之年,记住:80岁,而我国的平均受限是不足80岁的。60前后出生的人,现在也已经60岁左右,这部分人群是不定性人群,有一部分随儿女在城里安家,有一部分虽然在家里支撑着,挂念着家里或者土地,眼下还没有走出农村,但是他们的儿女都在城里,随着年龄的增长,这部分人群对土地种植开始撂下挑子。

2、土地转包集中管理,土地股份制合作等等,都是以后发展的模式,农民近期将会逐步退出土地耕种,有这些土地承包大户或者公司企业承包,老一辈的农民,每年收取一定的租金,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适实给农场打工,

赚取部分工资。以后的以后,失去劳动能力之后,生活靠养老补贴及各种福利待遇(比如说:退伍军人补贴,独生子女补贴,村干部退职补贴,残疾人补贴,五保户补贴等等)另外再加上儿女的贴心照顾以及土地租金,虽然生活方面解决了,最让农民担心的是:随着年龄增高,将会面对各种疾病的侵袭,住院费用难以承担,目前来讲国家还不能承担全部的医疗费用,须有儿女加自己的积蓄来解决,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会出台一些惠民政策,让更多的老人受益。

合村并镇这只是刚刚开始,以后很多偏僻、落后人少的村庄,将逐步消失,等来的是大块土地集中管理,乡镇驻地建设,大片绿油油的农作物一眼望不到边,美丽的山清水秀的乡村景色将会展现在世人面前。


农人心田


合村并镇,房子集中了,老百姓还种庄稼吗?

在农村,居住分散、人口稀疏的村庄,大多实行了合村并镇。但合村并镇并不一定就是所有的房子都集中在一起,人们集中居住。有些农村地方也实行了合村并镇,房子并没有集中,还是原来住哪现在还是住哪。

在合村并镇中,如果合村后新修建了房子,所有人要集中居住,而居住地又离土地较远,这种情况下可能无法种庄稼。

一般合村并镇,并且房子集中修建居住的农村地区,在修建新房子时会选择一些地理位置较的地方建房。而如果新房子离自己的耕地不远,那么原来的庄稼还是可以兼顾种的,因为虽然合村并镇,但农民的土地权利不变。而如果新建房离原来耕地很远,在这种情况下,老百姓再种地是很不方便的。

那老百姓不种地,难道地要撂荒吗?肯定不是的。因为现在农村已经实行土地三权分置,大户带动流转政策。对于种地不便的农户来说,可以选择把自己的土地流转出去。这样可以收一定的流转费用。

而如果合村并镇后,所有人还是原地不动,那么老百姓肯定还会种庄稼的,只是种的多与少的问题。

以阿丽本地为例,所在村都实际了合并,但并没有集中居住,所以农村还是种庄稼的。只是现在个体农户种庄稼越来越不赚钱了,很多农民种一点地,也只是为了自己日常吃喝用,并不用种自己所有的土地。现在农村大片大片的土地撂荒。所以阿丽这里这两年来也开始实行土地流转了。前两天还来了省果业集团公司,要流转租用村里的土地,流转20年,每亩流转费用为140元,多数农户都非常支持这样的做法,也愿意把自己的土地流转出去。用农民的话来说:总比荒废了强。

所以总结起来,农村实行合村并镇,房子集中了,农民是否还种庄稼,这个也要因地而异,因为有的即使房子集中了,但还是可以兼顾种地的。只是随着农村土地的改革和种地收入微薄,农户只会种植少量庄稼,越来越多土地会被抛茺,土地将会实行集中流转给大户,而个体农户只收取土地的流转租金就可以了。

我是村官阿丽,欢迎大家关注!


村官阿丽


各村并镇,房子集中了,老百姓还种庄稼吗?

请不要过于担心,无论是各村并镇,还是异地搬迁,都不会影响该有的农业种植,即便种地的人不是你,也会有人承担这项工作。在之前的一段时间,确实有不少地方掀起了各村并镇的浪潮,指尖所在的村庄,就是被其他村合并了,当地乡镇则将其他乡镇合并了。并村或者并镇,都是为了资源集中,更加方便人们的生活和开展规模经营。对于更改行政归属的各村并镇,可能对于农民的影响不大,充其量行政村可以争取更多资源,村民的生活空间都没有变化,但是异地搬迁、集中上楼的合村并镇,则会改变住所,甚至因此改变职业和生活。


村庄被合并了,居所被推倒了,庄稼还会继续种植吗?对于这个问题,肯定会有人担忧,尤其是异地搬迁的那种,距离承包田那么远,即便是种粮也会增加诸多麻烦。原有恩土地谁来种?不种地的农民干什么?这两个问题解决好了,获取就能解决异地搬迁式的合村并镇的诸多问题。
1、原有土地谁来种?虽然不能百分之百确定,合村并镇之后的土地,到底归属何处,由谁来经营,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合村并镇不是打怪升级,大号没练好就申请小号,不管不顾原有的账号。正常而言,合村并镇之后,大部分土地归属不变,还是由原有村民承包经营,只是很多土地会流传,更好地提高土地价值。毕竟很多搬走的村民,想要再回来种植,已经不像以前那样,推开门就能看到农田。

2、不种地的农民干什么?无论是否合村并镇,也不论是否异地搬迁,现在真正从事农业种植的人,确实越来越少。很多人的生活来源,由农业收获转变为打工赚钱。很多不再种地的农民,会有其他的打算,有些做些小买卖,毕竟集中之后带来了集聚人口和消费力;有些则安心打工,合村并镇也是为了发展产业,打工也有了更多选择;有些承包更多土地,专门当起种粮大户,用更加科学的方法种植。
正如很多人的想法,好不容易脱离了农村,就再也不想面朝黄土背朝天,生活方式因此想要改一改、换一换,有些人则继续坚守传统,农民不能没有土地。无论如何,土地依然会有人种,不种地的农民也会有经济来源,不然合村并镇就是华而不实。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指尖三农


合村并镇,庄稼继续耕种。

房屋集中,百业善管。拆除危房,百姓平安。零散集中,腾出好田好地扩大种植面积,这是第一大好事;

土地确权后,可以流转经营。民以食为天,种地是养民之根本。把零星的集中大块,把人力牛力可能变成小型和大型机械化,可以实行大农合作化,粮农菜农养殖业多方向发展。











团圆83


不合村并镇也不用种庄稼了 都种成树了 没地了


梦想175593847


合村并镇是未来的农村和乡镇发展的一个趋势,可以说大部分地区已经实行了合村并镇的措施。这极大的减少了当地的经济开支,提高了农村的办事效率,也净化了农村的办事机构。合村并镇适合于现代化的农村发展,也是时代发展的需求,也是繁荣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的重要手段。


合村并镇至少减少了村干部的支数,当然也减少了一些城镇的机构重复设置。比如说,几个自然村合并在一起,原先必须有一套支部和村委班子,这些人的工资是由村集体以及财政部门承担,但相应的增加了村集体的费用。当然对于乡镇部门也是这个做法,把两个乡镇进行合并以后,使得区域面积扩大了,人口增多了,但是省去了一些机构办事,大大减少了办事的人员。

合村并镇另一个出突出特点,那就是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推进。也就是把几个散落的自然村合并成为一个大的行政村,然后再建设统一的现代化标准的农村社区,这也使得农民进行集中居住,好多地方又推行了万人大社区。


把村庄进行合并集中住房,不但节省了农村宅基地的占用面积,而且方便了农民的基本的生活。至少在居住的村庄里面有了大型的超市购物广场,教学基础设施,医疗条件,娱乐场所等等,方便了农民的生活。

进行村庄合并以后,确实的出现了一些农民耕种土地的距离比较远了。毕竟一些老村庄经过合并以后复垦为基本农田,甚至这些新的社区会选择在一个交通比较便利的地方。这样新的社区距离老村庄要有一些距离,使得农民种地比较远一些,增加了相应的麻烦性。

尽管农民种地距离有些远,但农民还是照样可以种地的,尤其现在交通比较发达,人们的代步工具比以前的用脚量要快很多。特别我国已经对土地进行确权,二轮土地延保到期再延保30年不变,所以农民在至少40年内土地还必须种植的,而且农民还是愿意种植的。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农民只有靠土地才能保障基本的生活基础。并不是认为合村并镇以后农民的收入增加了,农民可以完全不去种地了,这种可能性是没有的。合村并镇只是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方便农民的生活,提高农民的幸福指数。当然,也是为了节约更多的土地资源,增加农民的收入,对于农民的土地依旧是农民种植,任何占用或者是征用农民土地必须给农民相应的经济补偿。


三农一姐


合村并镇之后,只是把村民们集中起来居住,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其实跟种不种庄稼没有直接关系。只不过通过观察那些合并了的村子,确实也都成了失地农民,不管是农耕地还是住宅地都被统一规划了,这样一来,老百姓就没有办法种庄稼了。

合村并镇这一举措,主要是针对目前有的城边方村子,常住村民比较少,农村住房大量空闲,农耕地抛荒比较多,而村子的地理位置又比较优越,所以就把村民集中起来居住,这样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更好的发展城区。

一般来说进行了村镇规划的村子,不仅仅是村民集中居住,土地也集中利用。我们村在城区周边,不过一直没有进行规划,所以很多人还是在村里居住,但是耕地早就被征用来开发利用了,昔日的庄稼地已经变成了高楼大厦,原来村子里的水库,现在也被改造成了小区的观景湖。村民们没地可种,但是这是城市规划的必经之路,大家也没有办法,村子每年都会给村民发放失地补助,农民们不用种地了,俨然成了城里人。

不过我觉得这也不是什么好事,有土地在,世世代代都可以耕种,只要够勤快就饿不死,而土地都被征用,我们能领取的补助可就是有限的了。现在村子还没有规划搬迁,等到几年之后,这些居住了几十年的老房子一拆,几个村的人都搬到一个小区里去居住,老房子、旧地就全都不是自己的了,到时候我们所拥有的就是一百多平的“空中楼阁”。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村子都像我们村这样,先征用土地再合并村子,也有的村子是先进行了合并,但是耕地还在,你就是说村民们搬到楼上去住了,仍然可以回村种地,这种形式也很不错,真真实现了住楼房吃农家菜的梦想。从农村平房搬去了楼房居住,居住环境肯定会有很大的改善,到那时候喜欢种地的仍然可以继续种地,不喜欢种地的也可以将土地进行流转,集中种植经营,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

不管将来会不会合村并镇,我们都要过好自己的生活,现在住平房种庄稼的日子,平淡安逸,将来住楼房吃公粮的生活也不赖,只要心态好,每天都是最开心的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