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最少記一味中藥-旋覆花

覺得不錯也可以分享給其他同學,微信同學想看以前的,和勤敏德微信對話框右上角有一個人頭的標誌,點它就可以查看歷史消息!文章綜合執業藥師教材、中國藥典(2015年版)、《常用中藥鑑別真偽》及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會中藥材圖像數據庫等網絡資料!下面是今天分享的內容:

來源

本品為菊科植物旋覆花Inula japonica Thunb.或歐亞旋覆花Inula Britannica L.的乾燥頭狀花序。


產地

主產東北、華北、西北及浙江、江蘇、四川、廣東。


圖片

每天最少記一味中藥-旋覆花

每天最少記一味中藥-旋覆花


採收加工

夏、秋二季花開放時採收,除去雜質,陰乾或曬乾。


性狀鑑別

本品呈扁球形或類球形,直徑1~2cm。總苞由多數苞片組成,呈覆瓦狀排列,苞片披針形或條形,灰黃色,長4~11mm;總苞基部有時殘留花梗,苞片及花梗表面被白色茸毛,舌狀花1列,黃色,長約1cm,多捲曲,常脫落,先端3齒裂;管狀花多數,棕黃色,長約5mm,先端5齒裂;子房頂端有多數白色冠毛,長5~6mm。有的可見橢圓形小瘦果。體輕,易散碎。氣微,味微苦。


性味歸經

苦、辛、鹹,微溫。歸肺、脾、胃、大腸經。


性能特點

本品苦洩辛散,微溫而降,主入肺、胃經,兼入脾與大腸經。既下氣行水消痰,又降胃氣止嘔噦,為治肺胃氣逆之要藥。


功效

消痰行水,降氣止嘔。


主治病證

(1)痰涎壅肺之喘咳痰多,痰飲蓄結之胸膈痞悶。

(2)噫氣,嘔吐。


配伍

旋覆花配赭石:旋覆花苦降微溫,功善降逆止嘔、降氣化痰;赭石質重性寒,功善鎮潛平肝降逆。兩藥配伍,寒溫並用,降肺胃之逆氣力強,治氣逆嘔惡、喘息效佳。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布包;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

本品溫散,故陰虛燥咳者忌服。


故事

民間流傳著許多藥諺,其中有一句:“諸花皆升此花沉,行水下氣益容顏”。關於這則諺語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


因為百花都有妖豔之姿,備受人們的喜愛,地位也都一天天上升,然而只有旋覆花不願看著人的臉色行事,不隨眾意,地位就一天天下降。後來,在百花封神的時候,花王就成全了旋覆花的意志,就讓它顯示出獨降的功能了。其行水、下氣、降逆止嘔等功能的確與其他花所具有的輕揚、發散、清熱之功是明顯不同的,在中藥藥理中較為獨特


往期精彩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花椒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玫瑰花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天花粉

每天最少記一味中藥-旋覆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