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亮医生的微博成了“哭墙”

李文亮医生的微博成了“哭墙”

李医生微博里的60多万条评论,是千千万万人的情绪纾解、情感堆积、良心安放,何尝不是某种民意?

李文亮医生的微博成了“哭墙”

武汉有一条心理咨询热线,在疫情的不同时期,“听见不同的哭声”。

从1月23日到3月9日,湖北心理咨询师协会的免费心理咨询热线接收了求助电话1755通。协会常务秘书长杜洺君和她的同事为3000多人次提供了心理危机干预服务。

她说,在热线中听见“各种哭”,而且收到的倾诉与求助也随不同时期发生着变化,是一条“武汉心路”。

一个80多岁老爷爷的哭,他老伴染病了,最后离世……

一个想自杀患者的哭……

全是手无寸铁的哭,崩溃的哭,暗黑里的哭……

给苦难一个透气的裂缝,让光照进来。

哭是有用的。

说是有用的。

祈祷是有用的。

倾吐是有用的……

我想到李文亮医生的微博,那里居然已“转型”成为某种意义的哭墙。

本想在清明那天,写一写这位医生微博下的各种“评论”(留言),算是致敬他与“真话”,想不到已经有人写了,不过,我的角度有所不同。

李文亮医生的微博成了“哭墙”

李文亮医生的微博,还剩一百多万粉丝,我是其中一个。

2月1日,他写下最后一条微博:今天核酸检测结果阳性,尘埃落定,终于确诊了。

下面的评论,60多万条,人们一直写到现在,而且还会继续写(评论)。

那是千千万万人的情绪纾解、情感堆积、良心安放,何尝不是某种民意? 李文亮医生的微博仿佛成了一座温暖的庙宇,或者说,成了某种意义的哭墙。

什么“意义”?我想了很久,还是觉得这个词合适:真话。

缺什么,什么就是珍贵,什么就值得痛哭。

李医生的微博里,那些“评论”,其实就是心里话,就是真话,就是人间,读着心碎或隐隐作痛,或心有戚戚焉。

有人写道:等武汉解禁,一定去武汉找个酒馆喝酒。第一杯敬你,陪你喝一晚上。这段时期心里很难受很难受……

有人写着:寂寥初春的夜里,点上一支“黄鹤楼”傻傻地坐着。你也来一支吧,小亮……

有人写着:你喜欢的我都买来了……只能买到这样的手枪腿了,车厘子多吃点!感谢你的发声!谢谢 !上图。

有人写着:这是我们寄托情感的地方,我们愿意每天来这跟一个永远不会更博的人聊天。

有人写着:“天快亮了,我要走了,带着一张训诫书,那是我此生唯一的勋章。”

有人写着:来看看一位逝去的人,也看看整个人间……

李文亮医生的微博成了“哭墙”

苦难的深刻、自由的高级、希望的光亮,必须有仪式感地表达,才更走心、解郁。我们很多难处、话语,深埋在心里,像一部历史,像一屉机密,像一张没有写地址的信封……

表述或哭泣,都需要勇气。

怕说错。怕一说就泪成行。

繁华与锥心之间、歌颂与哭泣之间隔着一个声音。

楼高了,车快了……遗憾的是“真话”却沉重了,甚至“汉语在自己的祖国流亡”,东躲西藏,狼狈不堪。

哪里没有苦或苦难?唯一的区别是让不让说,让不让哭。

风调雨顺的时候,还能一笑而过,海阔天空;而灾难、人祸风雨交加的时候,失去的,无助的,困惑的,悲愤的,恐惧的……就无处躲藏。

所以,李医生最早的几句真话、突然去世,就成了千千万万人的某种失去的寄托、某些悲愤的隐喻,就好像一个绝望的人在一棵树下坐着,突然一片树叶落在怀里,瞬间心里生出一点暖意,然后神化它……

他的事迹并不震撼的,却让我们在乎、感激、痛惜、缅怀,可见我们多么需要真话、多么在乎说真话的朗朗乾坤。

如果当初李医生等人的那些真话,能像光一样穿过云雾,或许就可以避免这场惊心动魄、殃及池鱼的劫难……

没有如果。

404也没有改变。

此刻很想在李医生的光亮里痛哭一场,就像千千万万片的银杏叶飘落在眼前。

李文亮医生的微博成了“哭墙”

忧患不会优雅。

苦难很难笑着和解。

心里有苦,生活不易,这需要一些窗口抒发、排解,不管是乱世还是盛世,社会肌体才会更健康、明快地呼吸,心理医生、哭墙、自由说话……都是“窗口”。

朱大可先生更直白:期望武汉能够竖起一座哭墙,成为提供哭泣式疗愈的灵魂医院。不仅是武汉人,全体中国人都需要一座这样的哭墙。武汉哭墙将是民族觉醒和复兴的原点。

可以吗?

有人说,“犹太人让我心疼。”

很想去耶路撒冷看看哭墙,就怕我会哭出声来。

其实,我更心疼我自己,言不由衷、哆哆嗦嗦、心知肚明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