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才是最棒的賽車電影?《極速車王》V《極速風流》五回合大PK 下

誰才是最棒的賽車電影?《極速車王》V《極速風流》五回合大PK 下


上篇鏈接:【誰才是最棒的賽車電影?《極速車王》V《極速風流》五回合大PK 上 - 今日頭條】


經過中場休息之後,比賽繼續進行。

誰才是最棒的賽車電影?《極速車王》V《極速風流》五回合大PK 下

第三回合:視效體驗——腎上腺素飆升的沉浸式體驗

賽車本身就是挑戰速度極限的刺激運動,觀眾熱愛賽車電影,多半是衝著又燃又爽的飆車戲去的,能不能帶來沉浸式賽車體驗,是一部賽車電影獲得成功的必備要素。在這方面兩部電影都可謂是典範。


《極速車王》:實景拍攝和巧妙剪輯


電影中大部分飆車鏡頭都是採用實景拍攝,一場戲就有25個專業賽車手協助,讓飆車戲更有真實感,而用來配合拍攝翻車鏡頭的道具車足足砸碎了幾十臺。

全片大概有一千多個特效鏡頭,還不到《速度與激情》的十分之一,而且很多特效鏡頭是用來製作觀眾看臺場景和賽道延伸部分的效果。

導演詹姆斯·曼高德在採訪中直言:“拍攝勒芒大賽絕對是最困難與最具挑戰的。看過電影你就會了解,超級多的鏡頭,超級多的細節,超級多事前的詳細計劃。”

整個勒芒賽的過程其實是在五六個不同的地方進行拍攝,最後通過剪輯看起來像是同一個賽道,在影片中渾然一體,完全看不出剪輯拼接的痕跡。

現場收音加上後期聲效製作的立體式聲音效果,更令觀眾身臨其境,賽車引擎的轟鳴聲彷彿就在耳邊。

《極速車王》在本屆奧斯卡金像獎上獲得了最佳剪輯和最佳音效剪輯兩項技術類獎項,獲得業內高度認可。

誰才是最棒的賽車電影?《極速車王》V《極速風流》五回合大PK 下


《極速風流》:極其逼真的車內視角


《極速風流》中的賽車戲份靈活運用景別轉換,鏡頭在外部與內部、遠景中景近景特寫大特寫之中高頻切換,製造出緊張刺激的效果,甚至把賽車內部構造和賽車手本人視角畫面毫無保留地呈現在觀眾面前。

在紐伯格林賽道上,來回切換勞達駕車疾馳和賽車內部構造的畫面,令觀眾擔憂會有意外降臨,心跟著揪緊,直到親眼見證勞達發生撞車事故。又通過被困在車中的勞達的視角,代入在熊熊烈火中命懸一線的恐懼與絕望。

值得一提的是,現實中勞達發生事故後,紐伯格林被取消了承辦資格,多年以後再恢復時對賽道進行了改造,遠離了事故賽道。《極速風流》劇組在拍攝時,是專門找到當年意外發生的道路進行現場還原的。

最後一場日本大獎賽上,天降暴雨,惡劣的天氣條件增加了比賽的不確定因素,天然地強化了緊張感。電影採用俯拍全景鏡頭和特寫鏡頭,拍出賽車在暴雨中飛馳的景象,疾馳的車輪邊水花四濺,加上車手面部特寫和內部視角畫面,觀眾完全沉浸在賽車的極速快感之中。

誰才是最棒的賽車電影?《極速車王》V《極速風流》五回合大PK 下

有趣的是,兩部電影不僅在賽道上用專業賽車比拼速度,更嘗試了一把“普通人飆車是種怎樣的體驗”。

《極速車王》中就有邁爾斯的妻子發怒飆車,以及謝爾比帶著福特二世飆車直接把老闆嚇哭的驚險一幕,《極速風流》中也有勞達開著普通汽車,載著他未來的老婆和兩個半路遇到的粉絲,在郊外公路上狂奔的趣事。

可謂“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行車不規範,親人兩行淚”,相當具有警示作用,非專業人士請勿模仿。


在視覺效果的呈現上,兩部電影都帶給觀眾彷彿置身於飛速賽車上的沉浸式體驗,雖然側重的拍攝手法不同,卻都能令人腎上腺素飆升,酣暢淋漓,極其過癮。

誰才是最棒的賽車電影?《極速車王》V《極速風流》五回合大PK 下

第四回合:敘事節奏——張弛有度與高潮迭起

當然,賽車電影本質上依然是電影,如果只一味追求比賽場景的驚險刺激而忽略了整體的故事敘述,那還不如專門去看比賽現場直播,何必看電影?

《極速車王》和《極速風流》能獲得大部分非賽車迷觀眾的認可,主要原因還是它們能夠將故事講得引人入勝,牢牢抓住觀眾的心。


《極速車王》:文武搭配看片不累


跟很多同類型電影比起來,《極速車王》的文戲篇幅相當之多,多到甚至令人懷疑它是不是真的屬於“賽車電影”。

細算下來,在兩個半小時的電影中,算得上正式比賽的飆車戲只有三場。第一場是邁爾斯參加柳泉賽,第二場是戴通納耐力賽,第三場就是最重頭的勒芒賽了。而且前兩場只能算是展現邁爾斯驚人車技的秀場,情節並無太大波折。

影片對於推動性情節都交代得清清楚楚。有福特公司和法拉利的收購談判,詳述了整件事情的起因;有邁爾斯面臨破產的無奈,為加入車隊埋下伏筆;有福特高層各種阻撓邁爾斯參賽,即便是在勒芒賽期間,也不忘花費筆墨去描繪謝爾比車隊和福特高層的對抗。

在情感戲的鋪陳上絲毫不吝嗇篇幅。謝爾比和老友邁爾斯剛一見面就被扔扳手,在爭吵打架中體現出深厚友情;邁爾斯和妻子莫莉伉儷情深,在邁爾斯因無法參賽而獨自落寞時她會體貼地給予安慰;邁爾斯和兒子的父子親情更是佔據了許多感人戲份。

電影中非常寧靜溫馨的一幕,就是傍晚時分,邁爾斯帶著兒子彼得坐在賽道上聊天,背景是昏黃漸變成深藍的夜空,遙遠而模糊的燈光暈染在地平線上,這樣富有詩意的場景似乎更適合出現在文藝片中。

誰才是最棒的賽車電影?《極速車王》V《極速風流》五回合大PK 下

邁爾斯和兒子彼得聊天

可能有人會疑惑,文戲這麼多不會顯得冗長拖沓讓人沒耐心看下去嗎?

完全不會。

因為豐富細膩的情感戲和緊張刺激的賽車戲搭配得非常巧妙,文戲穿插在幾場賽事之間,整體節奏張弛有度,不至於產生視覺疲勞。而且劇情邏輯清晰,情節發展順理成章。

最為重要的是,邁爾斯意外身亡的悲劇性結局,恰恰將所有積蓄的情感在最後一刻集中爆發,渲染了更濃重的悲劇色彩,令人難以釋懷。


《極速風流》:跌宕起伏一爽到底


到了《極速風流》中,賽車戲份則佔到了絕對的主導地位

,從F3到F1的賽場,F1大獎賽的各個賽段或簡或繁都有所展現。但這些飆車戲並不是強行拼湊到一起的,鏈接它們的,是兩位賽車手跌宕起伏的人生境遇。

電影開場是1976年F1大獎賽的賽前準備,隨後時間線跳轉到六年前,彼時詹姆斯·亨特已經是F3賽場上頗有名氣的冠軍車手,而尼基·勞達只是個初出茅廬的新人,亨特勝過勞達不費吹灰之力。

勞達靠貸款買進一家瀕臨破產的F1車隊,充分發揮改裝賽車的技術特長,不久之後竟然成功簽約法拉利,而且成為世界冠軍。此時,亨特的車隊在進軍F1後成績並不理想,缺乏資金支持運營,亨特陷入了無車可開的低谷。

在亨特重新簽約邁凱倫車隊,重回賽場與勞達同場競技之後,勞達又因為那場嚴重事故險些喪命,不得不忍受肺部灼傷的痛苦,在醫院接受治療。

在賽場之外,兩人各自的感情生活雖然著墨不多,但對比強烈,成為另一種維度的較量。

誰才是最棒的賽車電影?《極速車王》V《極速風流》五回合大PK 下

可以說,整部電影貫穿了亨特和勞達賽車生涯的高峰和低谷,見證了他們的成功與失敗,也展現出他們完全迥異的人生觀念。

點到為止的文戲幾乎沒有一處廢話,全是在為突出人物性格和劇情發展服務,配合重頭賽車戲的激烈場景,節奏流暢不拖泥帶水,兩個小時一口氣看下來,叫人直呼爽快!


如果把賽車電影比作一道美味大餐,《極速車王》中的文戲就是蔬菜,保證葷素合理搭配,膳食營養均衡。而《極速風流》中的文戲更像是開胃菜或者調味料,凸顯出主菜的豐富和美味。蘿蔔青菜各有所愛,你更喜歡哪一款呢?

誰才是最棒的賽車電影?《極速車王》V《極速風流》五回合大PK 下

第五回合:主題側重——對人生的多維度思考

電影往往藉著賽車故事的外殼,內核卻是對人生的探討和思考。不侷限於賽車本身,才是賽車電影最大的意義。


《極速車王》:個人與系統,個人與自我


《極速車王》的英文片名直譯應該叫做“福特大戰法拉利”,它表面上講的是福特和法拉利兩家公司的競爭,實際上卻是謝爾比和邁爾斯所代表的追求極致純粹的賽車精神,和福特公司死板的官僚系統之間的抗衡;是邁爾斯這種另類的、特立獨行的、不遵從規矩的個體,與倡導統一強調服從的集體之間的抗衡。

福特公司並非真心熱衷於賽車,進軍賽車界的目的是打品牌廣告,參加勒芒賽只是為了爭口氣贏過法拉利。他們用委員會的官僚主義制度來管理車隊,三番五次阻撓邁爾斯參賽,只因覺得邁爾斯的性格不符合福特公司的品牌文化。甚至在鎖定勝局後提出要讓“三輛福特賽車同時經過終點”,並拍下這具有歷史性紀念意義的照片,把競賽當成自家公司的秀場。

誰才是最棒的賽車電影?《極速車王》V《極速風流》五回合大PK 下

三輛福特賽車同時通過終點

邁爾斯多次表示出對福特刻板作風的不屑,他和謝爾比也盡力在東家的各種打壓下堅持自我,但有個問題一直令我心存疑惑——

向來不甘服從的邁爾斯最終為何會選擇減速,屈就於福特高層的指令?

仔細想想,除了有之前提過的為謝爾比考慮的因素外,最重要的一點,

是一個已經超越極限的人對自我的思考。

對應電影開場時謝爾比的一番內心剖白能夠隱約窺見其中奧秘。謝爾比說,在車輪轉速達到每分鐘7000轉時,就會達到一個臨界狀態,周圍所有事物的存在感都將消散,而你也會發出人生的終極疑問——“你是誰?”

勒芒賽的最後關頭,邁爾斯得知福特老闆要求減速的消息,一怒之下猛踩油門加速狂飆,即便不存在任何競爭壓力,他卻一再創造新的圈速紀錄。對於邁爾斯而言,此時他已經超越了自我極限,達到了“臨界狀態”。

這種狀態下,賽車和身體的存在都慢慢消散,看著後視鏡裡映出空曠無人的賽道,他開始思考自己是誰,真正想要什麼。如今邁爾斯證明了實力,毫無疑問他是成功的,所謂的冠軍、榮譽、名利等種種身外之物,似乎變得不再那麼絕對。

誰才是最棒的賽車電影?《極速車王》V《極速風流》五回合大PK 下

邁爾斯賽車的後視鏡


《極速風流》:不同的人生,同樣的精彩


《極速風流》中的兩位主角都是天才賽車手,但對待人生和感情的態度天差地別。亨特風流成性,和名模蘇西的婚姻相當短暫;而勞達對於婚姻十分慎重,堅持穩固長久的情感關係。

勞達和亨特互相都看不慣對方的生活方式。勞達就曾當面指責亨特:

“想要冠軍,需要的不僅僅是開得快,還要看全局。……我是個嚴肅認真的人,每天早睡,照顧自己,照顧自己的車,然後去工作,比賽結束後,回家。你也應該多回回家。”

可是,對於亨特來說,穩定的婚姻生活非但沒有助他奪冠一臂之力,反而令他喪失了自我,喪失了在賽場上搏命的原始動力。

和蘇西離婚後,亨特在返程飛機上和空姐勾搭到一起時,他的眼神突然恢復了以往的銳氣,賽場上那個衝勁十足的亨特又回來了。

成功的人生不只一種模式,一味模仿別人,遵從世俗定義,不如堅持做自己。

電影中勞達和亨特亦敵亦友的關係,也在告訴我們應當如何去看待生命中的宿敵。

影片結尾,勞達對亨特提起他在接受治療時,一個醫生對他說的話:

“不要把生命中的宿敵當成一種詛咒,它也可以是上天的恩賜,智者從敵人身上學到的,比愚者從朋友身上學到的還要多。”

一個優秀的對手能成為你前進過程中的絕佳動力,在低谷時激勵你奮起直追,在巔峰時又提醒你不要得意忘形。

就像勞達和亨特在競爭多年的賽場上,既是互相尊敬的對手,也是難能可貴的朋友。

誰才是最棒的賽車電影?《極速車王》V《極速風流》五回合大PK 下

比賽開始前,勞達和亨特互相致敬

實際上,尼基·勞達本人親自參與了《極速風流》電影的製作,結尾的一段旁白也是藉此機會向故去多年的老友詹姆斯·亨特表達敬意。

“人們總是把我們當成對手,但他是我喜歡的少數人之一,我所尊重的更少數人之一,他依然是我唯一嫉妒的人。”


五個回合下來,《極速車王》和《極速風流》各有所長。故事的精彩程度、人物的傳奇色彩、逼真的視效體驗不相上下。

在敘事上,前者更強調情感的細膩表達,後者更偏重劇情的一氣呵成。在電影所表達的主題上,前者是對一個時代一種純粹精神的緬懷和祭奠,後者則具有更為普世的人生借鑑意義和啟示。

從個人觀影體驗上來說,我更喜歡《極速風流》跌宕起伏的劇情節奏,羨慕勞達和亨特之間勁敵加摯友的關係,而個人情感上又為《極速車王》中謝爾比和邁爾斯那群人的熱忱執著所打動,為邁爾斯的悲劇結局捶胸頓足唏噓不已。


那麼,誰才是你心目中最棒的賽車電影呢?歡迎聊聊看。

你更喜歡哪部電影? (單選)
0人
0%
《極速車王》
0人
0%
《極速風流》
<button>投票/<button>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