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见过奕字辈,载字辈甚至溥字辈的人吗?为什么?

Ding41948791


乾隆是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

在他漫长的一生中,既告别了很多亲人,也亲自见证了很多亲人的诞生。在活着的时候,乾隆见到了自己的玄孙(四世孙)——载字辈的孙子。

乾隆见到的这个玄孙,就是载锡。

载锡是奕纯的嫡长子。奕纯是绵德的儿子,而绵德则是乾隆的长子定安亲王永璜的长子。

载锡生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三月初八,这一年乾隆是73岁。载锡的降生,使得乾隆享受到了“五世同堂”的待遇。

因此,对于这个玄孙的降生,乾隆一直充满期待。最后如愿以偿,所以他非常高兴。

在乾隆退位后,载锡于嘉庆三年(1798)春成婚,时年十四岁。

值得一提的是,乾隆是把六世同堂的梦想,放在了载锡的身上,他曾经说过:

玄孙载锡,今春已成婚礼,即可冀得来孙之喜。后年恭庆九旬万万寿,一堂六代,娱侍慈颜,尤为史册希有盛事,欣祝弥增。

当然,我们都知道下一年乾隆就去世了。

载锡的长子溥庆,生于嘉庆八年(1803),生活没有那么十全十美。

但总的来讲,乾隆确实是很有福气。


HuiNanHistory


乾隆见到了载字辈的人,差一点见到了溥字辈的人。他活了89岁,他一直见到了长玄孙爱新觉罗载锡大婚。

乾隆在73岁时见到了自己的长房长子长孙长曾孙爱新觉罗奕纯为他生下的长玄孙载锡。乾隆对见到长玄孙十分高兴,在88岁大寿时,乾隆亲自为14岁载锡赐婚并在同年举行了大婚,乾隆满心欢喜的盘算着再过一年半载能见到载锡生下溥字辈的长来孙,结果理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乾隆没有熬过90岁的大关,载锡结婚一年后89岁的乾隆去世,而载锡在乾隆去世三年后,也就是大婚第四年才生下了长子溥庆,如果乾隆能多活三年,他就能见到溥字辈的长孙溥庆出世了。

乾隆是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长寿才是王道,并且皇帝家族结婚都比较早,所以乾隆一直见到了玄孙辈的人。下面梳理一下乾隆长房关系。

乾隆在17岁时公元1728年生下长子永璜;乾隆在36岁时公元1747年19岁的长子永璜让乾隆当上了爷爷,生下了长孙绵德,而长子永璜就没有老爹那么长寿了,生下儿子三年以后22岁就英年早逝了;乾隆在55岁的时候公元1767年20岁的皇长孙绵德为爷爷乾隆生下了长曾孙奕纯;然后就到了上面所说,乾隆73岁时17岁的长曾孙奕纯很争气的让乾隆当上祖宗,生下了载字辈长孙载锡。

诚然乾隆寿命很长,但是他的子孙就没有遗传到他这么好的长寿基因了,皇长孙绵德刚当两年爷爷,在载锡两岁时就挂掉了,死的时候不过四十几岁。

乾隆熬死了儿子和孙子,不过好在他的长曾孙奕纯没有被他熬死。

由于乾隆很长寿,而且还很勤于生育,一直到六十多岁乾隆还在女人身上辛勤耕耘,所以乾隆长房这一支辈分年龄和继承皇位的嘉庆帝颙琰这一支相差很大。

嘉庆帝出生于公元1760年,比大哥永璜小了35岁,他比自己的侄子绵德还小了13岁,仅比侄孙子奕纯大7岁。

绵德作为绵字辈长孙,比嘉庆帝的继承人道光帝旻宁大了整整35岁;而奕字辈长孙奕纯比咸丰帝奕詝大了整整64岁;载字辈长孙载锡比光绪帝载湉大了87岁;至于载锡的长子溥庆则要比末代皇帝溥仪大了103岁。

乾隆生于康熙五十年,死于嘉庆四年,他这一生算上爷爷康熙和父亲雍正再到长玄孙载锡,总共见到了七辈人。以前学历史的时候总感觉乾隆距离溥仪这个辈分的人时间很遥远,其实真实历史是乾隆距离见到溥字辈长孙溥庆只差3年,多活三年他就能见到溥字辈的六世孙了,这样的话,乾隆可就见到八辈人了。


小岛知风


和明朝皇室一样,清朝的皇室也有辈分表,分别是:胤、弘、永、绵、奕、载、溥。

乾隆是中国有名的长寿皇帝,寿命达到了八十九岁,在中国的皇帝中可谓是空前绝后,正是因为如此,乾隆也完成了五世同堂的壮举。


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74岁的乾隆皇帝正在江南地区游玩,一封加急的文书突然送到了乾隆的手中,自己的元孙出世了。乾隆盼自己的这个元孙也是盼了很久,于是大摆宴席庆贺,并且将自己的元孙取名为载锡,所以乾隆皇帝当然是见过载字辈的后代的。

公元1798年,已经非常高寿的乾隆皇帝将皇位禅位给了嘉庆皇帝,而此时距离载锡出生已经过去了十四年,载锡也成为了一个大小伙子。古人和现代人不一样,尤其是皇室,为了皇室血脉的延续往往很早就会完婚,而十四岁的载锡也早已经被安排好了婚事,而乾隆马上也要看到自己来孙的降世。

可惜的是,乾隆皇帝没有冲过九十岁的大关,在八十九岁时寿终正寝,而载锡在乾隆皇帝死后四年诞下了自己的儿子爱新觉罗.溥庆。

所以乾隆皇帝很是神奇,因为他不仅见过自己的爷爷康熙皇帝,所以再加上后来的四世孙载锡,乾隆一共见过爱新觉罗家族的七代人,令人感到惊叹。


七七谈历史


乾隆是清代一个很有名的皇帝,他也是个很长寿的皇帝,掌握大清的权力六十多年,因此他见到过的人还是挺多的。

乾隆活了多少岁呢?乾隆生于1711年,死于1799年,乾隆整整活了88个年头,你说乾隆见过的子孙会少吗?

康熙是1722年死的,他和爷爷康熙都共同在一起生活了11年,而对于他的后世他自然是见得更多了。

咸丰皇帝就是奕字辈奕詝,但是奕詝是1831年出生的,因此乾隆是不可能见到奕字辈的皇帝了。在清朝皇帝里面乾隆能见到最小的恐怕就是他的所以道光皇帝绵宁了,他是1782年出生的,此时乾隆已经71岁了。

既然清朝的皇帝中乾隆无缘见到奕字辈的,那么就从乾隆的长子后代里面扒一扒吧。

乾隆长子永璜的孙子奕纯是1767年出生的,因此乾隆在56岁的时候就可以见到奕字辈的人了。

而奕纯的儿子载锡是1784年出生的,此时乾隆已经73岁了,不过他载字辈的后代已经出生了,他是可以看到的。

奕纯的长子溥庆出生于1803年,此时乾隆已经死去四年了,因此乾隆是无幸见到溥字辈的子孙后代了。

不过在古代皇帝里面乾隆算是非常长寿的一个了,所以他也应当是皇帝里面见过自己子孙后代最多的一位了。不过掌握大权太久也未必是好事,因为乾隆晚年好大喜功,一味地宣扬自己的功劳,其实他所谓的功劳都是自己昏庸而导致的诸多祸事,用武力镇压自己惹起来的祸事开为自己歌功颂德,实在是有些牵强!


唐朝的长老


乾隆的元孙载锡于乾隆死后的第四年才生了溥字辈的儿子,所以乾隆皇帝没有见到自己直系的溥字辈。

爱新觉罗氏统治中原初期,子孙并没有按照辈分命名,但从雍正以后就开始采用单字辈起名了。清朝皇家的字辈是:

胤、弘、永、绵、奕、载、溥、毓、恒、启、焘、闿、增、祺、敬、志、开、瑞、锡、英、源、盛、正、兆、懋、祥

因为古代人结婚结得早,大多十三四岁就结婚了,而在皇家就更甚了。所以乾隆皇帝只活到89岁就轻而易举的创造了五代同堂了。

据《清宫词》记载,乾隆的皇六子永瑢画了一幅《岁朝图》进献给孝圣皇后,乾隆看到后开高兴地用笔题上了一句“永绵奕载奉慈娱”。当时乾隆很是得意,于是当即下令以后子孙辈份就按“永、绵、奕、载”排下去。但是道光皇帝嫌“奉”不好,于是将“奉”改为了“溥”。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春,74岁的乾隆正在江宁巡游,忽然从京城传来消息说,乾隆的长子、长孙,长曾孙,长元孙(本是玄孙,但为避开康熙名字玄烨的“玄”,清代改称元孙)出生了。乾隆异常高兴,立即设宴庆贺 ,并给这个长元孙起名载锡。

第一个元孙诞生后,乾隆皇帝盼望着自己能活到100岁,并且在1798年便给刚满14岁的元孙载锡安排了婚事,希望他能早生贵子,以开创六世同堂的壮举。

同年的秋天八月初九日,也是开国皇帝皇太极的忌辰,乾隆皇帝诗兴大发,写了一首《八月初九作》。诗的大意是:从皇太极称帝到现在已经170年有余,自己作为皇太极的元孙,至今88岁还身体健朗,而且自己这一支因为繁衍生息早,因此自己都已经有了元孙了。

这年,88岁的乾隆皇帝对自己活到100岁充满了希望,至少再活个四五年应该不成问题。然而完成90大寿的第2年,也就是1799年的正月,乾隆皇帝就寿终正寝了,享年89岁,去世后的第4年,他的元孙载锡才生下儿子。

也许是乾隆皇帝还不争气,本来再多活四五年,就能见到“溥”字辈了。

喜欢作者的朋友,可以点个关注呦!


不喜欢吃白菜


乾隆皇帝见过几个载字辈的玄孙,没有见到溥字辈。最大的玄孙是

载锡,是乾隆长曾孙奕纯的长子,具体情况如下:

乾隆皇帝(1711~1799年)

爱新觉罗·永璜(长子)

爱新觉罗·绵德(长子)

爱新觉罗·奕纯(长子)

爱新觉罗·载锡(长子)(1784~1821年)

爱新觉罗·溥庆(长子)(1803~1803年)

因此,乾隆只见到载字辈的玄孙。


古代人物说


乾隆一生活了89岁,熬死了他的许多儿子和孙子,可谓是一个非常长寿之人了,乾隆一生见过了包括他自己在内的前后七代人,唯一没有见过的是“溥”子辈了。

最早的就是乾隆的爷爷,康熙帝先择“胤、弘”二字作辈分,乾隆皇帝选择“颙、旻、奕、载”四字,道光又续“溥、毓、恒、启”四字,咸丰又续“焘、闿、增、祺”四字。所以从雍正皇帝开始,宗室辈分排序为:“胤、弘、颙、旻、奕、载、溥、毓、恒、启、焘、闿、增、祺”。



乾隆往上是见过三代人的,而乾隆以后又见到了载字辈的人。

在乾隆四十九年,乾隆游江南的时候,载字辈里面最大的载锡出世了,于是乾隆特意为他去了名字。在载锡十四岁的时候,乾隆皇帝就已经帮载锡安排好了婚事,乾隆本以为期盼自己可以熬到来孙的出世,但是就是在这一年,乾隆病逝了(1798)。


所以乾隆见到辈份最小的人就是载字辈了,乾隆在中国古代皇帝里面还算是有福气的了,历经七代人而逝。


这个历史很正


我是水煮汗青,我来回答。

乾隆皇帝见过奕字辈和载字辈的人,但没有见过溥字辈的人。

清朝皇室成员姓爱新觉罗,在他们刚入关的时候,给小孩取名字是没有辈分之分的。根据《爱新觉罗宗谱》记载,他们给小孩取的小名还是非常有意思,比如老疙瘩、老生打、钉铸、栓柱等等。

康熙时期,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康熙皇帝决定给自己的孩子按辈分取名字,当时他给儿子选的字是“胤”,孙子选的字是“弘”,曾孙选的字是“永”。后来雍正继承皇位后,其他宗室为了避讳就把自己名字里的胤改成了“允”。

乾隆叫爱新觉罗·弘历,他的弘字是爷爷康熙给选的,他的儿子都排“永”字辈,也是康熙定下来的。那么永字之后又该用什么呢?这就是乾隆给定的了。

有一天,乾隆的第六个儿子永瑢画了一幅《岁朝图》要送给孝圣皇太后。乾隆爱题字是出了名的,他看到儿子的画也忍不住题了一句“永绵亦载奉慈娱”。写完这句话后,乾隆灵光一现,他决定用“永绵亦(奕)载”四个字作为后辈子孙的排辈。

于是,乾隆的大儿子爱新觉罗·永璜生的长子就叫爱新觉罗·绵德,而绵德生的长子就叫爱新觉罗·奕纯,奕纯长子叫爱新觉罗·载锡。

载锡出生时,乾隆是五代同堂。

爱新觉罗排辈到了“载”字之后,乾隆就没再往下定。1825年的时候,大臣们选了10个字给道光皇帝,最后道光选了四个字,分别是“溥毓恒启”作为载字辈以下的爱新觉罗字辈。

所以,乾隆见过奕子辈的曾孙,也见过载字辈的玄孙,但是没见过溥字辈的来孙!


水煮汗青


在明朝时期,朱元璋曾经定下来规矩给子孙们起名字都按照五行来排序,到了清朝,康熙时期,他也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因此在给子孙起名字的时候,按字排辈。

康熙给自己的儿子起名字为“胤”字辈,给孙子们起名字为“弘”字辈,比如康熙的儿子雍正名字为胤禛,孙子是乾隆,名字是弘历。

乾隆一辈子最佩服的就是自己的皇爷爷康熙,因此给子孙起名字的时候,也效仿康熙,给子孙定下了四个字“永绵奕载”,寓意清朝江山千秋万代。

乾隆的儿子是嘉庆,嘉庆的名字是永琰,嘉庆儿子的名字是“绵”字辈,比如道光原名就是绵宁。

看到这里很多人好奇了,乾隆活的时间这么长,那在他有生之年,见没见过“奕载”字辈甚至溥字辈的人吗?

乾隆见过奕字辈的,这属于他的曾孙,曾孙就是孙子的儿子,乾隆最大的曾孙是爱新觉罗奕纯,奕纯的爷爷是乾隆的长子永璜,父亲是永璜的长子绵德。

乾隆见过载字辈,玄孙就是孙子的孙子,也是载字辈,在乾隆73岁的时候,玄孙载锡就出生了,因此乾隆是见过玄孙载字辈的。

玄孙以后,乾隆一直盼望着再次升级,盼望着来孙,嘉庆三年春天,乾隆玄孙子载锡结婚,当时乾隆已经是88岁高龄。

他当时特别希望这个玄孙能够抓紧在结婚第一年就生个儿子,这样他就能早点见到自己的来孙,但是乾隆在第二年89岁的时候驾崩,没有见到溥字辈的来孙。

虽然乾隆没有见到自己的来孙,但是在历代帝王中他已经算是活的时间最长的帝王了,早已经创下了不可逾越的记录。

乾隆可能没想到他给子孙们定的辈分是“永绵奕载”差不多印证了大清朝的国运,到了溥字辈大清就灭亡了,也不用再往后排辈分了。


小聪历史客栈


乾隆皇帝肯定见过奕字辈的人,同时载字辈的人也见过,而且他差一点就见到了溥字辈的人。

乾隆皇帝是中国古代寿命最长的皇帝,在整个世界上也是排名前列的,他一共活了89岁,在七十古稀的那个年代,可谓是相当罕见的。乾隆皇帝一共有17个儿子,结果在他到了老年要找皇位继承人的时候,已经有很多儿子先他儿子,最后不得不立排位非常靠后的十五阿哥永琰为皇位继承人。

乾隆前面的儿子虽然不少已经死了,但是他们也留下了大量的血脉,这些血脉而不停的开枝散叶,到乾隆四十九年的时候,他甚至见到了自己的玄孙载锡,载字辈的人和后来的同治光绪是一个辈分。在载锡十四岁的时候,也就是乾隆88岁的时候,乾隆为他亲自赐婚。只不过载锡结婚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才生下儿子,所以乾隆并没有看到溥字辈的后代。

我是冰哥聊史论古今,期待您的关注与点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