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無傷為什麼要在暗地裡捅劉邦一刀呢?

導語:

很多時候,一個人的生存環境就決定了這個人的未來,所以,就會有人不停的轉換環境,比如歷史上著名的"孟母三遷",到了當下,就是換工作。從這一點來看,歷史上有不少的人都在換著自己的"工作",有些是被迫的,有些是主動的,例如:曹無傷。

曹無傷這個人在史書上只出現過一次,但就是這一次,讓他"名聲大噪",因為他出賣過漢高祖劉邦。關鍵是,在此之前,曹無傷一直是劉邦的嫡系,關係十分親密,但就算這樣,曹無傷仍然在背後捅了劉邦一刀,這又是為什麼呢?

背後一刀

曹無傷是劉邦的嫡系部將,在鴻門宴發生之前,他是劉邦的左司馬。參照秦朝之前的司馬和漢朝的軍司馬就可以發現,這個官職不僅現在權力很大,管軍政兩方面;未來的前途也是一片光明。

曹無傷為什麼要在暗地裡捅劉邦一刀呢?

曹無傷

俗話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看看秦國,在武王伐紂時給武王駕車都能獲封一國,這個軍司馬未來的封爵至少比這個高。

所以說,跟著劉邦的曹無傷堪稱前程遠大,只要好好幹,就算沒有什麼突出的功勞,一個侯爵還是跑不了的。怎麼說,曹無傷也是跟著劉邦從沛縣出來的"自己人"。

曹無傷為什麼要在暗地裡捅劉邦一刀呢?

漢初功臣雕像

但是,這個曹無傷卻在劉邦攻下關中,完成了楚懷王與眾將的約定後,反身投到了項羽的懷中,直接就把劉邦給賣掉了。

當時,項羽確實有殺掉劉邦的想法,也就是說曹無傷的路走對了。當然,這是在當時情況下的實力對比上看出來的結果。

可是這個事情發生了意外,劉邦跑過去給項羽道歉請罪,而項羽就這麼接受了劉邦的道歉,還把劉邦放了回來,出賣劉邦的計劃就這麼破滅了。

出身低賤

曹無傷在劉邦的身後搞小動作,根本目的還是為了自己的前程,因為他無法洞察歷史的走向,所以他本能的向著當時的最強者項羽靠攏。

曹無傷為什麼要在暗地裡捅劉邦一刀呢?

漢高祖劉邦畫像

為什麼他會認為項羽會成為最終的掌權者呢?畢竟當時楚懷王和眾人約定稱王的條件,劉邦已經符合了條件,他不應該再想著改換門庭才對。

但是,他和劉邦一樣,都是從沛縣走出來的,祖上連個貴族的身份都沒有,自己的生活還不怎麼樣。在起義之前,只有劉邦的家境算是可以的,劉邦軍中其他的同鄉,大都混得不怎麼樣。

而在當時,人們的普遍心理還是貴者恆貴,祖上不是貴族的都不能稱王,劉邦有一個手下就是這樣的。曹無傷這樣想也很正常,投靠項羽才能有更好的出路。

曹無傷為什麼要在暗地裡捅劉邦一刀呢?

劉邦布衣時代

劉邦和陳勝不同,陳勝起義後不久就直接稱王了,因為人家祖上就是貴族,天下人都認可,還將他當成了標杆,這和劉邦有著本質的不同。

相比而言,出身低賤的曹無傷是不會相信劉邦可以成功的稱王的,這才是他最原始的動機,至於有什麼不滿,這就不是很重要的內容了。

實力對比

相對於曹無傷和劉邦的出身來說,他們的勢力和項羽相比顯得很弱小,很多時候都是弱小的一方向強大的一方投降,很少有強大的一方向弱小的一方投降。

這不僅僅能力的問題,也是個人的選擇問題。在當時的環境下,大部分人都認為天下將迎來幾十年的和平,所有人都可以放鬆一下。

但是,威震諸侯的項羽卻沒有先入關中,這才是和平前最大的不穩定因素,所有人都看著劉邦和項羽,壓力很大。按照當時的實力對比,劉邦十萬人的軍隊,項羽四十萬軍隊還佔據地利,真的打起來,劉邦是沒有多少勝算的。

曹無傷為什麼要在暗地裡捅劉邦一刀呢?

劉邦敗於項羽之手後逃跑

因為衝突一旦起來,就是正面的衝殺,誰都知道贏不了項羽。在項羽態度未明之前,劉邦就是一個大泥潭,很多人都想要將自己摘出來。後世漢末時期的官渡之戰,曹操的手下也給袁紹寫了大量的投誠信,大抵是處於這樣的形勢中的選擇。

對比來說,項羽確實有機會消滅劉邦,但是曹無傷做的有些過分,直接就把劉邦的老底給洩露了,以他左司馬的身份,這些情報還是有價值的。

或許投靠了項羽不會受到重視,但他可以接管劉邦的部分軍隊,在勝利的前夕截取勝利果實,算盤打的很好,方方面面都考慮到了。

劉邦表現

我們總是說,看一個團隊首先要看最下面的人的工作態度,反過來說,下面的人的態度也反映了上層人的態度,他們是相互關聯的。

劉邦先項羽入關中,時間長達一個月,在這一個月中,關中都是處於劉邦的控制之下。不僅如此,劉邦還派人守住了函谷關,想要阻止項羽入關,想法已經很明瞭了。

但是,劉邦在攻入咸陽後一段時間中的表現實在是不夠好,顯得很沒有見過世面。他手下的將領、官員大部分也都是這個狀態,財貨、宮室等都享受了。

所以,曹無傷對項羽說:關中財物全部落入劉邦之手。劉邦那一段時期內的表現實在是不夠好,有人對他失望是很正常的事情,沒必要苛責。

或許,曹無傷是一個有大志向的人,他看不慣劉邦的做法也是有可能的!但從實際上來講,劉邦的作為很容易讓人沒有安全感,背叛也不至於說不過去。

或許,劉邦的表現讓曹無傷做出了這個選擇,因為能讓他的利益變得更大。

總結分析

從前文中可以發現,一個人背叛另一個人可以找出很多的理由,不管有理沒有理,做出這個選擇的根本原因還是自己的利益,這才是不變的理由。

對於曹無傷來講,他在劉邦的身邊看不到希望,也可能是他想要的太多了,比如:劉邦的位置。背叛很簡單,走出這一步也很容易,但後果也同樣嚴重。

在曹無傷視角看來,無法給自己帶來利益的主公是不值得追隨的,為了使自己的利益能夠最大化,他做出了自己的選擇。

不論是外部壓力還是內部問題,曹無傷做出這種選擇就已經代表了一部分人的利益訴求,這才是最可怕的。因為劉邦的軍隊已經不穩定了,他需要先把自己的問題解決掉。

利益是所有人都需要的,也是很多人在追求的,曹無傷的選擇沒有問題,在大環境下很正常。

結束語:

曹無傷選擇對劉邦下狠手,這才是他應該做的事情,做就要做絕。但前提是他能夠成功,從結果來說,他做出了錯誤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