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武汉封城日记》不能代表武汉人,武汉不能只有方方一种声音

姜文电影《邪不压正》有这样一个段子——正经人谁写日记啊?是啊 你写日记吗? 我不写 谁能把心里话写日记里? 写出来的哪能叫心里话? 下贱!

方方《武汉封城日记》不能代表武汉人,武汉不能只有方方一种声音

作为正经人的方方从武汉疫情一开始,到武汉疫情快结束了,她每天都在豪宅里写着日记,记录着武汉人的点点滴滴,顺便显摆着自己的各种关系各种人脉。


用方方的话来说,她就是武汉封城日记现场记录者


即使她从来就没走出过她家小区豪宅半步,也没有去过殡仪馆,去过她记录过的医院,更没有去她邻居或者亲朋好友哪里去吊丧。但方方做了一件非常正能量的事情,她每天都帮武汉人民记录苦难。


在方方笔下的武汉是困难的,是凄凉的,是满地的手机,是数不清的殡仪馆尸体,是看不到荒芜,以及政府与社区人员的失职。

方方《武汉封城日记》不能代表武汉人,武汉不能只有方方一种声音


方方一直在哭丧一样的诉说着医院里拥挤满了人,黑压压的一片,医院的领导有多失职,多不负责。如果你没有去过武汉,就光看方方的武汉封城日记,你会发现这个社会有多黑暗,民众有多悲惨,各种凄惨。

一多月以后武汉疫情得到很好的控制了,很多医护人员已经开始撤离武汉了,武汉感染人数连续几天都为零。

方方《武汉封城日记》不能代表武汉人,武汉不能只有方方一种声音


在方方眼中武汉疫情属于人祸,属于政府失职,她帮武汉人民伸张正义。方方在批判和质疑政府的同时,也有很多人质疑方方的特权。

比如:武汉封城,方方新加坡籍侄女要回国,方方利用自己的关系,给洪山区交管局打了个电话,对方很配合,说:你在家写文章,这个任务交给我们吧,然后派了一位姓肖的警官,把这位小华侨送到了机场。


方方《武汉封城日记》不能代表武汉人,武汉不能只有方方一种声音


当质疑者举报方方耍特权的时候,没想到居然被海外报道了。由此可见方方的特权一直是有备而来。

方方《武汉封城日记》不能代表武汉人,武汉不能只有方方一种声音


然而细心的网友发现,凌晨三点武汉并没有新加坡的航班,新加坡也没有官宣撤侨,而且方方前后两篇文章中大量细节驴唇不对马嘴,前一篇说的是“交管局”和“肖警官”,后一篇就是“辅警小肖”。

方方《武汉封城日记》不能代表武汉人,武汉不能只有方方一种声音

在方方的武汉日记里满屏都是:今天谁赠我口罩,明天谁送我东西,后天谁又来看我,全都是特权优越感。就连出去吃个饭,都有出租车认出她来,还坚决不要钱。方方一边骂着体质,一边享受着体质的福利。一边辩解着自己不是厅级干部,一边诉说着自己是小老百姓的疾苦

方方《武汉封城日记》不能代表武汉人,武汉不能只有方方一种声音

申鹏:方方是不是“武汉的良心”?

方方的武汉封城日记,没有一点与武汉人有关,更多的是她在这场疫情中享受了那些待遇和福利,她对这场疫情的看法,以及她满屏的精英优越感。拿着政府福利,骂着政府,然后做着一系列被迫害的事情。


看方方阿姨文章我总结了5条公知伤痕文学写作经验1、提出问题,说一些大众看法,开始添油加醋说自己想法2、分析问题,罗列一些材料,然后专门在材料中找黑料3、记录问题,参考问题,我亲朋好友各种人说,各种未证明的视频成了武器4、永远不会说真话,从来就是半真半假,设计一下煽情场景5、开局鲍鱼给够,标题立意态度给够,余下就是证明和反思


方方《武汉封城日记》不能代表武汉人,武汉不能只有方方一种声音

方方阿姨的日记就是一本黑皮书,里面总能找到黑政府,提升自我忧国忧民的意识和能力。而且这本黑皮书最后还能自辨。


方方武汉日记代表不了武汉人民,武汉封城不能只有方方一种声音。一个健康的社会,一定允许多种声音。有人支持方方,就有人狠揍方方!如果方方就是对她的一种迫害,那方方也得允许讨厌他们的人说话吧。


方方《武汉封城日记》不能代表武汉人,武汉不能只有方方一种声音


方方原名姓汪曾有一部小说叫做《软埋》,她骂的就是土改,涂改让她一个地主阶层的女儿流落坊间做了几年的工人,吃了几年的苦,然后好不容易读了大学,她觉得新世纪毁灭了她的旧时代。她怀念的是那个地主士绅的旧时代,怀念民国时代

方方《武汉封城日记》不能代表武汉人,武汉不能只有方方一种声音

为何她不回到民国去,却偏要穿越到现代社会,吃着武汉人的红利,宣传着带有特权的《武汉封城日记》,并且还把武汉日记说成时代的挽歌


方方的武汉日记真的代表武汉人民吗?她只不过是代表她的特权阶层说的一些特权话,与老百姓毫无关联。方方不是来自江湖,她来自特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