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班列為復工復產注入一針“強心劑”

3月13日,一列滿載著電子產品、機械配件、日常生活用品等58標準箱、上千噸貨物的集裝箱班列從二連浩特鐵路口岸出境。今年以來通過二連浩特口岸出入境的中歐班列運量累計突破30000標準箱,同比增長超過60%。每天通過二連浩特鐵路口岸的中歐班列數量,也從疫情高峰的每天2列增長到8列左右。(央廣網)

據瞭解,自2011年我國第一條中歐班列開通以來,特別是隨著“一帶一路”偉大戰略規劃的推出,陸地絲綢之路經濟帶就越來越成為陸路貿易的前瞻計劃以及重要基礎。中歐班列作為陸地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先行者,短短不到十年的時間裡,以其強大的生命力、廣闊的發展潛力以及急劇增加的運輸需求在快速發展。

疫情發生以來,中國各行業遭受了不同程度的衝擊,中歐班列也受到影響,積累了較多的訂單。現在,隨著復工復產步伐加快,加之客戶採購需求旺盛,原先的開行模式顯然無法滿足現在的需求。

當前,超9成的中歐班列已經復開,呈現逆增長態勢。這既離不開國家多部門的政策支持,同時也受益於鐵路運輸較為便利及貨運機械化程度高,人與人間直接接觸較少,加之中歐班列時效快、全天候、分段運輸等優勢凸顯。中歐班列的逆勢增長,也折射出西方國家對“世界工廠”的需要,而全球疫情蔓延,也亟待中歐班列的物流資源支持。中歐班列喚醒了疫情下沉睡的中國出口貿易,帶動了中國經濟要素的廣泛流動,促進了利益各方的縱深發展,彰顯了中國心繫世界的大國情懷以及鐵路部門戰勝疫情的責任擔當。

在復工復產的關鍵時期,中歐班列一路向前,衝破重重阻礙,打開了中國與各國間物資交流的重要通道,進一步穩固了中國與各國之間友誼的橋樑,同時也推動了中歐經濟的持續發展。中歐班列如同開往“春天”的列車,暢通了國際物流通道,為復工復產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