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新基建,未來10年最大的投資機會

昨日兩市成交量達到1.4萬億,量能進一步放大,並且市場已經連續5日成交量上萬億。昨晚外圍市場集體大跌,今天日經又大幅下跌,在負面情緒影響下,盤中指數出現跳水,創業板一度跌幅超過4%,但是午後情緒回暖,並且在量能的支撐下,創業板指數直接日內修復,收盤漲1%。市場修復的兩個核心方向,一是有漲價預期支撐的芯片、面板及其上游材料,二是有政策推動的5G新基建和車聯網方向,今日全面爆發。

【光刻膠和氫氟酸】日內最低點到收盤漲幅均超6%,其中強力新材、巨化股份等漲停,南大光電、容大感光等創歷史新高。【面板】板塊實體漲幅接近4%,其中核心品種TCL科技創歷史新高,京東方A也創階段新高,四川長虹3連板,黑牡丹、歐菲光、得潤電子等大漲,三安光電創歷史新高。【其他】MLCC板塊龍頭風華高科2連板,覆銅板/PCB集體大漲,硅片龍頭中環股份漲停,散熱材料的中石科技漲停,連接器中的電連技術漲停。ps:補充兩則最新漲價消息。【電阻】國巨繼先前大幅調升積層陶瓷電容產品MLCC報價、漲幅達五成之後,近期再針對芯片電阻產品漲價七至八成,3月起生效,不僅漲價幅度遠高於MLCC,也比原先預期漲約五成還高。(大多數生產電容的廠商也生產電阻)【光刻】泰晶科技宣佈其光刻產品價格上漲25%。

(2)另一個方向政策預期下的“新”基建方向,主要以5G及其上下游(車聯網、雲計算、工業互聯網)等為核心方向領漲。【5G】板塊指數實體漲幅超過4%,漲停數量超20只。其中中軍中興通訊兩日漲幅接近20%,並創歷史新高,會暢通訊10板位置漲停。【車聯網/無人駕駛】車聯網作為5G應用的重要場景,在盤中市場跳水後,成為科技領漲方向,其中無人駕駛板塊指數日內實體漲幅接近6%,漲停14個,並且無人駕駛方向帶動汽車整車板塊強勢補漲。

從去年以來的這一輪科技行情是5G驅動的,而其背後的基本面是5G驅動國內新一輪技術變革。

若無浮雲遮望眼,須得身在最高層。當這個市場開始躁動的時候,我們必須冷靜地思考我們正處於什麼位置。

毋庸置疑,從去年以來的這一輪科技行情是5G驅動的,而其背後的基本面是5G驅動國內新一輪技術變革。

5G開啟萬物互聯的時代,而萬物互聯的核心是大數據,Big Data。如果把未來萬物互聯的世界用大數據這條線串聯起來,那麼就包括網絡基礎、數據採集、數據分析、數據運用。

1)網絡基礎:萬物互聯離不開基礎網絡的建設,事實上,從最基礎的5G網絡(5G基站)建設,到5G手機、智能手錶、智慧屏等消費電子(智能終端)的新一輪放量,甚至包括未來智能汽車(以特斯拉為代表)的普及,其實都是在進一步增強整個萬物互聯的網絡基礎建設。

而這一塊建設以硬件為核心,所以推動了科技上游元器件及材料(尤其是半導體芯片)的新一輪高景氣週期,這些行業率先體現業績。

同時,我們把這輪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統稱為科技基建。

(2)數據採集:在網絡基礎設施搭好之後,還需要增加更多的數據採集終端,然後建成一張完整的物聯網,到了這個階段,基本上硬件設施就完善了。

3)數據分析:擁有了龐大的數據之後,如何分析處理就成了最大的問題,所以雲計算、量子計算、人工智能就真正派上了用場,所以也經常說未來是雲時代、是人工智能時代,是量子時代。

4)數據運用:最終整個分析處理的結果再反饋給物聯網,加以運用,並且未來可能更注重B端的運用,醫療、教育、工業製造、軍事等等。

從整體科技大框架來看,目前從5G基站到消費電子(包括芯片),都屬於科技領域的基礎建設,科技新基建正受到政策的全面推動。

這一輪以5G為核心的科技基建是從2018年年底開始的,繼上週五重磅會議再次強調要加快5G網絡發展之後,週末工信部又指出要加快5G特別是獨立組網建設步伐,說明科技基建在當前的形勢下又迎來了新一輪政策推動。第一,我國經濟發展目標正在從量到質轉變,而如何實現高質量的發展,其核心就是提高技術競爭力,發展科學技術,而5G就是突破口。所以研報社此前一直強調,5G是國內第一次引領世界科技浪潮,一定要用更大的格局、更長遠的目光來看待5G。第二,中美貿易摩擦進一步提升了國產替代的緊迫性,包括芯片自主、軟件自主、網絡自主等等在內的科技自主,成了國內加快科技發展的另一大驅動力。列一組簡單的數據:2019年,國內芯片進口3000億美元,如果這批芯片能有一半實現國產化,那將大幅提升國內GDP1.5個百分點。

第三,面對疫情衝擊,短期財政政策加碼刺激經濟發展的必要性加強,但是過去幾年的經驗證明,房地產領域的經濟刺激不是長久之計,所以從2018年年底開始,財政政策方向開始往新基建領域引導。

例如這次重磅會議就提出,要加大試劑、藥品、疫苗研發支持力度,推動生物醫藥、醫療設備、5G網絡、工業互聯網等加快發展。

總之,科技新基建領域正受到政策的全面推動,在5G基站、消費電子等智能終端之外,下文再梳理下車聯網、雲計算、工業互聯網三個分支方向。


車聯網:重磅文件落地

11部委聯合發佈《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車聯網領域千億基礎建設正式開啟,汽車終端、道路終端的智能化將進一步提升!

昨日,發改委、工信部、公安部、交通運輸部等11個部委聯合印發《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相比2018年1月發佈的徵求意見稿,這次正式版本有以下新增內容:

1)在需要重點突破的技術中,新增了一條“車路交互”;

2)在關鍵產業鏈終端上,新增“車載智能終端”、“智能計算平臺”;

3)在智能道路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新增“結合5G商用部署,推動5G與車聯網協同建設”。

總體來說,正式文件更加強調車路交互、強調汽車的智能化、強調與5G建設的協同。

研報社認為,在國內5G建設全面鋪開、5G即將商用的大背景下,車聯網建設也將正式開啟,其中汽車終端、道路終端的智能化將進一步提升。

其中道路智能化建設每公里的投資大概在100萬左右,包括車聯網基站60萬、道路改造40萬,所以僅高速公路這部分的改造就有千億級的市場規模(國內高速公路已經接近15萬公里)。

車聯網基礎建設產業鏈主要分兩部分:1)車載終端智能化:汽車電子、顯示屏、高精度定位、道路安全PKI、車聯網車載模塊(傳感器)、操作系統、應用軟件等。2)路側智能化:車聯網路側天線、高精度定位等。

雲計算/數據中心:雲時代基礎建設

數據中心IDC是雲計算的基礎設施,5G時代數據量的爆發推動了數據中心的需求,IDC將迎來新一輪景氣週期。

5G商用落地將開啟移動數據量的爆發式增長:

2016年移動互聯網接入月度戶均流量是0.76GB,2017年達到1.73GB,2018年達到4.42GB,而2019年10月已經達到8.5GB,每年都是翻倍增長,預計隨著5G商用的逐漸落地、各種場景應用的推廣,數據量將加速爆發。

數據量的爆發直接帶動數據中心的需求,IDC產業鏈整體受益。

從產業鏈來看,IDC產業鏈主要包括:

1)數據中心運營與維護,數據中心出租;

2)數據中心上游元器件:光模塊、服務器、存儲器、交換機、光纖光纜等。

工業互聯網:重磅會議再次點名

工業互聯網被重磅會議再次點名,體現了工業互聯網的重要地位。

工業互聯網的本質是國內工業製造體系的二次升級,全方面提高智能化、自動化,也是我國從工業大國轉向工業強國的必經之路。同時,本次疫情也暴露出國內工業體系的一些短板,例如供應鏈不暢通、自動化率較低等等,提升了工業互聯網建設的緊迫性。工業互聯網建設分為三個維度:1)網絡層,是網絡基礎設施,目前主要由企業與雲計算企業共同參與。2)平臺層,致力於打造國家級的工業互聯網平臺。3)安全層,目的是保障國內工業互聯網安全。

現在是去散戶化的時代,本質是淘汰過去小散落後的炒股思路,要與時俱進地順著機構的思路買賣股票,畢竟隨著外資的持續湧入,機構的市場話語權越來越強。A股去散戶化的歷史進程是一場兩萬五千裡的長征,在這個市場要想賺錢,一定要用機構的武器把自己武裝起來。

關注微信號:wncx10,領取“科技基建核心概念股”名單,每日最新脫水研報核心觀點實時推送。不能上班,炒股再不賺錢,生活費從哪裡來?現在把握機會,工作不賺錢,炒股可以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