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给孩子带来的影响,悦宝园提醒:你错过了几个?

常常有父母问我,一个孩子如果从小听音乐,有助于他们的智商提高吗?其实在很早以前,2006年曾经有一个德国研究团队,他们查证了大量过往的有关音乐与智商方面联系的几百个研究后发现,如果只是听音乐,是不会明显地提高孩子的智力的。所谓的莫扎特效应也只是不可重复的实验。

可是,孩子们常听音乐,有助于其他方面的发展。

常听音乐,能帮助孩子的语言发展

孩子常听音乐,是能帮助他们的语言发展的。尤其是几个月大到1,2岁的孩子,如果他们经常沉浸于音乐中,接受充分的语言中枢的刺激,未来孩子们的语言敏感度会更高。范德彼大学的研究者Reyna Gordon曾经说过,音乐能促进孩子的语感强度,有助于孩子文法的学习。简言之,就是学语期常听音乐的宝宝,未来他们的语言完整度和协调感会比那些不常听音乐的孩子更好。

音乐能当孩子们的哄睡工具

有些妈妈曾经对我说,她们家孩子爱听轻音乐睡觉,她们觉得音乐是不错的哄睡工具;可也有一些妈妈质疑这种做法,“听音乐不是会吵着孩子睡觉吗?”事实上,有研究证实,小朋友睡前听轻柔的音乐,能降低他们的心跳频率,孩子们更容易入睡。日本《Baby-mo》杂志曾经统计过,将近四成的妈妈喜欢用音乐哄小孩睡觉,她们觉得在这种方式下,孩子们更容易入睡。

孩子们在几岁尤其喜欢音乐

很多妈妈发现,即使是新生儿,对音乐已经有明显的喜好。1岁左右的宝宝,听到音乐时,可能会自发地挥动手臂或扭动腰肢。但事实上,孩子们对音乐真正的敏感期在4岁至7岁这个阶段。即使是第一次听的音乐,这年龄的孩子常常也会跟随哼唱;他们迫切地模仿身边会弹奏乐器的人,或模仿电视里人物弹奏乐器的动作或表情;他们有时也会非常渴望接触某一种乐器。

在这个阶段,父母们可以让孩子尝试接触乐器,如果孩子能把某种乐器变成一项兴趣就更好了。

音乐给孩子带来的影响,悦宝园提醒:你错过了几个?

经常听音乐,会影响孩子们的日常表情

“相由心生”,这是我们常听到的说法。当一个孩子经常身处于紧张或担忧的情绪中,他们可能会眉头紧皱,表现出不愉悦的表情。同样地,当孩子常听一些动感旋律十足的音乐,孩子们的面部表情可能会更活泼;当孩子常听一些旋律优美、平静的音乐,孩子们的表情可能就比较放松……那是因为音乐能通过听觉影响大脑,继而间接地控制孩子们的面部肌肉。所以,孩子经常听音乐,日积月累地影响他们的日常表情是完全有可能的。

孩子常听节拍感强烈的音乐,有好处有些父母也问我,现代一些节奏感强烈的爵士或摇滚音乐,能给年幼的孩子们听吗?答案是,孩子们完全可以听的。可是,如果孩子们在听这些节拍感强烈的音乐时,父母能引导孩子们配合音乐打节拍,好处会更明显。为什么呢?因为听音乐配合打节拍,能提高孩子们的认知能力。

当孩子们听音乐和打节拍时,大脑的听觉中枢、运动中枢和负责智力核心的顶叶会综合运作,当这些大脑功能经常“合作”,孩子们的大脑认知能力会得到明显提高。认知能力包括记忆力和注意力等方面的能力。如果家里有鼓,孩子们还可以通过鼓声打节拍,沉浸感会更高。

音乐能提高孩子的专注力

孩子们天生对有旋律的声音有更高的关注度,除了优美或有动感的节奏能轻易地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外,孩子们还可以通过音乐玩游戏,培养专注力。

音乐给孩子带来的影响,悦宝园提醒:你错过了几个?

音乐不仅能帮助孩子敏锐听觉、增加词汇、激发想象力,还能促进孩子的智力提升。可以说,孩子的成长发育离不开音乐。而美式早教机构悦宝园的音乐课“悦宝韵律”是为10个月-5岁宝宝打造的专业早教课程,一直以来都深受家长和宝宝们的欢迎。悦宝园的音乐课中既有自由无拘束的节奏乐队,也有规律有组织的音乐圆圈;既有欢脱奔放的摇滚乐,也有安静舒缓的摇篮曲;既有培养团队合作能力的集体音乐游戏,也有尊重孩子个性发展的游走创编。

每周悦宝园的音乐课都有固定的节奏型环节,它是专门为孩子设定的学习节奏的机会,让孩子可以在乐器的玩奏和欢乐的舞蹈中认识到节奏。可不要小瞧这一环节哦,它可以有效帮助宝宝认识不同音符的时值,为宝宝将来的音乐学习打下基础,尤其是对将来编创音乐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