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車不退購置稅?新寶駿“30天無理由退車”沒有受益者

退車不退購置稅?新寶駿“30天無理由退車”沒有受益者

疫情壓迫下的汽車企業們求生困難,越來越多的參與者開始推出創新的營銷模式,用推出延保服務、發放購車補貼、直播購車優惠等方式刺激消費者的購物神經。

在魚龍混雜的政策紅利之下,不免有些商務政策被認為是藉機營銷、強蹭熱點的非正義之舉。近期新寶駿推出的疫情關懷服務,就成為了熱議的敏感話題。有消息稱,部分相關人士認為“30天無理由退車”屬於誤導消費者的虛假宣傳,涉嫌違法,並且這項政策的推出只是為了促進銷售,對消費者而言是個“坑”。

退車不退購置稅?新寶駿“30天無理由退車”沒有受益者

本著求證事實的態度,頭條君詢問了新寶駿品牌的相關人員,截止目前尚沒有得到正式的官方回覆。但隨後諮詢的相關法律人士稱,其中存在的很多問題相對複雜,妄言新寶駿虛假宣傳並不恰當,而且從客觀事實出發,廠家很難因此獲利。

“無理由”和“無條件”

針對近期推出的“疫情關懷服務”,新寶駿在宣傳海報上有著較為明確的文字表述:30天無理由退車。同時,廠家也針對退車的條件做出了明確約束,包含車輛里程錶讀數未超過1000公里、車輛未損壞、無出險記錄,不影響二次銷售、車輛必須已經繳納購置稅等多個約束條件。

這兩項內容的疊加引發了一個矛盾——無理由退車和無條件退車,究竟是不是一回事?

退車不退購置稅?新寶駿“30天無理由退車”沒有受益者

這個問題在電商領域做過明確的劃分。2014年3月15日正式實施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除特殊商品外,網購商品在到貨之日起7日內無理由退貨。但同時,消保委電商專業辦公室也屢次發佈公告稱:無理由退貨不等於“隨便退”。哪怕是不屬於大宗消費的服裝商品,被洗過、穿過、人為破壞或標牌拆卸之後,商家都可以不予退換。

可以說,即便對於符合無理由退貨的網購商品而言,也不存在“無條件退貨”這一說。給已出售商品退貨過程施加約束,完全符合情理與法律。以新寶駿設立退車條件為由說其虛假宣傳,顯然有失公允。

退車不退購置稅?新寶駿“30天無理由退車”沒有受益者

那麼,新寶駿又是否有設置了相當雞肋的條件,造成了誤導消費者的後果?這需要看在購車和退車過程中,買賣雙方分別得到什麼和損失了什麼。

眾所周知,汽車作為消耗類產品,並不屬於7天無理由退貨的範疇之內,此外還有汽車三包政策對汽車退換貨做出約束,只有遇到新車出現重大故障時,消費者才有權利提出退車申請。

很明顯,新寶駿的舉措打破了這個常規約束,相當於在三包政策之外添加了一道外圍屏障,讓消費者在法規包線之外擁有了更多的選擇權利,本質上的確是個惠及消費者的額外福利。

另一面,作為賣方的廠家將這個銷售政策當做用戶福利,就勢必知道自己要犧牲一些什麼。即便是退回來的新車裡程低於1000km且沒有任何故障和出險記錄,這臺車本身也從一臺純新車降格為了二手車。

參考車輛保值率第一年下跌幅度最大的規律,即使在市場中以準新車的身份售賣,銷售利潤也會憑空損失很多。對於廠家和經銷商來說,他們從中得到的最多隻是一個銷量數字的增長,除此之外幾乎都是虧損。

退車不退稅?不該存在!

賣方沒有獲得任何好處,作為買房的消費者是賠是賺?這件事我們必須要說清楚,事實就是,消費者不可能像網上傳說的一樣被“坑慘”。

退車不退購置稅?新寶駿“30天無理由退車”沒有受益者

網絡上近些天傳播了一種說法,就是在新寶駿的商務政策內,如果消費者行使退車的權利,購置稅、保險費和上牌費用都需要消費者自行承擔。這就相當於花費1萬元租了臺寶駿,裡外裡都是消費者“血虧”。

這種說法目前還沒有得到新寶駿的證實或是否認,但相關法律人士指出,其間的紕漏十分嚴重:保險費用和上牌費用何去何從值得商榷,但佔據大頭的車輛購置稅並不是歸廠家所有,收稅主體是國家機關。

用通俗的話說,購車時所繳納的購置稅,不論多少最後都不該是廠家所有,而是應該上交給相關的稅務部門。消費者要求退稅,理應在廠家或者經銷商的幫助下開具憑證,然後到先關的稅務部門完成這個流程即可。

只要賣方不在退車證明上橫加阻攔,消費者的退稅過程就不會存在障礙,而是完全按照“新車購置每增加一年,退稅額減去10%”的規定進行。

由此,責任已經被劃分得相當明確。購車過程中,上牌費用、4S店跑腿業務費用以及保險費用都需要廠家和經銷商做出額外的規定,退還或不退還仍有爭議的餘地,但購置稅根本不存在應不應該退還的問題,並且退或不退,都和廠家的利益無關。

“無理由退車”誰獲利?

兜來轉去,在這場被稱為創新營銷的“無理由退車”聲討會上,賣方花費了時間成本,承擔了新車退還之後的折舊虧損,買方也沒有充分享受到天上掉餡餅的快樂,不僅受到條條框框的約束,還可能自己承擔可觀的保險、上牌費用。毫不避諱地說,除了能讓車管部門和保險公司“偷著樂”之外,這是一顆能讓人“兩敗俱傷”的糖衣炮彈。

既然雙方沒有人能從中直接獲利,那麼廠家為什麼要推出這麼具有爭議性的營銷模式呢?經驗告訴我們,套路不在實用與否,在於是否能深得人心。

退車不退購置稅?新寶駿“30天無理由退車”沒有受益者

新寶駿之外,曾經推出或者仍在堅守“無理由退車”的廠商並不在少數。狂傲的特斯拉Model 3也有過低聲細語,承諾7天無理由退車,更有寶沃全系承諾90天無理由退車。但是他們之中無一例外,都對退車環節有著明確且苛刻的條件限制,甚至有寶沃這樣白紙黑字,將退車費用明確標註,不顯露一絲一毫的商量餘地。

退車不退購置稅?新寶駿“30天無理由退車”沒有受益者

苛刻到極致的退車聲明,顯然在告訴大家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但沒有一家廠商拒絕這麼做。作為中國市場的新品牌,或者被格外器重的最新產品,他們有理由用這些看似光彩奪目,實則無關痛癢的話題引起人們的關注。只要有了關注度,一個新品牌就會有爆紅的希望,不論其中是否夾雜著矛盾和衝突。

退車不退購置稅?新寶駿“30天無理由退車”沒有受益者

汽車市場的大勢就是這樣,在之前的營銷模式、傳播方法進入定式之後,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眼花繚亂的創新營銷手段摻雜其中,但卻未必會真正侵害消費者的權益。

購車中,我們只需要做的是擦亮雙眼,不論無理由退車,還是一成首付,或是“終身質保”概念多麼引人入勝,仍需要在付款購車之前研究明白每一處細節。如果總體來說無傷大雅,不妨一笑而過。一旦創新模式需要額外支出費用,或是變相夾雜在車輛售價中,就需要倍加小心。

總之切記一條,永遠不要對廠家銷售政策的創新亮點報太大期望。因為他們能做到的,其他廠商更能做到,只是不屑於以此“蹭熱點”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