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困”不是病,但影响生活与工作,注意2个重点能够抵御困意

惊蛰之后,万象更新,此时正是莺飞草长,春意最浓的时候。但很多人在这样好的时节却容易感到困乏无力,出现爱打瞌睡,早晨不易醒来,醒来也是昏昏沉沉的感觉,这正是民间所谓的“春困”现象。

出现春困与人体的生理机能密切相关。冬季为了抵御寒冷,皮肤下的毛细血管一直处于收缩状态,以减少热量散发,维持人体体温,故而用于体表的血流减少,而脏腑和大脑的供应量上升,所以在冬季人体的大脑一直处于高氧供应的状态。

“春困”不是病,但影响生活与工作,注意2个重点能够抵御困意

而随着春季到来,气温不断上升,使皮肤的毛孔和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也大大增加,而且此时人体的新陈代谢也在加快,种种因素导致大脑的供氧量下降。大脑一时无法从冬季的高供氧状态扭转,故而出现了困倦疲乏和周身无力的“春困”现象。

春困虽然不是疾病,但我们也不能任由困意把大好的春日浪费掉,那么如何才能防止“春困”呢?

保证休息勤锻炼

应对春困现象,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当然是保证足够时间、高质量的睡眠。此外,有研究认为适当午睡是解除春困的一条好途径,不过时间不必过长,有半个小时左右即可,不要超过一个小时。午睡时,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卧床,这样能让全身更加放松,增加睡眠质量;没有条件时也尽量不要趴在桌子上睡,对血液循环和神经传导都不利。

“春困”不是病,但影响生活与工作,注意2个重点能够抵御困意

除了保证睡眠时间以外,《黄帝内经》记载春日应“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使志生。”如在庭院散步这样舒缓的运动方式更利于春季的身心养生,这种强度较低的锻炼同样有利于抵御春困。防疫期间虽然不便随意外出,但也可在家做一些如八段锦、五禽戏以及太极拳等锻炼,能够通畅气血,防止春困。但要注意运动适时适量,尤其少进行如短跑一类的爆发性运动,反而使人困倦感更加严重。

食疗按摩解春困

保证睡眠和适当运动是预防春困的主动办法,但如果已经出现比较强的困倦情况,可以通过食疗或按摩的方法调理缓和。

前文说过,春困的形成原因主要在脑部的血流量下降,而中医认为脑与肾的关系非常密切,因肾主藏精气,为脑的主要物质基础,肾健则髓海充盈,脑健智强,肾衰则髓海空虚,脑衰智弱,所以抑制春困的食疗常可用到一些有补肾健脑的功效的材料,例如下面这道益智羹。

“春困”不是病,但影响生活与工作,注意2个重点能够抵御困意

益智羹:取新鲜牛肉50g洗净后剁成肉末,再取10g益智仁洗净切碎。两者放入碗中,加入适量酱油、盐、葱姜末调味,再放入适量清水。碗放入蒸锅隔水蒸熟即可食用,食用时可加入少量麻油。

如果工作或学习中出现春困引起的乏力、困倦情况,可以按摩头面部的穴位来缓和困意,如太阳穴、风池穴、百会穴等皆可。按摩时注意身体端正,将手掌搓热,按住穴位稍稍用力,顺时针揉10~20次,再逆时针转同样的次数,一般情况下困意会很快缓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