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姐姐,要讓著弟弟”,這句話別輕易說,聰明家長這樣做

文|小梅媽媽

朋友跟我吐槽,說她的大女兒不聽話,最近總是跟小兒子鬧矛盾,她跟在後面收拾爛攤子,簡直是心力憔悴,問她到底是什麼原因,她也說不明白,只是說了最近發生的一件事。

兩個孩子都喜歡喝香蕉牛奶,那天兩個孩子又要喝,打開冰箱才發現牛奶只剩一袋了,於是她就對女兒說:“妞妞乖,牛奶只剩一袋了,你是姐姐,要讓著弟弟,這袋牛奶就給弟弟喝好不好呀。”

類似的事情發生過很多次了,每次朋友都是讓女兒讓著兒子,本以為這次女兒也會同意,沒想到女兒在聽完她的話之後開始小聲的哭起來,嘴裡斷斷續續的說:“不,不要,我不要,為什麼每次都是我讓著弟弟,我不。”

女兒說完後開始嚎啕大哭,怎麼哄也哄不好,連帶著兒子也開始哭起來,朋友手忙腳亂的安撫兩個孩子,花了好大的功夫才讓兩個孩子安靜下來。

事後朋友開始反思自己的育兒理念,以前家裡人天天都會說要姐姐讓著弟弟,經過這次事件,她開始意識到,一味的讓女兒讓著兒子,對於女兒來說是不公平的。

其實不僅僅是有很多父母喜歡叫姐姐讓著弟弟,在很多家庭中,父母都喜歡讓大寶讓著小寶,無形之中就給予了小寶很多的偏愛,卻漸漸的影響到了大寶的健康成長。

“你是姐姐,要讓著弟弟”,這句話別輕易說,聰明家長這樣做

常把“大寶要讓小寶”掛嘴邊,對孩子有什麼影響

在父母的授意或者強迫下,孩子學會的謙讓是虛假的,得不到孩子內心的認可,同時,孩子被迫按照父母的意思去做,也會對自己的成長與父母的關係造成影響。

1、強迫大寶讓小寶,會讓大寶對父母產生距離

父母強迫孩子“大”讓“小”,是在實現自己的想法,而罔顧了孩子的真實意圖,父母可能認為孩子這樣做是一種大度寬容的表現,但是孩子感受到的卻是父母在偏袒其他人,讓自己受委屈。

父母是孩子幸福感和安全感的最大來源,孩子從父母這裡感受到了委屈,就會削弱幸福感和安全感,拉大與父母之間的距離。父母對待孩子,總是對年齡小的那一方更加照顧,即使是在家庭中,讓大寶讓著小寶,也會引起大寶情感上的不適。最好的是大寶從自己出發,願意主動照顧、遷就小寶,這樣家庭關係才會更加融洽。

2、父母的差別對待,影響孩子之間的關係

當發生爭端的時候,其中一方總想要找臺階趕緊下,一方面是想要儘快解決矛盾,另外一方面也是想要維護孩子之間的關係,於是經常有父母在矛盾發生的時候勸說孩子,“你是哥哥/姐姐,

是大孩子了,要讓著弟弟/妹妹。”表面上看起來矛盾很快就得到了解決,實際上卻在孩子心中埋下了委屈和不情願的種子,孩子以後看到對方,就會想到自己要讓著對方,沒有辦法安心跟對方玩耍。

“你是姐姐,要讓著弟弟”,這句話別輕易說,聰明家長這樣做

3、不利於孩子身心健康

孩子被強迫的謙讓,尤其會對他們的心理健康產生影響,大寶和小寶都不能例外。

  • 大寶缺乏關愛容易造成叛逆、自卑

家庭生活中,很多父母喜歡讓大寶讓著小寶,漸漸的很多父母就會發現,原本乖巧活潑又懂事的大寶變得很是叛逆,有時候又會表現的很自卑,這樣的轉變讓父母摸不著頭腦。

在“謙讓”的這個過程中,大寶感受到的是父母對小寶的偏愛與對自己的忽視,在這種缺乏關愛的環境下,大寶會混亂對自我價值的認可,認為父母都不愛自己了,別人更不會愛自己,心理上發生劇變,有時候很叛逆,有時候又很自卑,不停的自我懷疑。

  • 小寶過度的溺愛容易造成任性、自私

被溺愛的小寶,父母本以為孩子會成長的更好,但是更多的時候,被人給予的“謙讓”會讓小寶變得任性和自私,因為習慣了被偏愛,所以很難會顧及別人的感受,容易被大家反感。

4、家庭氛圍緊張

孩子是家庭的中心,孩子與父母之間,孩子與孩子之間,如果不能融洽的和諧相處,會讓整個家庭處於緊張之中。父母會害怕孩子之間鬧矛盾,會害怕解決問題的辦法不對造成更大的家庭問題,孩子會害怕父母區別對待,每個人都生活在不安中,每天戰戰兢兢,失去了生活本來的幸福感。

“你是姐姐,要讓著弟弟”,這句話別輕易說,聰明家長這樣做

二胎家庭,聰明的家長都這樣教育孩子

很多有二胎的家庭,都會面臨教育孩子的難題,抓住以下幾點,讓家庭教育變得省事省力又省心。

1、不重男輕女,自己孩子一樣愛

有些父母喜歡重男輕女,喜歡讓姐姐讓著弟弟

,孩子都是自己親生的,教育和養育孩子是每個父母的應盡的責任,不應該因為自己的偏見而對孩子區別對待,影響孩子的成長和發展。

2、不搞極端化的“富養女孩窮養女孩”

除去根深蒂固的老舊思想,近幾年富養女兒的呼聲也日益高漲,大多數人只看到了富養女兒帶來的好處,卻忽視了很多因為女兒被富養而引發的問題。養育孩子的關鍵,並不在於“富養”或者是“窮養”,父母盡心盡力,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給孩子最好的,選擇最適合孩子的,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你是姐姐,要讓著弟弟”,這句話別輕易說,聰明家長這樣做

3、大寶小寶鬧矛盾,父母的做法很關鍵

大寶小寶生活在一起,兩個孩子都不懂事,難免會鬧矛盾,父母的解決方式,會為兩個人以後的相處打下基礎。

  • 對事不對人

解決兩個孩子之間的矛盾,一定要摒除外界的所有因素,這樣才能做到對事不對人,做出公正的裁決,是哪個孩子的錯,就告訴哪個孩子,讓孩子意識到,年齡的大小並不能成為承認或逃避錯誤的藉口,培養孩子變的有擔當。

  • 不強制有底線

父母可以引導孩子去謙讓,但不要強制孩子。在一些無關大雅的事情上,父母可以與孩子商討,是不是可以退讓一步,如果孩子不願意,也不要強求;在很多事關原則的問題上,要充分聽取孩子的想法,那是孩子的底線,孩子願意打破說明孩子有信心堅持自己,如果孩子不願意,就是真的不可以,否則會極大的影響孩子的未來發展。

  • 合理引導

父母讓大寶讓著小寶,在大寶同意後,父母也要重視大寶的付出,告訴小寶,哥哥/姐姐對你這麼好,以後你也要對愛哥哥/姐姐,一定要尊重哥哥/姐姐,這樣在孩子之間形成良性循環,家庭才能更加穩定和諧。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寶貝,不能因為年齡這個問題而讓孩子受到不公的對待,父母不應該有強制“姐姐/哥哥,要讓著妹妹/弟弟。”

的這種刻板思想,孩子主動願意“讓”才可以,聰明的家長,會引導孩子謙讓,這才是教育孩子的好辦法。

“你是姐姐,要讓著弟弟”,這句話別輕易說,聰明家長這樣做

我是小梅媽媽,一枚90後寶媽,和你分享更多的育兒知識和過程,也希望這些能幫助每個有需要的寶媽,願每個寶貝都能更好的成長,更有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