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來對照下,你家寶寶是不是到了秩序敏感期


快來對照下,你家寶寶是不是到了秩序敏感期


萬老師,您好。我家寶寶2歲多了,現在讓她做什麼她都說:“我不”、“不要”。尤其每天吃飯和穿衣服,像打仗一樣,她要是不喜歡的,你說什麼她都不聽,她要是喜歡的,哭著喊著也得要到。我該怎麼辦呢?

兩三歲的寶寶在這個階段第一次萌生了獨立的意識,經常的表現是什麼都要自己來試一試,做一做,總而言之,你們大人做的事我也要做,你們吃什麼我也要嚐嚐,所以經常可以看到兩三歲的孩子吃飯吃到滿桌滿地,一會用手一會用筷子,一隻腳上棉鞋一隻腳上拖鞋的“奇景”,圓圓的餅乾掉了一塊就會大哭等,大人們也不禁感嘆:越大越不聽話啦。如果寶寶在這個階段得不到充分地支持和嘗試,會導致孩子上學後產生神遊、自卑等一系列問題。

原因分析:1、這是個孩子自我意識萌芽的體驗階段,寶寶會想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且很多時候不想讓爸爸媽媽幫忙,想要從一個完全依賴爸爸媽媽的小嬰兒轉變為相對獨立的嬰幼兒。2、頻繁的說“不”的時候,其實是寶寶在試探邊界的過程,什麼狀況下我能做些什麼、做到些什麼,爸爸媽媽會不會阻攔,這個階段寶寶會建立起自己的做事界限。3、寶寶在這個階段自己內心有很強的秩序感,爸爸媽媽經常不明就裡的破壞掉了這種秩序感,寶寶是通過自己做事情來維持內心的感覺。

您可以這樣做:1、爸爸媽媽要認可允許孩子的探索、嘗試行為,認同寶寶說“不”的情緒感受,在寶寶做事情的時候保護寶寶的安全,避免強硬的阻止和批評,溫柔耐心地用正確的動作示範給寶寶,因為很多技能都是寶寶通過重複性動作來熟練掌握的。但涉及到人身安全的行為一定要及時制止。2、給寶寶吃飯、穿衣、玩玩具等等事情的時候,要引導寶寶做選擇,比如:寶寶你是用大勺子吃飯還是小勺子吃飯,你今天吃你飯還是麵條,你今天穿裙子還是穿褲子?讓寶寶知道自己有有按照自己內資需求而自由選擇的機會,媽媽會更多的看到寶寶的“乖巧可愛”。3、如果寶寶哭鬧不止,媽媽也不能馬上依著她的意願怎樣都可以,要什麼都給買,這會讓孩子早早學會用哭鬧來換取自己想要的東西。媽媽要給寶寶一點空間陪著她冷靜下來,再去耐心的和孩子溝通,讓孩子知道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底線在哪裡。

你還需注意的是:在心理學上這個階段叫“執拗敏感期”,國外還有人叫它“可怕的反抗期”。爸爸媽媽要尊重到孩子的這各階段的發展規律,才能幫助孩子建立良好自尊、自信、規則以及控制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