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讓孩子“當眾表演”,容易讓娃越來越自卑,很多家長還沾沾自喜

前段時間,一段真實反映親子關係的遊戲《中國式家長》爆紅網絡,其中有一個重要的屬性值就是“面子值”,孩子表現越出色,家長就越有面子。愛面子已經成為中國家長普遍的現象,其實這也無可厚非,“面子”與孩子優秀與否成正比,從這一點來看,每一位家長的初衷,都是想讓孩子變得更優秀。不過家長也要考慮到孩子的意願,否則可能會適得其反。

總讓孩子“當眾表演”,容易讓娃越來越自卑,很多家長還沾沾自喜

每年到過年的時候,通常都是家長曬娃的時間,各位七大姑八大姨帶著自家的孩子開始“表演”,這就是一種對比。讓孩子當著親戚的面背古詩、唱歌、跳舞,很多家長為此沾沾自喜,認為自己的孩子比別的孩子要強。如果自己的孩子生來喜歡錶演,那麼這無疑是一個展示自我的機會,但如果孩子不喜歡錶演,那麼反而容易讓娃越來越自卑。

讓孩子當眾表演有以下幾種危害:

1. 壓力變大,興趣喪失

孩子的很多才藝都來自於興趣,興趣促使他們在某些方面更加專注,成長得更快。很多孩子願意向父母展示自己的才藝,是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和讚賞,可如果父母讓孩子在外人面前表演,這在孩子眼中就會像是一場考試一樣,他們會因此壓力過大,擔心自己的表現達不到父母的預期。

總讓孩子“當眾表演”,容易讓娃越來越自卑,很多家長還沾沾自喜

久而久之,儘管孩子在才藝方面有很大的興趣,這些興趣也會被壓力壓垮,開始討厭表演、討厭自己的才藝。

2. 變得不自信

在很多家長眼中,孩子都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的,但其實大多數孩子面對外人時都會非常膽怯,面對著七大姑八大姨這些不算親近的親戚,他們必然會非常牴觸,而如果父母一再要求表演,那麼這樣的要求在孩子眼中就會是一種恐嚇,讓孩子變得不自信,甚至越來越自卑。

總讓孩子“當眾表演”,容易讓娃越來越自卑,很多家長還沾沾自喜

3. 變得叛逆

我們都說青春期是孩子的叛逆期,但其實從四五歲開始,很多孩子就已經有了叛逆心理。這是對於一些想要讓自己聽話的父母的反抗。如果家長強迫孩子在別人面前表演,那麼這種行為就會帶來孩子的逆反心理,家長越強迫,孩子就越牴觸,用拒絕表演或者故意演砸來和家長進行對抗。

總讓孩子“當眾表演”,容易讓娃越來越自卑,很多家長還沾沾自喜

這不僅僅是在才藝的表演中,在日常生活中同樣如此。我們會發現那些願意聽話的孩子,他們的父母從來不會逼迫自己的孩子,而越叛逆的孩子,他們的家長往往經常要求孩子聽話。做一個不恰當的比喻就是:小孩子就像是一面鏡子,你溫柔待他,他也溫柔待你;你若以怒目視之,他也必然會還以顏色。

總讓孩子“當眾表演”,容易讓娃越來越自卑,很多家長還沾沾自喜

在孩子的教育中,尊重永遠是第一位的,尊重孩子得到的不僅僅是孩子的尊重,也會讓孩子成為一個擁有健全人格,懂得尊重他人的好孩子。說句不好聽的,如果角色互換,你一定也不希望父母總是憑藉自己的認知去強迫你做這做那,即便那是出於對你的愛,但這愛實在太過沉重了。

說到底,對孩子的愛不應該是對他的束縛,想要把孩子牢牢攥在手心是不對的,這是“控制慾”在作祟,家長不要再沾沾自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