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俄“石油博弈”背後:中國作為最大石油進口國,或迎來3大利好

由於俄羅斯拒絕沙特進一步石油減產的建議,上週末,沙特打響了石油價格戰,大幅降低4月售往海外市場的原油價格,每桶價格下調6至8美元,折扣幅度創近20年來最大。同時,沙特還表示在必要情況下,未來會將原油產量從當前970萬桶/日,提高到創紀錄的1200萬桶/日。

本來全球擔心疫情會造成原油供應過剩,而受這一消息的衝擊,國際油價更是出現“史詩級”暴跌,一度下跌近30%,創下1991年以來最大跌幅。而這僅是開始,3月10日,沙特國有石油公司沙特阿美又宣佈,要在1200萬桶/日的基礎上,再增產30萬桶/日,這擺明沙特要拼盡全力爭搶市場。

在消息傳出後,俄羅斯能源部長迅速做出回應,表示也有能力將日產量增加50萬桶,從而將原油產量達到1180萬桶/日。如此看來,俄羅斯似乎不願讓步,要將石油價格戰打下去,甚至不惜承受油價大幅下跌。那麼,為何雙方在減產問題上存在巨大分歧呢?石油價格戰又會持續多久呢?

1、高福利的沙特社會扛不住油價下跌,產業轉型需要大量資本

此前,俄羅斯與以沙特為首的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簽署了長達3年的石油減產協議,而該協議將在今年3月底到期。最近一段時間,市場開始擔心全球疫情擴散將會減少石油消費需求,國際油價也不斷下挫,在2月初就進入了技術性熊市。面對這一情況,沙特非常擔心疫情造成原油供應過剩,希望聯合俄羅斯達成新一輪減產協議,從而抬高油價,保證國家收入不受影響。

3月5日,OPEC發表聲明表示,向包括俄羅斯在內的非歐佩克產油國建議,將現有的210萬桶/日的減產協議,再擴大150萬桶/日,直至持續到2020年底,相當於全球石油需求的1.5%。不過,俄羅斯不贊同這種做法,認為油價下跌只是暫時的,減產只會給美國產油商搶了市場份額,並稱從4月開始,會恢復石油正常生產。

這是沙特不願意看到的,沙特希望用最快的方式扭轉談判局勢,即通過發動石油價格戰這種“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方式,來促使俄羅斯重回談判桌,不過俄羅斯並不買賬,導致石油價格戰似乎愈演愈烈。而雙方之所以在減產問題上互不相讓,還與各自面臨的經濟困局分不開關係。

沙特無法承受油價下降帶來的財政壓力。在中東國家中,沙特經濟對石油出口的依賴度位居前列,能源產業收入佔沙特出口的8成、佔財政收入的三分之二,而沙特是一個福利型國家,民眾幾乎無需納稅,而且享受各種福利和補貼,這導致沙特每年要耗費大量的財政支出,財政盈餘平衡油價也保持在高位。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數據,2020年沙特的財政盈餘平衡油價是84美元,是俄羅斯的兩倍。不過,沙特很清楚實現財政平衡很困難,於是在基於原油65美元/桶的基礎上制定了6.4%的目標赤字率。不難看到,即便在較高的油價水平下,沙特的財政就有不小的缺口。如果油價下跌過多,那麼沙特的財政就難以為繼。因此沙特希望能夠聯合俄羅斯減產抬升油價。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幾乎油價跌到50美元的時候,沙特都會積極主動發起石油減產活動。

另外,為了推動經濟多元化轉型,沙特需要增加資金預算,而提高油價就是沙特創收手段之一。油價波動給財政收入帶來不穩定性,沙特很清楚這一點。2014年6月以來,沙特的經濟因為國際油價暴跌而陷入困境,2015年,沙特的財政赤字一度高達979億美元,約佔GDP的20%。

為了擺脫對石油產業的依賴,沙特從2016年開始推出了雄心勃勃的“2030願景”計劃,希望推動旅遊、娛樂、體育、金融服務和物流等非石油行業發展,而實施該計劃需要足夠的資金支持。為此,沙特實施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抬高油價、削減社會補貼、控制政府支出和推動國有油企上市等等。其中,沙特阿美赴海外上市被視為沙特籌措資金的最重要手段。

去年底,沙特阿美就在國內實現上市。上市之初,市值一度衝突2萬億美元,為全球首個市值突破2萬億美元的上市公司,沙特阿美的價值可見一斑。除了在國內上市,赴海外上市也是沙特近來的大計劃,但如果沒有高的國際油價支撐,那麼沙特阿美很難在海外獲得高的估值,這也是沙特不願看到的。總而言之,無論是出於穩定國家經濟,還是推動產業結構轉型,沙特都有非常大的動力去推動石油減產和漲價。

2、美國對市場“虎視眈眈”,俄羅斯不願便宜對手

不過,沙特的想法並不符合俄羅斯的利益。上文簡要提到過,俄羅斯不同意的原因之一,是擔心美國石油產商再次“鑽空子”,通過增產搶佔俄羅斯的市場。

美國的頁岩油探明儲量世界第一,佔世界的7成以上。為了實現能源獨立,美國積極開採頁岩油,前期由於開採技術不成熟,美國開採頁岩油產量不多,但隨著2008年頁岩油開採技術實現突破,美國的頁岩油開採量實現井噴。2014年,得益於頁岩油產量猛增,美國原油產量平均突破900萬桶/日的重要關口,而且持續增產。

為了將開採成本高的美國頁岩油擠出國際原油市場,沙特聯合俄羅斯發起了石油增產運動,但由於原油供給嚴重過剩,國際油價大幅下挫,一度跌至2016年28美元/桶的歷史相對低位,這給沙特和俄羅斯的經濟都帶來了重創,比如2015年,俄羅斯的GDP同比萎縮3.7%。相比之下,背靠美國強大的金融系統支撐,美國頁岩油生產商反而通過大量舉債活了下來。為了挺過經濟難關,2016年,沙特和俄羅斯達成了減產協議,共同推動國際油價走高。

在俄羅斯減產的過程中,美國卻一直瘋狂增產頁岩油,並搶奪了俄羅斯的一些市場份額,這給俄羅斯留下了深刻教訓。如今,美國頁岩油產商還在增產,野心也越來越大了。據美國能源信息署的數據,2018年,美國原油日產量達到1095萬桶/日,同比增加17%,超過沙特和俄羅斯,時隔45年後位居世界第一位。

如果俄羅斯一旦答應沙特減產,那麼美國搶佔俄羅斯的石油市場份額是意料之中的事。而且,美國三番四次對俄的能源企業實施懲罰,已讓俄羅斯不滿。據期貨日報報道,2月18日,美國決定對俄最大石油企業俄羅斯石油公司下屬的一家石油貿易公司實施懲罰,理由是其協助委瑞內拉運輸及銷售石油。

去年12月,為了爭搶歐盟的天然氣份額,美國公然插手俄羅斯和德國合作的天然氣輸送項目“北溪-2”項目,要求德國購買美國天然氣。在德國拒絕後,美國宣佈要對承建“北溪-2”項目的企業實施懲罰。不難看出,美國想盡辦法要跟俄羅斯爭搶能源市場。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更不願意減產,便宜美國頁岩油生產商。

3、俄羅斯“針鋒相對”的背後:打垮美國頁岩油?

俄羅斯不願意減產還有另一方面原因是一定程度的國際油價下跌,符合俄羅斯的長遠利益。美國頁岩油增產是大勢所趨,但前面提到過,美國頁岩油生產商是靠舉債生存下來。根據機構統計,未來四年,北美石油和天然氣公司將有超過2000億美元的債務到期,其中2020年將有400億美元到期。

如果今年油價超出美國產油成本線(大約40美元左右),那麼美國生產商很可能因為經營虧損造成債務違約,繼而陷入倒閉狀態。這是符合俄羅斯長遠利益的。換個角度來看,通過減產推高國際油價,反而會刺激美國擴大頁岩油增產,鞏固美國在能源市場的地位,對俄羅斯帶來競爭壓力,這也是俄羅斯不同意沙特減產措施的重要原因之一。

另外,在俄羅斯看來,疫情對油價的影響是短期的,各國理應採取經濟刺激手段,長期來看,原油需求不會出現太大改變。更關鍵的是,俄羅斯的石油生產成本較低,能夠承擔一定的油價下跌,這給俄羅斯不少底氣。3月10日,俄羅斯能源部長曾表示,俄羅斯是全球生產石油最低的國家之一,在全球石油行業擁有市場競爭力。

總的來看,沙特和俄羅斯之所以在減產問題上存在分歧,是因為都涉及到自身的核心利益。沙特希望高油價來穩定社會經濟發展、拓寬產業轉型的收入,而俄羅斯認為減產會動搖自身的國際能源市場地位、倒不如利用低油價打擊美國頁岩油。但事實上,通過仔細觀察,我們會發現,深層次的原因還是國際能源格局正在醞釀鉅變。

4、石油價格戰的根源——國際能源市場醞釀鉅變

隨著國際環保意識的影響加強、以及新能源革命的加速,世界主要經濟體都在想方設法改善能源消費結構,傳統石化能源正在逐漸被市場捨棄。根據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發佈的《2050年世界與中國能源展望》顯示,到2050年,在世界能源消費中,煤炭的佔比將快速下降至8%左右,石油的佔比將從當前的45%下降至38%。這個趨勢對經濟高度依賴油氣出口的沙特和俄羅斯是一個災難性的信號,長此以往,這些產油大國的經濟將難以為繼。

另一方面,美國頁岩油增產勢不可擋,美國成為世界石油出口大國也是遲早的事,沙特和俄羅斯的能源市場地位將受到削減。在這樣的國際能源格局前景下,沙特和俄羅斯都很清楚,必須趁著原油還有市場的時候,想方設法積累資本,推動產業結構轉型,比如上文提到,在國際油價大跌之際,沙特在2016年推出名為“2030願景”的產業轉型戰略,但這一戰略的制定更多是應對未來國際能源格局變遷的挑戰。

對於俄羅斯而言,油價需要控制在一個合理範圍,既保證國家收入穩定,又能維持當前的國際能源地位。而減產計劃帶來高油價只能一時受益,是“飲鴆止渴”的做法,高油價會推動新能源革命加速、以及美國增產頁岩油,這不符合長遠利益。然而,面臨財政困境的沙特卻不願顧那麼多,與俄羅斯的分歧一時難以消除。

5、兩強相爭,誰能扛到最後?

2014年,俄羅斯和沙特都加入到石油增產的隊列,導致國際油價出現崩盤,最低跌至近28美元/桶,而這次石油價格戰會不會重演當年的油市“噩夢”呢?石油價格戰又會持續多久呢?

目前來看,沙特和俄羅斯都具備打價格戰的實力和基礎。在外匯儲備的積累上,根據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月,沙特的外匯儲備差不多為5000億美元,位居世界第五位;而俄羅斯擁有的外匯儲備則高達近5700億美元,其中包括1500億美元的國家財富基金在內。

在石油開採成本方面,沙特的石油開採成本比俄羅斯要便宜一些。根據金聯創提供的數據顯示,當前沙特原油開採成本低於10美元/桶,俄羅斯的石油開採成本約為15~20美元/桶。如此看來,兩國都具備打石油價格戰的底氣。

但是,沙俄“石油博弈”的背後,由於沙特的經濟基本面不如俄羅斯,俄羅斯對石油價格戰更具抵抗力。相對來說,沙特經濟對石油產業的依賴度要高得多,石油佔沙特出口的8成,而俄羅斯通過近些年的調整,使經濟對石油的依賴度下降,最明顯的表現就是沙特維持財政收支平衡的油價是俄羅斯的近2倍,高達84美元/桶。

從這個角度來說,低油價無法支撐沙特的財政支出。而且,沙特已經連續5年出現財政赤字。根據阿布扎比商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馬利克的測算,如果油價處在30美元/桶的水平,那麼這足以讓沙特今年的財政赤字率達到15%(預算赤字率目標為6.4%)。按這一水平計算,沙特5年內就將耗光龐大的外匯儲備。

儘管俄羅斯在石油價格戰中的勝算更大,但這不意味著俄羅斯會選擇打下去,畢竟價格戰對雙方的經濟都將帶來損害,尤其是對沙特,最終的結果很可能還是重回談判桌,達成一個雙方認可的方案。廣發期貨發展研究中心原油研究員李承昊認為,國際油價已處在地位,對產油國財政的損害立竿見影,進一步下降空間不大。

3月10日,俄羅斯能源部表示,雖然有能力增產,但“OPEC+”合作的大門並未關閉,而下一次“OPEC+”會議計劃在5~6月召開。這意味著俄羅斯還不想將事情鬧僵。

另外,對於石油減產的方案,在這次開會之前,俄羅斯也不是完全拒絕,而是表示要有條件的進行減產。據外媒披露,由於此前在“OPEC+”會議上出現了一些臨時變故,雙方的分歧才突然加大。也就是說,拒絕減產不是俄羅斯堅持的原則立場,雙方的談判或許還有挽回的餘地。

6、油價大跌,作為最大石油進口國的中國將迎來3大利好!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是世界最大的原油進口國和第二大原油消費國。根據官方的數據,2019年,我國原油進口首次突破5億噸,達5.06億噸,同比增長9.5%。這意味著中國的經濟將不可避免受到國際油價波動帶來的影響。那麼,如果沙特和俄羅斯談不攏,導致國際油價在低位運行,那麼中國可能受到哪些影響呢?根據分析,金十數據認為主要有以下3個方面。

改善國際收支平衡。原油是我國主要的進口商品之一,每年消耗我國許多外匯儲備。2019年,我國總進口額達2.07萬億美元,其中原油進口額佔比為11.6%,中國進口原油均價高達64.97美元/桶。如果油價大幅下跌,將有助於我國增加經常賬戶貿易盈利,改善國際收支平衡,從而維持人民幣匯率的穩定。

減少交通成本開支。國際油價下跌帶來的直接好處就是降低了我國進口原油的成本,對國內煉油廠商形成利好。根據中國的石油調價機制,當國際油價低於40美元/桶後,國內成品油價格將不跟隨國際油價下調,這將增加煉油廠商的利潤空間,並刺激它們加大購買原油。相應地,居民日常出行和交通運輸業的用油成本也將顯著減少。

降低生產成本。原油是基礎能源產品,如果國際油價下跌,一系列以原油作為原料的工業生產原料成本也會降低,這將帶動相關產業鏈下游成本下降,有利於眾多行業節省經營成本。另外,這也將緩解我國面臨物價上漲的壓力,有助於穩定消費者預期和提升購買力,更重要的是給央行實施貨幣政策打開空間,為疫情過後的經濟發展贏得條件。

不難看到,原油不僅是生產原料、還是消費原料,是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能源,如果油價下跌,將降低整個經濟的運行成本。有業內人士測算,油價每下行10美元,中國社會將節省開支1070億元。還有國外機構估計過,油價每下跌10%,中國GDP增速將提高約0.15%。總而言之,這將有助於釋放疫情帶來的經濟增長壓力,加速中國經濟早日恢復正常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