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網課,逼瘋老師、孩子、家長的“最後一根稻草”

史上從未有哪門課程如此受關注:連續12天霸佔微博熱搜榜,平均一天3個熱搜關鍵詞,日最高紀錄8個相關熱搜上榜。

也沒有哪門課程如此遭嫌,收穫億萬“翻車”和“尷尬”的評價。

被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生活節奏,全國學生延期開學,教育部以一招“停課不停學”緊急應對。

全民網課,逼瘋老師、孩子、家長的“最後一根稻草”

“硬核”網課,被召喚上線!昔日正襟危坐的老師,被迫營業當起了“十八線主播”;學生獲得新身份,成了直播觀眾,雲開學、雲升旗、雲敬禮充滿新鮮感和儀式感。

根據教育部2019年7月發佈的《2018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共有各級各類學歷教育在校生2.76億人,專任教師1672.85萬人。

第一次參與直播上課的師生都有點手忙腳亂,笑料百出。一週的網課,除了崩潰、頭痛,還有眼睛疼。

網課亦給家長增添很多麻煩與負擔,被逼瘋的家長吐槽:家裡從“父慈子孝”活生生演變成“雞飛狗跳”。

全民網課,逼瘋老師、孩子、家長的“最後一根稻草”

◎ “被網課逼瘋”話題登上了熱搜。/ 網絡截圖

這部叫做《在家上課》的大型紀錄片,最開始防止疫情向校園蔓延、不讓孩子落下功課的美好初衷,正在被演繹成另一場災難(鬧劇)。

PART.1 網課成為壓死孩子的最後一棵稻草

當姐姐正在使用家中唯一的手機愉快地上網課的時候,15歲的妹妹悄悄拿起媽媽治病的藥,放到碗裡兌水悶頭喝下,漸漸失去了意識……

2月29日上午,河南鄧州上營村老李家的二女兒疑因沒手機上網課,服藥自殺。

要上網課,手機、電腦、寬帶,是不可或缺的硬件。在貧困農村地區,不少家庭用不起、配不齊,甚至連手機信號都很微弱,使用流量上網也存在困難。

全民網課,逼瘋老師、孩子、家長的“最後一根稻草”

◎ 網帖部分內容。/ 網絡截圖

在疫情面前,一切平常的事情都變得不平常,容易激發我們的負面情緒。

“你們根本不理解我!”

8歲的菲菲最初在上網課時,跟大多數同學一樣興奮,終於可以光明正大捧起心愛的平板,還在視頻裡見到了久違的老師和同學。

爸媽白天要上班,爺爺奶奶又不懂,網課靠她自行操作。每天語、數、英、美術、體育都有安排,外加英語機構的網課,上課時間超過4小時。

直播卡頓、掉線,第一天看到的老師是反的;盯著屏幕聽講,時間長了倍感枯燥;在家的弟弟不時哭鬧,干擾太大;雖說拿平板上網課,但總歸連著網,總想玩玩。網課帶來的新鮮感很快就過去了,對有的孩子來說,隨之而來的是焦慮和不安。

作業太多,作業太難,大人嘮叨,最讓菲菲煩躁,第一天要寫開學典禮觀後感、製作疫情數據表格,把她給難哭了。不明真相的爺爺還責罵她“不愛學習”,那頭英語機構的老師又在線上催交語音作業,菲菲在家上課也沒能逃過開學焦慮。

調查顯示,中國六成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焦慮。究其原因,主要是學業負擔過重和不恰當的家庭教育方式所致。

全民網課,逼瘋老師、孩子、家長的“最後一根稻草”

◎ 中小學生感到緊張或焦慮的比例。/ 《上海未成年人成長髮展指數》報告

“被爸媽盯著上網課,有種警察監視犯人的難受。”五年級學生小桓無比懷念在學校上課的時光,現在一舉一動都在爸媽眼皮底下,整天被罵,前兩天還捱了打。

全民網課,逼瘋老師、孩子、家長的“最後一根稻草”

自網課全面鋪開,每天不知有多少親子關係惡化。父母在氣頭上說出的每個字串聯起來,會變成戳心窩的刀子,非但不能解決問題,反而刺激孩子產生極端消極的抵抗。

河北石家莊12歲男孩,因上網課不認真被父母訓斥,結果一時想不開,跳樓了。

根據北醫兒童發展中心發佈的數據顯示,中國每年有約10萬青少年死於自殺。上海的一項調查發現,有24.39%的中小學生曾有過結束生命的念頭。

全民網課,逼瘋老師、孩子、家長的“最後一根稻草”

◎ 家庭矛盾、學業壓力位居中小學生自殺原因頭二位。/ 穀雨

疫情期間,孩子長時間被關在家裡,本就容易出現無聊、煩躁、焦慮等不良情緒。現在突然上網課,學業壓力又來了,容易鑽牛角尖。

“孩子遇事走極端,其實反映出平時的親子關係,暴露出家長與孩子溝通不到位。”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精神心理科心理學博士劉歡歡表示,不能理解孩子是家長的通病。大人往往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孩子面臨的處境,容易把關心變成責罵。得不到父母的理解,一次次失望之後,孩子從此閉上嘴巴,關上心房。

全民網課,逼瘋老師、孩子、家長的“最後一根稻草”

◎ 喜愛天文,一心想要報考南京大學天文系的學霸女孩喬英子,與母親產生分歧,選擇跳河自殺。/ 電視劇《小

經常被父母打擊與責罵,他們會變得極度自卑,常常會陷入強烈的自我懷疑和自我否定的情緒中不可自拔,誤以為“爸媽不愛我了”、”我死了,他們就會高興了“。

在孩子自殺這件事上,網課只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PART.2 24小時心累的老母親絕望跳河

“以前輔導寫作業,只在放學後崩潰,現在監督上網課,24小時感覺心累。”孩子剛上三天網課,父母在“陣亡”的邊緣來回試探,嗚呼哀嚎。

“疫情鬧得心情焦灼,隨著推遲開學上網課,孩子學業使我原本焦慮的心情更為煩躁。”小爍爸爸說,上網課的是孩子,可下載各種軟件,跟老師對信號、擠直播間、簽到打卡、拍照上傳作業的都是家長。要是陪孩子上網課,自己的工作根本沒法做。此外,孩子長時間對著屏幕學習,也擔心眼睛吃不消。

父母在家辦公,撞上孩子的網課,是宛如和諧的客服中心,還是火星撞地球?這廂老闆在視頻開會,那頭大寶在求救“死機了”,還有二寶時不時來湊熱鬧搗亂,你只恨自己不能三頭六臂。

全民網課,逼瘋老師、孩子、家長的“最後一根稻草”

◎ 在家辦公+視頻會議+學生上網課,家中的網速在這場混亂中面臨極大的考驗。/ ruijing

就算現在復工上班了,菲菲媽依然感到孩子的網課是壓力,“家長微信群、QQ群提示音從早到晚轟炸,老師各種通知、呼叫孩子上線,以及孩子猝不及防的求助電話。”她經常掐著飯點處理這些瑣事,導致身心疲憊,總感覺睡不夠,胸悶、心慌、頭痛,提不起精神。

這世上,比輔導作業更難的,恐怕就是孩子上網課了吧!

一天到晚監督上網課,更加堵心。親見孩子在課堂上各種出神、開小差,作業敷衍了事,耐心早已被與孩子鬥智鬥勇的超長寒假消耗完畢,此刻火冒三丈。

網課明明是孩子的事,沒想到父母先崩潰了。

“不要救我,我真的太累了!”近日,一位上海媽媽輔導兒子寫作業氣到跳河,泡在冰涼的水裡絕望地說。

劉歡歡表示,越看重孩子的學習成績,父母越焦慮。低年級的孩子自主學習能力較差,需要適度監督,但不建議從頭到尾盯著上課,最好的做法是共處一室,但各有安排,可以在課前立規矩來約束孩子。看到孩子上課走神,給予簡單提醒就好,不宜大聲呵斥。其實,孩子的注意力一般也就維持15分鐘,家長應該寬容對待。

全民網課,逼瘋老師、孩子、家長的“最後一根稻草”

◎ 可能上著上著課,就睡著了。/ 123rf

疫情本已讓媽媽比較焦慮,網課一來增加了很多瑣事。尤其是家有二寶,對大寶上網課干擾大,加劇了媽媽的焦慮。那些處於喪偶式育兒的媽媽,可能睡眠也不好,因疫情又有恐病情緒,會不自覺把焦慮轉移到輔導大寶學習上面來。

“爆發出來的歇斯底里,不完全是大寶的學習本身,還夾雜著照顧二寶的焦慮,對家人健康的焦慮。”劉歡歡稱,這種時候,特別需要爸爸來減輕媽媽的負擔。一個家庭裡面,媽媽的情緒穩定,好比是定海神針。

在家長集體吐槽網課的時候,殊不知老師們早已瘋魔。

全民網課,逼瘋老師、孩子、家長的“最後一根稻草”

全民網課,逼瘋老師、孩子、家長的“最後一根稻草”

◎ 關於上網課這件事,老師們可謂用盡方法,被迫與學生鬥智鬥勇。/ 網絡圖片

為了上好網課,老師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奶粉罐做手機支架,拿著瓷碗畫圓,玻璃門、衣櫃門當黑板,連浴室門和拖把都不放過。

全民網課,逼瘋老師、孩子、家長的“最後一根稻草”

◎ 一個衣架加一個電扇底座,就成了完美的直播設備。/ 新華視點

“主播”新手上路,操作不熟,一堂課45分鐘,調試設備半小時。老師在直播中向學生提問最多的3個問題就是:聽得到嗎?有聲音嗎?看得到我嗎?

一位中年數學老師把美顏開到滿級,整個人粉面桃腮,被家人打斷後“抓狂”:全班都聽見了。

不小心把自己給整靜音的政治課老師,對著空氣上了一節課,不看群留言,不接電話。駕馭不了攝像頭的老師,讓學生整堂課只看他的臉或鞋。

全民網課,逼瘋老師、孩子、家長的“最後一根稻草”

網課實在太欺負人!但這還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娃要上網課,娃的爸媽是老師要直播。

高三英語老師Amy為了屏幕另一端的兩百號學生,只能讓自己親生的娃在網課自生自滅。

“備課比平時多花一半時間,一切準備就緒,結果到點被家長擠得進不去;上著上著平臺崩了,共享課件共享不了,課堂傳來很多雜音,彈幕眼前飄起。看不到孩子上課的狀態,教學效果得不到當場反饋,家長著急,老師更急,天天催作業改作業到虛脫,還得克服密集恐懼症。”有一回直播,Amy正激情洋溢地講課,大寶和二寶突然衝進來,一個喊“老媽,老師說要拍視頻現在上傳”,另一個嚷嚷:“媽媽,我要抱抱”……瞬間崩潰,到底先顧誰?

PART.3 疫情下的網課焦慮,我們何去何從

疫情之下,網課已然成為億萬中小學生的“剛需”。就目前來說,也沒有比網課更好的選擇。作為一種新生事物,需要我們調整好心態,在這段時間因不適應,產生的焦慮、緊張、壓力都是正常的。

“學生的身心健康需要重點關注,疫情期間要加強孩子的心理疏導。”劉歡歡表示,網課學習,知識的遺漏不可避免,效果不如在學校,也情有可原。孩子們要有一個信念:所有的人都跟你一樣被同時耽誤著,所以不必過於驚慌。很多時候是人為放大了焦慮,通過這種自我暗示可以幫助舒緩焦慮。

對於家長來說,要多關心孩子,學著去理解他們,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針對孩子在網課學習遇到的困難,盡力給予切實可行的幫助,比如鼓勵孩子有疑問及時找老師,參加一對一輔導;又比如跟孩子一起尋找答案。總之要讓孩子感受到,你在努力幫他(她)想辦法解決問題。

孩子的焦慮,很多時候是父母給傳染的,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之心太切。焦慮的孩子背後往往站著焦慮的父母,想要改變孩子的狀態,首先大人要停止焦慮,調整自己的心態,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在育兒這條路上,爸爸不能缺席,媽媽需要你並肩戰鬥。

全民網課,逼瘋老師、孩子、家長的“最後一根稻草”

◎ 從年齡階段來看,中國家長最焦慮的年齡段集中在幼兒階段和小學階段。/ 《2018年中國家長教育焦慮指數調

明顯感到孩子脾氣變暴躁,半夜常做惡夢,菲菲媽作了認真反省,對孩子的課業放寬要求,耐心引導,面對孩子的厭學情緒不逼不催,多問為什麼,遇到兩個孩子起爭執先問清楚原因,不偏袒二寶。

無論孩子還是家長,如果焦慮比較嚴重,通過運動、聽音樂等自我調節收效甚微,最好尋求專業心理治療師的幫助,進行心理干預。北京市教委要求相關部門主動推送心理健康教育微課,開通心理諮詢熱線或網上在線諮詢,暢通心理諮詢渠道。

陽春三月,全國各地中小學校陸續進入"網絡上新課" 時間,“停課不停學”進入新階段。網課直播被緊急叫停!

全民網課,逼瘋老師、孩子、家長的“最後一根稻草”

教育部嚴令禁止普遍要求教師直播上課或錄課,明確要求調整規範線上教學行為。同時要求為億萬中小學生“減負”,不得強行要求學生每天上網“打卡”、上傳學習視頻,儘量避免因打印作業或學習資料而造成家庭臨時購買設備,增加學生家庭經濟負擔。

3月9日,菲菲揉開朦朧的睡眼,穿好校服,戴好紅領巾,乖乖坐到電視機前。今起告別小平板直播,開始體驗全市統一的“廣州電視課堂”。通過大屏幕學習新內容,眼睛沒那麼難受了。

全民網課,逼瘋老師、孩子、家長的“最後一根稻草”

◎ “廣州電視課堂”可選擇直播和點播。/ 廣州市教育局

疫情會過去,網課也會過去!希望我們還是我們,都好好的!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姓名除專家外均為化名)

指導專家:

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精神心理科心理學博士 劉歡歡彭睿宇對此文亦有貢獻

[1].初中女生因無手機上網課服藥自殺?其父回應!官方通報來了.紅星新聞,2020-3-2.

[2].輔導兒子學習起衝突,老母親跳河.看看新聞.

[3].可悲!河北一學生上網課不積極被訓斥跳樓輕生,父母悔恨捶地痛哭.商丘網,2020-3-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