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段“旅程”

教育是起点,也是终点

01.

人在世界中生活,

生活是教育的起点,

亦是教育的归宿。

教育应以人的生活为立足点,

以人与世界关系的改善为指向,

建构整合向生活世界回归的教育体系。

02.

今天,人们的活动空间看似不断拓展,

但精神生活的空间却并没有同步拓展,

自然作为人的精神生活的构成,

陪伴的意义在不断削弱。

回归自然才是回归的重要开始。

03.

“课程回归儿童”意味着,

我们会将生活中美好的东西

一点一滴地渗透给孩子们。

通过他们的眼,通过他们的手,

通过他们的嘴,通过他们的心,

帮助他们建构对自

然、对生活的全新认识。

教育是一段“旅程”


04.

儿童不需要重复我们知道的知识,

我们应当运用恰当的方式

去保留原本属于孩子们的

丰富思想与情感、创造性的大脑

以及开放和建设性的心态,

让教育的目标自然而然地达成。

05.

一个好的课程是预设和生成相互作用的结果。

如果仅仅只靠“生成”,

当教师没有能力来驾驭的时候,

会破坏教师的安全感,

也会难以在教学中获得满足感。

在课程中,

“预成”可以用文化的框架来承载,

而“生成”多是从儿童的视角出发来构建。

06.

这么多年来我们有些舍本逐末,

把儿童的生活放在一边,

把儿童的游戏放在一边,

去追求教育的目标。

当我们在目标里设计活动的时候,

如同刻舟求剑,

总是感觉力不从心。

在“旅程”中

与自然、自己、他人联接

07.

当心灵打开的时候,

实践也有了方向。

08.

人们总是以为,努力就好,

而忽略了心的能量。

只有心在,

事物的能量才能自然流动。

做一个心在的人,

好过做一个努力而心不在的人。

09.

教师与幼儿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亲密关系

是教育中最核心的活性物质。

它会一直留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

变成特别美好的东西,持续发酵,

成为生命中最核心的动力。

教育是一段“旅程”


10.

自我实现不只是一种结局状态,

而是在任何时刻、任何程度上

实现个人潜能的过程。

11.

做好自己的工作,

无条件信任别人,

就能达到集体心流。

“生活化课程”

是一段曼妙的旅程

12.

“生活化课程”如同一段旅行,

它是真实的、朴素的、美好的、

温暖的、创造的……

13.

“生活化课程”可以

将生活、人生、教育紧密连接,

帮助孩子走入其中,

领略一个鲜活而真实的意义世界。

14.

花草园的环境是为儿童所建的。

它展示的不仅仅是儿童的需要,还有历史的文化。

生活也不再是生活的样子,

而是用更高阶的“生活化”的方式编织而成。

15.

“生活化课程”源于儿童当下的生活,

教育是一段“旅程”


又借助文化的张力使课程的结构与内涵

得到无限的延展,之后再度回归儿童……

帮助儿童在自己与社会文化之间

寻找到一个平衡。

16.

在平凡的生活中,

每个人都可以借助“生活化课程”

寻找与创造出生命的“诗和远方”,

在教育旅程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17.

“生活化课程”带来的不仅仅是儿童学习的改变,

也带来了教师的改变。

教师的改变从来不是生硬的,

而是伴随着课程自然而然发生的。

18.

帮助儿童借助文化完成学习,

同时让自己的思考达到新的高度,

这两步是教师在“生活化课程”必须要做的事情。

19.

幼儿教师是“文化人”,

需要有深度思考能力,

能够将自己承载的文化传达给幼儿,

然后运用文化将教育推向更高的境界。

20.

教师的职责是什么?

一方面感受幸福,

一方面创造幸福。

21.

“生活化课程”如同一条文化的河流,

在其中徜徉的每个人,

仿佛在里面洗了一个“澡”,

出来之后,焕然一新,自带光芒。

“旅程”通往未来

22.

好的教育是可以通向自由的。

一方面是精神的自由和创造的自由,

另一方面是心灵的自由。

教育是一段“旅程”


23.

我们在追求真善美的时候,

自己也可以是美好的存在。

当美好的人、美好的事相遇,

一定会产生美好的教育。

24.

“生活化课程”灵魂三拷问:

活着?

生活?

艺术地生活?

“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

这里面的“生活”不是活着,

也不是生活,

而是艺术地生活。

却又高于生活。

25.

能够抵达远方的,

从来不是你的能力而是你的使命感。

花草园的老师们知道,

他们不仅为花草园工作,也在为自己工作,

甚至是为这个伟大的民族工作。

他们身上的使命感,

让他们洋溢着蓬勃的创造力和精神力量。

“旅程”,即刻出发

26.

生命回归单纯,

不仅是一种生活的艺术,

更是一种精神的修炼。

27.

教育的样子就应该是:

儿童是儿童的样子;

教师是教师的样子;

家长是家长的样子;

环境是环境的样子;

生活是生活的样子……

28.

生活是由每一个当下组成的,

教育是一段“旅程”


你也不妨从当下开始,

借助美好的教育,

“踏进生活之河,毫无惧色。”

29.

在这里的每一天都可以平平淡淡,

但又真真实实,

所有人的内心都可以安安静静的。

我们很难说是在做教育,

但是我们很确定自己是在过生活。

就在不经意间,所有的教育目标都已达成。

但这一切也不是原来的那么简单。


分享到:


相關文章: